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的诗歌,从古至今,以写“风”抒情的诗句不计其数。在千姿百态的景物中,唯独“风”同时具有无形和流动两大特性。本仅就唐诗从“风”的称谓多样化、“风”的描写多元化、“风”为景之首三方面阐述“风”在诗歌中以景抒情的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北宋书风以“尚意”为主导,但重“法”之风依然可见,其地位和价值不容忽视,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一、“尚意”书家皆以“法”为基础;二、主导书风“尚意”,但重“法”之家大有人在;三、重“法”为何不能占北宋书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诗经》中的“国风”,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典范,滋润着我国历代诗歌的繁荣与发展。作为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自古以来风、骚并称并存,犹如南北两朵奇葩,争奇斗妍,竞相开放。比较“风”“骚”,既有共同性特征,又更具各自独特的诗艺风格。“风”率性而言,不加雕饰;“骚”神山仙界,奇响不绝。“风”朴实、幽闲,“骚”华丽、苍翠。本文对“风”、“骚”诗风的异同进行了粗略比较研究,以期加深对“风”“骚”个性化诗风特征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八风”辨     
《察今》:“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课本注:“[通八风]通,调和。八风,八方的风,,又叫八卦之风,这里指阴阳之气”。我认为此注甚不妥。“八风”,各家都解为“八方之风”,虽名称各异,其实一样,即这“风”是自然之风。自然之风与音乐何关?《古乐》云:“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这种解释欲说明风与音乐的关系,但这只是一种传说,并非历史事实,故不可为凭。汉代高诱注:“八风,八卦之风”。此若  相似文献   

5.
传统《诗经》分类,二“南”归入“国风”。宋人疑经,以为孔子时代无“国风”之名,只有乐名“南”、“雅”、“颂”;于是倡“南”独立于“风”外之说,自宋至今未有定论。本文辨说“南”与“风”为同音假借,“南”就是“风”,记乐时代用“南”,说诗时代用“风”。在诗教传承中“南”演化为“风”,在音乐传承中“南”又派生出“乱”、“盐”、“艳”等音乐名词。  相似文献   

6.
黄庭坚是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欧阳修、苏轼的书学思想,又以“重韵”、“绝俗”的理论使“尚意”思想得到了新的诠释,他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支撑将“尚意”书风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风》一课 (小学自然第七册第六课 )的教学要求是在前面学过的《大气压力》《热空气》的基础上 ,让学生理解风的成因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本课是“空气”这一单元的重点 ,而“风的成因”自然成了本课的重点。由于“风”看不见 ,摸不着 ,风的形成又与冷热空气、压力大小有关 ,这些知识比较抽象 ,所以理解“空气流动形成风 ,空气为什么会流动”是本课的难点。本节课的总体设想 ,采用“以疑导学”的教学模式 ,通过实验、操作 ,以奇诱趣 ,使学生心脑入境。一、以疑导学 ,以疑促学“以疑导学”是切实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思如风     
《新作文》2002,(29)
“风”,乃《诗经》中的“风、雅、颂”之风;“竹风”,犹谓抒发竹西人心声。以“我思如风”为口号,意在张扬我们的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生命,我们不愿意人云亦云,也不愿做某种意念的奴仆,  相似文献   

9.
本期“同题作文擂台赛之个人show场”的赛题是’“风”。暖风、寒风、狂风、清风、春风、秋风、民风、动漫风、收藏风、中国风、流行风……自然界里有必会生活里也有风。风穿梭往来,影响我们的生活。请以“风”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字数在800字左右。  相似文献   

10.
《诗序》释六义之“风”:“风,风也,教也。”风谓以“微加晓告”的方式加以规戒,教指教化。故云:“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教训、风刺都是古代文学作品的功能之一,此既是《诗》的宗旨,也是风刺赋的宗旨。本文列举台湾赋作之风刺、教训之作品,区分为解嘲讽谕、诙谐刺谑、戏谑自短、箴警训示等四种形态,探讨其表现之特色。  相似文献   

11.
曹雪芹的小说观深受李贽文学观的影响。《红楼梦》的创作态度及创作原则与李贽的文学观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发展。曹雪芹的“亲睹亲闻”,“取其事体情理”、“新奇别致”等小说创作主张,以更新的文学理念,拓展了小说的审美思域,在小说理论史及小说美学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曹植作为建安文坛的晚辈和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其文学创作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都与曹操及"建安七子"有较大的不同,相应地,其创作风格也有较大的不同。作为文学大家,其创作风格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而且它呈现为一系列的对立和冲突,这主要包括:中和与慷慨、载道与抒情、端实与空灵、雅整与俗化、壮阔与柔婉等。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文术论,通称为创作论。它既是《文心雕龙》中的精华部分,又是龙学研究中歧异较多的症结所在。笔者针对其多年来悬而未决的范围问题、性质问题和要义问题,综合古今各家之说,进行反思和辨析,主张“根柢无易其固,裁断必出于己”,力图辨正囿于一偏的旧说。  相似文献   

14.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不仅对六朝文学遗风进行了批判,而且在实践创作中进行了文学变革,并形成了自己的创作论,发唐诗之始音。  相似文献   

15.
"新状态"理论在倡导之初受到多方关注,它的倡导者用"新状态"来概括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家的写作环境、写作姿态以及写作内容的改变,并想通过"新状态"理论来引导文学创作,但从积极倡导新状态文学的《钟山》杂志所刊载的小说文本来看,这些小说创作实际与理论倡导之间存在偏差与错位。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文论史上 ,曹丕第一个用哲学概念中的“气”探索文学现象和评价作家作品 ,阐述了“文气说”。关于“文气说” ,历来有争议 ,为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它 ,现从哲学与文学来源、深刻内涵、艺术渊源和美学意蕴等方面对“文气说”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韩愈诗歌在选材上扩大了搜求领域,以“不诗为诗”;在表现手法上融入了散文的清新笔调,并以充沛之才气、不世出之笔力为之,使其诗为“唐诗之一大变”(叶燮《原诗》),表现出“以文为诗”的创作倾向,具体表现有:以赋为诗,以议论为诗,选材奇杰,用韵独特,诗文互释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8.
《颜氏家训》作为南北朝时期家训的集大成之作,其中的文学理论和思想也很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文章立足于《文章》篇,从文学观、文学创作观、文学本质观和文学批评观等四个方面,就颜之推的文学理论及思想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苏轼不仅在诗、词、散创作方面取得重要的成就,而且其诗歌理论亦自成体系,且多真知灼见。仅就其诗歌创作论来说,主要有:倡“有为而作”,重“以意为主”,贵有感而发,重“博观”、“多为”的创作准备,追求“辞达”“自然”的艺术表现。内容丰富,论述精辟。  相似文献   

20.
“雅正”是张炎词学贡献的主要特征。在理论主张上,张炎以“雅正”为中心,从核心理论、具体创作方法理论和对流行理论问题的批判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创作实践上,张炎以“求雅”为目标,从创作技巧和创作心态两方面作了极大的努力。也正因此,形成了他词学理论、创作实践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