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正己烷为油相,以Na2CO3-重烷基苯石油磺酸盐-HPAM(相对分子量1.2×1071.6×107)三元溶液为水相,用Tracker全自动液滴表面张力仪在45℃条件下测量不同浓度弱碱的三元复合体系/油界面扩张黏弹性。阐述了弱碱三元复合驱体系/油界面扩张黏弹性随扩张频率和碱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碱质量分数的增加,三元复合体系/油界面扩张黏性模量、弹性模量都在弱碱质量分数为0.4%时出现极大值;随着扩张频率的增加,碱质量分数为0.4%的三元复合体系界面扩张弹性模量、黏性模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他碱含量的三元复合体系界面扩张弹性模量呈略微上升的趋势,界面扩张黏性模量基本不变且值非常小。  相似文献   

2.
分别用不同界面张力和界面扩张黏弹性的三元复合体系进行微观驱替实验,分析油水界面扩张黏弹性、界面张力对残余油乳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扩张黏弹性影响残余油的启动和运移,油水界面扩张黏弹性和界面张力存在协同乳化效应;界面张力降低到10-2 mN/m后,界面扩张黏弹性对残余油乳化作用的影响增强;随着界面张力和界面扩张黏弹性的降低,三元复合体系对残余油的乳化作用由乳化油滴向乳化油丝转变。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不同界面张力和界面扩张黏弹性的三元复合体系进行微观驱替实验,分析油水界面扩张黏弹性、界面张力对残余油乳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扩张黏弹性影响残余油的启动和运移,油水界面扩张黏弹性和界面张力存在协同乳化效应;界面张力降低到10-2 mN/m后,界面扩张黏弹性对残余油乳化作用的影响增强;随着界面张力和界面扩张黏弹性的降低,三元复合体系对残余油的乳化作用由乳化油滴向乳化油丝转变。  相似文献   

4.
界面张力对三次采油中的表面活性剂驱具有重要意义,降低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使表面活性剂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是在三次采油中关注的问题,在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矿物离子,并测量其界面张力,分析了矿物离子种类和浓度对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动态实验和蠕变回复实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计算了聚合物溶液中弹性部分和黏性部分所占的比例,给出了高浓度聚合物溶液体系的质量浓度界限。研究表明:在低外力作用条件下,聚合物溶液中黏性部分所占比例随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质量浓度达到1 500mg/L时,随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溶液中黏性部分和弹性部分所占比例基本不变;在低剪切速率(0.062 8s-1)条件下,聚合物溶液中黏性部分所占比例大于弹性部分,黏性部分和弹性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60%和40%;在地层剪切速率(6.283s-1)条件下,弹性部分所占比例大于75%,随溶液质量浓度增加,弹性部分所占比例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6.
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技术,简称三元复合驱,是指在注入水中加入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进行驱油的一种提高石油采收率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出现的化学采油新动向。该技术在我国发展得很快,目前已走在世界前列。重点阐述了该项技术的室内研究情况,并结合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情况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所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石油工程专业"提高石油采收率原理"课程而设计的教学软件,实现了注水驱油、聚合物溶液驱油、表面活性剂溶液驱油、碱水驱油及复合体系驱油、气体混相与非混相驱油、热力采油、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机理等七部分教学内容的CAI制作,使得该课件具有内容丰富、操作灵活的特点.通过使用该课件辅助教学,能达到通俗易懂、增强教学趣味性,丰富教学手段的目的,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体系加泡沫具有的较高流度控制能力,能够有效地封堵高渗透性地层,最大限度地提高波及体积,增加洗油效率,二元体系泡沫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微观仿真模型进行驱油实验,从微观角度研究了二元泡沫复合体系驱油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二元泡沫复合体系驱油过程可以形成前沿、中部和后部3个明显的条带,前沿条带基本上没有完整的泡沫存在;中部条带和后部条带出现稳定泡沫,中部是三种渗流共存,后部是以泡沫渗流为主。泡沫在二元复合体系中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挤压占据、选择性堵塞大孔道和剪切携带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肝脏的纤维化进程改变肝脏组织的流变属性。创新要点:本文利用剪切黏弹性模量描绘并比较了大鼠肝脏F0期到F4期的纤维化过程。研究方法:两个黏弹性模型,即Zener模型和Voigt模型用于解释流变力学测试得到的实验数据,由此得到每个纤维化分期的肝脏弹性和黏性值。重要结论:肝脏中度纤维化(≤F2期)与黏弹性值密切相关。Zener模型的弹性均值E1从F0期的(0.452±0.094)kPa增加到F2期的(1.311±0.717)kPa,而Voigt模型的弹性均值E从F0期的(0.618±0.089)kPa增加到F2期的(1.701±0.844)kPa。Zener模型的黏性均值从F0期的(3.499±0.186)Pa·s增加到F2期的(4.947±1.811)Pa·s,而Voigt模型的黏性均值从F0期的(3.379±0.316)Pa·s增加到F2期的(4.625±1.296)Pa·s。无论选用哪个黏弹性模型,在F1期和F2期,肝脏弹性值的标准差比黏性值的标准差变化要小。因此,测得的弹性比黏性更有效地区分肝纤维化F0期到F2期。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肝脏的纤维化进程改变肝脏组织的流变属性。创新要点:本文利用剪切黏弹性模量描绘并比较了大鼠肝脏F0期到F4期的纤维化过程。研究方法:两个黏弹性模型,即Zener模型和Voigt模型用于解释流变力学测试得到的实验数据,由此得到每个纤维化分期的肝脏弹性和黏性值。重要结论:肝脏中度纤维化(≤F2期)与黏弹性值密切相关。Zener模型的弹性均值E1从F0期的(0.452±0.094)kPa增加到F2期的(1.311±0.717)kPa,而Voigt模型的弹性均值E从F0期的(0.618±0.089)kPa增加到F2期的(1.701±0.844)kPa。Zener模型的黏性均值从F0期的(3.499±0.186)Pa·s增加到F2期的(4.947±1.811)Pa·s,而Voigt模型的黏性均值从F0期的(3.379±0.316)Pa·s增加到F2期的(4.625±1.296)Pa·s。无论选用哪个黏弹性模型,在F1期和F2期,肝脏弹性值的标准差比黏性值的标准差变化要小。因此,测得的弹性比黏性更有效地区分肝纤维化F0期到F2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