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地名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联系,体现着人类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南海诸岛地名从文化角度可以分为地理意义命名、历史意义命名、军政意义命名、地方文化意义命名和吉祥文化意义命名等,不仅记录了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对南海的探索与认识,而且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明历史和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是证明南海诸岛主权归属中国有力历史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南海争端主要指中国与南海周边其他国家在海洋权益方面的争夺。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之前,南海争端的重点体现在对岛屿争夺以及对其主权的确认上。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诞生,将南海争端带入了另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拥有南海诸岛主权有确凿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二战之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南海问题,直到南海拥有丰富石油储藏的报告发表后,才出现南海争议.南海争议的实质是争夺战略利益和战略资源.美国高调介入南海问题,力图使南海问题国际化,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南海政策始终寓于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和睦邻友好的周边政策之中,并把“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作为基本政策内涵.  相似文献   

4.
租界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众多的租界中,上海公共租界最为典型。英美等西方国家借口中国是“非文明”国家而将中国排斥于国际社会之外,从而否认中国在国际法上的独立主权地位,将上海公共租界变成完全脱离中国政府管辖的“国中之国”。国际法原则的普遍性决定了中国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国际法主体、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事实上承认过中国的主权国家地位以及上海公共租界的形成违背了国际法等几个方面都说明了上海公共租界在国际法上是属于中国这个独立主权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非脱离中国主权管辖的“国中之国”。英美等西方国家在上海公共租界实行独立干中国的统治,就是对中国主权的侵害,对人类公理的践踏。  相似文献   

5.
在南海争端中,其它东南亚声索国之间也存在着双边或者多边的主权和海域争端,这些争端及其解决将会对中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中国而言,在着手处理南海争端之前,必须对争端的重叠和解决现状进行具体而微观的分析,包括到目前为止有关国家之间进行或完成的双边的和多边的解决措施。尤为重要的是,一些国家间海上划界的行为侵犯了中国的海洋权益。因此,中国需要及早行动起来,采取措施以早日划定海洋边界,遏制侵犯中国海洋权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南海诸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诸岛是分布于南海中的中国大小二百多个岛屿、沙洲、暗沙和礁滩的总称,按其自然群体组合和地理位置分布,分为东沙、西沙、南沙和中沙四个群岛。所谓“南海问题”是指南海周边各国在南海岛礁归属与海域划分上存在的分歧与争端。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中国人民长期在南海中的航行和生产生活的实践,才逐渐发现它们,加以命名,并不断经营、开发,随之成为它们的主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是以史实为依据、符合国际法的。首先,南海诸岛最早由中国人发现并命名。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期,中国人民就开始在南海航行,通过长期…  相似文献   

7.
中国先民最早发现、命名、经营钓鱼岛和明清政府长期有效的管辖与控制,表明钓鱼岛在历史上就归属于中国。中日钓鱼岛的主权争端,起源于明清政府积弱下的海洋退缩与日本维新后的海洋扩张,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又因二战后国际政治的大国博弈,使它成为当代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包括北子岛、南子岛在内的南沙群岛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中国人最早发现北子岛、南子岛等南沙岛礁,并在岛上生活、生产。早在中国宋朝时期,中国就对南沙群岛进行了经营、命名与行政管辖。近现代中国政府对外国侵占中国南沙岛礁的图谋和行径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承继和加强了对南沙群岛的管辖。20世纪30年代,菲律宾与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当局开始窥觑北子岛、南子岛等中国南沙岛礁。20世纪70年代,菲律宾与南越当局借机窃占了中国北子岛和南子岛等南沙岛礁。菲律宾、越南对北子岛、南子岛等南沙岛礁的非法盘踞,既缺乏历史依据,也违背国际法理与国际共识,不可能改变北子岛、南子岛等南沙岛礁领土主权属于中国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南海争端究其本质是中国在南海的岛屿主权与海洋权益受到别国的侵犯。争端源起于近代,历经三个阶段,至今已两百余年。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屡次侵犯中国南海,揭开了争端的序幕。冷战期间,东南亚有关国家在南沙占领岛礁、分割海域、掠夺资源,导致了争端的激化。冷战结束后,美日印饿等域外大国积极介入,加剧了争端的升温。面对错综复杂的南海局势,中国需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有效措施以坚决维护南海的岛屿主权与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0.
《留学生》2014,(13):8-9
2014年7月5日,欧美同学会暨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东南亚和南亚分会、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校友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北京校友会和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在欧美同学会报告厅成功举办了主题为“中国对南海岛礁主权声张的历史与法理依据”的南海问题专家大讲堂活动,邀请了南海问题法律研究专家、广东正平天成律师事务所赵郁芊律师对南海的现状、历史、法理依据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有理有据地对南海周边国家提出的无理诉求进行了法理分析和驳斥,并阐述了九段线的历史和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1.
南海约占中国陆地与海洋国土总面积的1/4,是中国最大最富饶的一块海洋国土.每一岛礁的主权都关系到其周围12海里的领海、200海里专业经济区及大陆架的权益.至迟唐代以来,中国对南海及其诸岛,就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收复了被日本侵占的主权.由于内战和海峡两岸的长期对立,给了觊觎我南海资源的周边国家以可乘之机,侵占了我不少岛礁,使南海面临被瓜分的危险.为了有效维护我国南海主权,应从多方面入手,为此,提出了关于南海维权的八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南海紧张局势背景下,研究领海主权意识十分必要。领海主权意识主要内容包括维护我国领海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守边意识及历史地理文化常识。海南渔民是南海维权的一支重要力量,强化领海主权意识对海南渔民保障自身安全、维护渔权、保障打渔作业环境安全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必须通过利用大众媒体加强宣传教育,营造领海主权意识教育氛围,加强历史、地理文化教育措施,以不断加强海南渔民领海主权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南海区域文化,是指以南海为中心所形成的环南海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南海区域文化研究,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的对外传播为经,以南海区域各个国家民族为纬,将之有机地穿接起来,它强调区域文化的整体性,将南海区域当作一个整体看待,在泛南海区域范围内,既研究文化历史的同中之异,也研究历史文化的异中之同,从而存异求同,以便能更准确地反映南海区域内各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  相似文献   

14.
《物权法》以私法形式对海域进行保护,将海域作为国家所有权和用益物权的客体,但是《物权法》未对海域具体范围作出规定,引起学界和实务领域的争议。国家管辖海域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虽然存在主权权利递减的情况,但是从历史发展看,从罗马法至今,海域逐渐从公法领域进入私法调整范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海域从自然之物成为被人类控制和支配的能满足人类需要的稀缺性资源,成为法律之物。国家管辖海域应该全部纳入私法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权与主权的关系问题成了国际政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某些西方国家在“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下,践踏《联合国宪章》确认的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原则,频繁地动用战争手段推行其价值观,对一些主权国家进行干涉,严重地威胁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主权的实现与人权的保障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国家的主权便不可能实现人民的基本人权。为了深刻认识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有必要对人权与主权的关系作一历史的分析。最早提出“国家主权”概念的是法国的自然法学家让·博丹。他把主权界定为“国家内绝…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育》2011,(11):62-62
中国南海疆域的形成并非偶然,它是中国人民发现、认识、命名南海诸岛历史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近段时间以来,南海海域颇不平静。从6月14日到7月15日,美国在南海主导了4场联合军事演习,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动作频频,南海局势风云涌动。其实,考古和文献史料早已证明,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  相似文献   

18.
《大连大学学报》2015,(5):13-20
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海洋空间,当下,两岸共同面临着外敌对南海和东海的侵权。两岸无论在南海还是东海问题上都持有基本一致的立场,也曾有过共同维护主权的历史。近年来,美日大力加强与越、菲等南海声索国的军事合作,持续对中国进行海洋战略威慑,中国三海(台海及东海、南海)形势严峻。美日对华海洋侵权策略更加具体、更趋强势。尤其是日本配合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并试图拉拢台独势力拼凑包围中国的东亚海洋联盟。中国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这不仅是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亦是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积极举措。简言之,有效应对海域危机,必须具有战略视野。大力推进落实两岸海洋合作、维护中国海疆海域权益,为解决海洋争端和海丝之路建设创造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中国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其中渤海基本上属于内海,而黄海、东海和南海则都与其他国家存在争议。“中国对海域主权主张300多万平方公里,但是超过一半与周边国家有争议。”造成中国当前海洋形势十分严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海洋权益的漠视,海洋权益意识淡薄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西方某些国家的学者和官员所鼓吹的“人权高于主权”说,颠倒了人权主权关系中主权的基础地位;违背了公认的国际法中最根本的原则——国家主权原则;颠倒了国家和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他们妄图以人权的国际保护来否定人权的国内管辖,把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的主权行为合法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