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仗鼓舞是桑植白族在长期的生息繁衍中创作的一项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为了探究湖南桑植白族仗鼓舞,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入手,对白族仗鼓舞特色题材内容、特有舞蹈技艺及特定社会价值功能做了研究。研究表明:仗鼓舞具有广场舞蹈、多元一体等特色的题材内容,文化生态元素的律动特征和精准严格的传统程式特点是仗鼓舞独有的艺术特色;同时,仗鼓舞还有鼓舞民族士气、凝聚民族民心等社会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2.
傩舞是湘西侗族在古代祭祀神灵仪式中所产生的一种古老原始的舞蹈,湘西侗族地区至今仍旧保存着数量繁多种类多样的傩舞。傩舞是我国舞蹈研究中有"活化石"之称的舞种,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欣赏意义。本文通过对湘西侗族傩舞的艺术特征与民俗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进而探析傩舞中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现代竞技武术运动中的技击性进行了探讨.现代竞技武术是竞技武术套路与对抗两种运动在竞技中的体现,套路主张健身、表演、欣赏,淡化了攻防技击;现代竞技武术运动作为武术的一部分,同样应具有其本质特征--技击性,但其技击性有随着竞技武术的发展而淡化的趋势.为更好地发扬光大中华武术,体现武术运动的技击性特点,就应该在它的本质特征上发展创新,遵循武术是"武",而不是"舞"的基本原则,使中华武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霸王鞭舞"流行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种能够反映大理白族独特文化特征的民间舞蹈,白族当地的民风、民俗与民间艺术特征也依附于其独特的舞蹈语言中。本文通过对白族民间舞蹈类选的取舍与提炼,借鉴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探讨"霸王鞭舞"在历史进程中如何形成自身的艺术特质,并如何确立自己的形式语言和艺术表现力,从而在吸收现代艺术与文化影响的研究过程中形成自身特有的舞蹈风格。  相似文献   

5.
桑植白族杖鼓舞作为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桑植白族人民在生产生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殊发展历程创造的民间舞蹈.让桑植白族杖鼓舞以最好的状态传承发展下去,走进舞蹈课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文将从杖鼓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基本步伐、综合表演组合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6.
傩舞是傩仪中的舞蹈部分,其表演时间一般为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湘西苗族至今仍保留着数量较多的傩舞。傩祭仪式的主要目的是祈求人丁繁衍和祈祷农业丰收。傩舞是苗族祭祀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苗族人民祈福和祝祷的愿望,同时也表现了苗族人民热情善良的品格。本文主要从湘西傩舞文化内涵、湘西傩舞发展现状以及湘西傩舞发展方向等三个方面,讲解湘西苗族傩舞文化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武术、舞蹈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渊源,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本文作者通过对比武术剑术套路与中国古典舞剑舞在节奏上的异同,从两者的共性与本体区别进行阐述.有助于中国古典舞剑舞从传统艺术门类中借鉴剑之舞蹈的艺术表现方式.为中国古典舞剑舞寻求更具生发性的动作语汇和表现形式,带动和促进剑舞舞台创作领域的发展。最终让古典剑舞这一独具审美文化价值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完善。  相似文献   

8.
梅山文化,是保存于湖南中部的一种古老的原始渔猎文化,古老的历史赋予了梅山民族民间舞蹈多姿多样的风格和特点。在梅山地区流传极广的舞蹈品种有花鼓戏、龙舞、狮舞、灯舞,祭祀性摊戏舞等五大种,呈现出时间性、多民族糅合、戏曲性、舞蹈和武术相互融合等特色。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3,(A3):24-25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一种独具特色的舞蹈艺术,它以鼓乐指挥生产劳动,传播民族文化,娱乐身心,并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种类有机组合在一起,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湘西苗族鼓舞的艺术特色,旨在将湘西苗族鼓舞特有的艺术魅力全方位地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10.
周黔玲 《教师》2013,(32):127-128
白族民间舞蹈今收集到七十四种,最具代表性和流传最广的是“霸王鞭舞”,它不仅在“绕三灵”“闹春王正月”“田家乐”三种民俗活动中存在,而且在建房娶嫁或喜庆佳节中,都有表演.霸王鞭舞蹈渗透着白族的历史变迁、宗教活动、民族习俗和文化娱乐,具有古朴幽默、典雅刚健、欢快明朗、清新活泼的诸多特点,反映了白族人民勤劳勇敢、纯朴善良、团结进取的精神.本文以白族“霸王鞭”舞蹈为例,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单一民族舞蹈的细微特点,研习白族“霸王鞭”舞蹈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1.
鼓作为我国传统打击乐,在古代时期,鼓可以说是先民们精神的象征,而舞是一种具有力量的肢体表达。在不同时代下的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祭祀舞蹈中,鼓除了作为乐器的历史价值以外,还具有一定传播信息和振奋人心、凝聚力量等精神内涵。在祭祀舞蹈中作为主要的伴奏乐器,在《周易》中"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述可见,"鼓"这一打击乐在祭祀舞蹈仪式中以鼓舞相结合的形式敬奉着神明激励着人们,亦说明着"鼓"在祭祀舞蹈中所具有的独特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2.
瑞安藤牌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瑞安历史的骄傲,保护和传承好瑞安藤牌舞,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瑞安藤牌舞的武戏成分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及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认为:(1)瑞安藤牌舞起源于明嘉靖抗倭战争的戚家军练兵操。整个舞蹈分教场练兵、夜间偷营、庆功唐牌三场次,突出表现为"矮、滚、实、劲、圆、活"六个字,动作复杂,朴实健美,节奏鲜明,队形整齐,挺胸收腹,刚劲有力,具有武术的特点;(2)瑞安藤牌舞伴有节奏鲜明的音乐鼓点,表演起来气氛热烈,与舞蹈动作配合默契,极具舞美特点。(3)结合完整的藤牌舞表演套路和编排,认为藤牌舞是带有武术表演性质、极具阳刚之气的男子群舞。  相似文献   

13.
武术、舞、巫在古代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的记载武术来源于巫术和舞蹈,武术意义深远,内涵丰富,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接龙舞是流行于湘西苗族地区的一种祭祀风俗舞蹈,由于其保存完整,因而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舞蹈的本体特质与人类的关系,在5000年文明中孕育的中国舞蹈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敦煌舞蹈具有的审美特征和舞蹈语汇以及它的出现对中国古典舞蹈语汇所产生的影响.舞蹈艺术的发展符合其自身的规律性,作为舞者的我们应关注"历时性"文献追溯与"共时性"考察的密切结合,相互印证;发扬"以人传舞"与"以事传人"的辨证性,以利于舞史研究的信度与鲜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以舞蹈生态学为视角,通过分析英歌舞与宋江阵、车鼓舞,布马舞与纸马舞、竹马灯、马仔灯两个舞系中各舞种的渊源与相互间的异同,结果表明:民俗舞蹈的传播往往是单向、双向、多向传播多种模式并存;民俗舞蹈间的交融与地缘文化的亲缘性呈正相关,其分异则呈负相关;交流与合作是推进粤闽赣区域文化研究的较佳途径和得力举措。  相似文献   

17.
洪雪飞 《教师》2021,(8):74-75
儿童舞蹈创编是现如今儿童舞蹈教学中的重难点。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以及网络的多元化应用,信息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儿童舞蹈创编课程中,解决了儿童舞蹈题材风格陈旧的问题。文章主要以湘西苗族鼓舞为例,从儿童舞蹈创编的内涵出发,指出儿童舞蹈创编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教师的角度对儿童舞蹈创编课程网络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海外孔子学院是汉语与中华传统文化国际推广的重要平台,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与古典舞在当今的海外孔子学院巡演中扮演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文章从历史渊源和当今海外孔子学院巡演层面对武与舞的结合进行了描述,肯定了武与舞的结合对中国文化国际推广的意义,并从英文翻译的角度对中国武术与古典舞的海外巡演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舞蹈的基本功在敦煌舞训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属于舞蹈功能性训练,敦煌舞的训练是舞蹈风格的训练;同时,舞蹈基本功的训练也是属于舞蹈基础性训练,而敦煌舞的训练也是属于舞蹈表演性的训练。两者之间既是"功能性"与"风格性"的关系,也是"基础性"与"表演性"的关系。只有具备了非常过硬的基本功训练基础,才能更好地展现敦煌舞的风格。在敦煌舞的表演中,想要完成一个好的风格表演,必须以基本技术为基础,使"基础性"与"表演性"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猫猫舞"是由"北母"、"北干"主持下的大型民间祭祀性仪式"跳曹盖"中的再次级。"跳曹盖"是全民性的活动,活动由"北母"、"北干"主持的祭祀活动和群体性的舞蹈组成。结构上讲分为神的祭祀性的舞蹈和大众的娱乐性的舞蹈两个部分,从祭祀功能上讲分为主祭,次级、再次级三个层次。"猫猫舞"虽然是属于再次级的仪式,但却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