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论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人文精神与终极关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三者的关系出发 ,对大学人文精神进行再考察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大学人文精神的一系列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体现了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误区,探讨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探索构建和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基本思路与实践,提出了高校培育创新人才要进一步提升大学教育理念,拓展大学教育功能;优化课程资源配置,渗透人文精神培育过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精神培育环境;注重传统文化教育,进而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围绕大学人文教育与大学精神这一主题,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现代大学人文教育与大学精神失落的原因,人文教育与大学精神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复兴人文教育与大学精神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分析了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重构大学人文精神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加强大学人文精神培育要更新教育理念,重拾人文传统;完善大学制度,推进制度文化建设;融合人文和科学,兼顾艺术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社团活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重在培育以"德厚为尊,技高为荣,才广为贵"为主要内容的大学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精神的困境对大学德育工作的阻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精神出现困境因而对大学德育工作产生着阻碍作用.大学价值理想的失落阻碍着大学人文素养的提高,大学中功剃主义的弥漫阻碍着大学创新精神的弘扬,大学中的顺从迎合之风阻碍着大学独立与自由精神的培育.为提高大学德育工作的成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大学精神环境的建设:应重建大学的价值理想,为大学的德育工作增添浓郁的人文意蕴;应完善大学的学术机制,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设良好的条件;应改革管理体制,为独立与自由精神的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得大学生在精神上成人,培育其健全的人格,现代大学人文教育需要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三个方面进行合理定位;与之相应,生命意识、公民精神和世界眼光应成为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三种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9.
“大学人文精神”是一种特定区域或场所的人文精神,由三个层次构成。本文针对当代大学和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建构”,指出当前大学应首先加强大学人文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培军 《教学研究》2007,(2):116-119
“大学人文精神“是一种特定区域或场所的人文精神,由三个层次构成.本文针对当代大学和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建构“,指出当前大学应首先加强大学人文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大学人文精神及其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之主体乃教师与学生,纽带即为大学之本真文化和学术传承,而大学品质之内核则为大学人文精神。本文试从讨论现代大学人文精神入手,探讨如何在发展中实现当代大学人文精神体系之建构,寻找合乎大学本真意义之大学。  相似文献   

12.
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在独特的大学文化中形成的。培育大学人文精神、建设大学创新文化是我国大学改革的关键。弘扬大学精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深化机制运行,改革闯出新路,在人才强国战略指引下,努力造就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3.
大学管理文化具有教育引领、约束导向和凝聚激励作用,体现现代大学的精神气质,是大学管理与和谐的基础。大学管理文化具有生态机能,是一种强调和谐发展、注重特色和追求创新的文化,在本质上是人本文化。建设生态的大学管理文化要着重从培育大学人文精神、建设生态制度文化、培植生态执行力文化和建设生态环境文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高校文化对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高校文化建设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培育大学人文精神、创新大学课程文化、创造自由的学术氛围等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推进学生养成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既要做好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监测,掌握大学生社会心态的波动规律,更要进行正面引导、重铸大学人文精神,营造友好温馨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16.
大学人文精神传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但在当今却饱受着一些异化思维的侵扰。大学人文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既是大学人文精神传统中的应有之意,又是这一传统得以保存和发展的一种理想途径。文章着眼大学人文精神传统的内涵及其现实发展的困境,提出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应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大学现代人文精神培养的契合点,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闪光点,将其融入现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中,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传承与提升传统文化的原则,提出了塑造当代大学生人格的要求,肯定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大学特色文化的培育,离不开对地域性综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地方性大学的办学特色不只体现在某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上,还体现在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上。中国百年左右历史的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文化。办学历史短的地方性大学应该积极地从地域文化精神中去挖掘当地特有的人文精神,以创建和培育自己的特色文化。大学特色文化的培育应该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学人文精神衰颓倾向已成蔓延之势.确立人文教育、科学教育极融合的教育理念,构建人文知识的科学体系,形成人文精神的教育体系,是构建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识教育理念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作为高校通识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人文选修课的能力培育功能值得关注。本文认为,"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且主要得之于人文教育。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要想充分发挥大学人文选修课的能力培育功能,必须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