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探讨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对1989年6月至2000年6月间2367例胆道术后发生胆漏的32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保守治疗24例,再手术治疗8例。除3例因胆系肿瘤晚期出现恶液质放弃治疗主动出院外,余均痊愈出院。提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及拔T管后,主要原因系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局部炎症、胆道梗阻、操作失误等。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腹膜炎轻重、胆道有无梗阻以及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7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资料.结果:27例手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于手术后5~15d,平均8d,非手术治疗21例,观察2~17d,手术治疗6例,全部治愈.结论:手术后早期肠梗阻大多数为炎性肠梗阻,应先行一段时间非手术治疗,只要无肠绞窄、腹膜炎出现,应避免早期手术治疗,经非手术疗法多可治愈,保守治疗至少应2~4周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胆总管难取性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胆总管难取性结石患者86例,其中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胆总管难取性结石43例作为微创组,另外开腹取石43例患者为开腹组。结果微创组的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50±25)min。术中出血平均(40±5)mL。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3例患者因行一期缝合后于术后出现胆漏,2例经充分引流后自然闭合,1例患者于术后第三天再次手术行T管引流术,术后治愈出院。结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胆道镜技术的前提下,掌握好患者的适应症,对胆总管难取性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腔镜术后三例胆漏患者发生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方法:回顾三例患者手术过程、术后情况、术后处理方式。结果:三例胆漏患者经积极处理,痊愈出院。结论:在行腹腔镜手术时细致解剖,仔细辨认管道结构,充分引流是预防胆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9~2006年3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于术后3~12天。32例(96。9%)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7~28天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一例(3。1%)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而死亡。结论胃手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原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6.
杨渊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4):96-96,98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治疗胆源性胰腺炎37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本组37例病例中,26例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和11例坏死型胆源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及早期手术治疗,治愈33例,死亡4例,其中坏死型胆源性胰炎死亡3例.结论: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进行综合性治疗,发现胆道梗阻及胰腺感染坏死应手术治疗;而胰腺坏死继发细菌感染致败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是胆源性胰腺炎引起死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7例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患者经膀胱镜检查和膀胱亚甲蓝试验确诊;1例经停留导尿管后自行闭合,26例于损伤发生后3~5个月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其中9例经阴道途径,经膀胱途径17例。结果:2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0.5年均无复发。结论:对膀胱阴道瘘的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瘘管性质及手术者的经验来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胃镜联合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中的应用,为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提供更多的手术方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手术难度。创新点:摒弃了以往LCBDE术后需行T管引流的方式,以鼻胆管代替T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胃镜的操作难度较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低。因此,本手术方式可以得到更好的推广。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7月1日至2017年10月30日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就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收集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数据,排除那些不能耐受麻醉、患急性胰腺炎及急性胆管炎、并发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呈泥沙状或者絮状的患者。对患者行胃镜联合胆道镜的LCBDE手术,统计其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长以及住院花费。结论:胃镜联合胆道镜放置鼻胆管在预防LCBDE术后胆漏上切实有效,且由于术后无需留置T管,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同时,本手术方式对手术操作技术的要求较低,对于初学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医师来说,可降低其术后胆漏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1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加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或结合局部动脉化疗术,共使用10条外引流管和10枚金属内支架.结果:10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外引流管及支架置入术,均一次置入成功.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均明显下降.术后10例患者黄疸消退满意;5例黄疸消退,置入内支架术后4周在DSA下行局部灌注化疗术.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外引流加内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方法,结合局部动脉灌注化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结肠破裂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早期确诊率和治疗疗效。方法:对21例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均行二期手术治愈。6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4例肠粘连。无造瘘术后肠梗阻、造瘘口狭窄及切口疝等并发症。结论:二期手术适用于严重的休克,全身状态不佳,腹内多脏器损伤和严重的感染。治疗外伤性迟发性结肠破裂重要的是准确判断结肠损伤程度和范围,了解合并损伤的脏器,术中仔细探查,彻底进行肠道和腹腔冲洗,并严格清创和消毒。  相似文献   

11.
根据患者来源及性质的不同,对64例难治性牙龈窦道患者分相,分别采用加碘仿塑化液根尖部少量导入法、牙周治疗法、极管治疗法、拢除阻生牙、局部搔刮等方法,并制定半月及两年疗效标准作评价,探讨难治性牙龈窦道的诊治方法及效果,研究发现:慢性根尖炎引起的难治性牙龈窦道比例最大,用加碘仿塑化液根尖部导入的方法半月治愈的成功率为91.8%,两年治愈的成功率为89.8%,其余病历的治愈率也达到50%以上,因此,对顽固性牙龄窦道的治疗,确定其基因、病源牙是关键,并应根据病因确定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Dick技术对4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经椎弓根对骨折脱位椎体施行国产Dick钉复位内固定.其中下胸椎7例、腰椎34例、单纯脊柱滑脱椎管狭窄5例.结果随访2~10年,平均6年11个月,固定满意39例,占85%;失误7例,占15%,其中5例再次手术固定满意;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总优良率为95%.结论Dick技术是治疗脊柱骨折脱位的较好方法,主要适用于下胸段、胸腰段及腰段脊椎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成功关键为Schang椎弓根螺丝钉的进钉部位、角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保肛手术并观察术后效果。结果3例术后1周内发生吻合口瘘,二次手术造瘘1例,2例保守痊愈;5例发生术后肠梗阻,4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开腹二次手术后死亡;吻合口早期狭窄8例,术后14天扩肛痊愈。结论严格掌握保肛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患者、规范手术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21例病例,以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1997年8月—2005年8月期间的21例颈部淋巴结结核进行临床总结。结果:21例颈部淋巴结结核经穿刺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确诊后予以手术切除加抗结核治疗或单纯抗结核治疗后治愈。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以颈部症状为主,明确诊断依赖于穿刺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以手术切除加抗结核治疗或单纯抗结核治疗后治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及其预防护理措施,有效地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内瘘闭塞的主要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采取护理措施后,22例患者中3例内瘘再通畅,血流量≥200mL/min,重新造瘘10例,进行内瘘修补术5例,改为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4例。结论合理使用和保护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0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n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21例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管结石患者先行EST术,再行LC术。结果:21例均完成EST和LC术,其中1例患者LC术后经胆道造影见胆总管结石残留,再次行EST术。结论: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进行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青光眼术后发生上方裂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未采用手术治疗,而是先通过合适的体位及双眼包扎后,当视网膜下液全部或大部分吸收后采用了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的方法。结果:随访6月~1年,8例患者视网膜均复位,且未破坏青光眼手术的效果。结论:对于青光眼术后上方视网膜裂孔的孔源视网膜脱离,通过合适的体位及双眼包扎后,当视网膜下液全部或大部分吸收后可采用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不用手术治疗,以避免因手术治疗而破坏抗青光眼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重症胰腺炎(ASP)的临床治疗.方法对34例AS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34例,治愈27例,治愈率为79.41%.非手术治疗组治愈率为88.89%,手术治疗组治愈率为68.75%.结论ASP非手术治疗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手术治疗.早期诊断ASP对选择ASP的治疗方式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