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互联网根本特征之一的超链接技术在给人们快捷地从一个网站到达另一个网站获取信息资源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对现有版权法律体系的冲击,由超链接技术产生的侵权纠纷层出不穷.然而,超链接是否侵犯版权?版权法能否允许或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允许超链接的存在?这些,当今世界尚未有明确的法律界定.针对这一现状,该文以超链接所引发的版权侵权问题及超链接中版权的合理使用问题为出发点,结合"中凯公司诉圣战网络"一案,对超连接问题展开初步分析,以求为网络版权的维护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网络视频产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版权侵权危机,版权风险成为网络视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本文透过当前网络视频服务版权侵权现状,分析当前网络视频服务模式的版权争议,提出改善网络视频相关的版权立法、规范视频网站的视频分享模式、查处重点版权侵权案件等对策建议,从版权保护的角度引导网络视频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纪晓宇 《成才之路》2009,(23):87-88
奥运版权维护工作,成为2008年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活动的重点。视频网站兴起至今,始终困扰着视频网站的版权问题。是否会将视频行业逼上末路?在新政策下寻求一个与广告商、主流媒体和受众和谐发展的平衡点,才是视频网站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版权侵权也日益增多。上海步升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其录音制作者权纠纷一案作为我国首例利用搜索引擎下载mp3被判侵权的案例,影响巨大。本文着重分析了上海步升诉百度侵权案的特殊性,并对法院做出判决的法律依据和事实根据进行了剖析。还就这一案件探讨了网络搜索服务中著作权的有关问题,并进行了案件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网上购物已经成为消费者的一种消费时尚。与此同时,网上购物所引起的法律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消费者的网络隐私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通过对消费者网络隐私权的侵权状况、我国法律保护的不足以及国际立法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网络消费者隐私权法律保护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APP的用途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版权侵权问题日益增多,而移动互联网APP的版权保护制度尚存在APP的功能保护相对空白、版权保护期限过长、著作权侵权认定规则较为笼统、版权登记制度的针对性不强等诸多问题。应加强移动互联网APP版权保护与专利权保护的融合,适当缩短版权保护期限,完善版权侵权认定的规则和版权登记制度,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版权侵权行政监管力度,完善移动互联网APP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技术和因特网的发展,使互联网上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相对于技术进步和网络经济的发展而言,我国目前的关于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试对网络著作权的侵权及其保护的有关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超链接作为一种网络技术手段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其出现的过多非难和对网络超链接法律纠纷的日渐严格的处理。却对互联网的成长和传播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互联网技术基础、传播价值决定了在超链接中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设置超链接的主观目的和是否会引起他人的混淆或误认,是判断在超链接中是否存在侵犯商标权和正当竞争权行为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网络链接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互联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因网络链接引起的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逐年上升,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够明确,在实践中就如何处理网络链接侵权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以网络链接行为的定性、网络链接侵权行为的法律性质及归责原则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网络链接侵权相关法律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0.
“链接”一词源于网络术语“超链接”。超链接,是一种允许我们同其他网页或站点之间进行连接的元素,但在本质上仍属于这个网页的一部分。也正因为“超链接”,网络才能称其为“互联网”。我想,我们的阅读教学不正需要这样的教学思想吗?近段时间,从一位一线语文老师角度出发,笔者因思考和实践,写成《文本链接方略的刍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网络版权保护问题,尤其是网络版权侵权问题,已经引起包括法学理论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所见述及网络版权侵权行为表现的文章往往只包含了几种基本的侵权行为: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侵犯权利管理信息,侵犯技术保护措施,以及侵犯数据库权利等。实际上,版权权利人及邻接权人享有的网络版权不仅包括经济权利,还包括精神权利。网络环境下侵犯版权精神权利的情形,应披纳入到法律的调控范围之内。基于此,重新梳理分析网络版权侵权行为之十种表现,提出例外情况。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日渐深入我们的日常实际生活,也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自身及身边的一切,网络链接是互联网不可或缺的技术,然而,链接技术自从诞生以来,很多网站因设置了链接而导致了侵权纠纷。本文通过解读《侵权责任法》第36条的规定,分析其对网络链接侵权行为的规制及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适用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对立法提出改良的合理建议,以促进《侵权责任法》第36条能够发挥更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以来,Napster为代表的P2P软件的迅速兴盛,导致P2P技术迅猛发展并打破了传统的以服务器为中心的互联网格局,同时在版权领域也引发了一场又一场侵权与反侵权的较量.本文在详细解读P2P技术的基础上,从与P2P技术有关的行为主体及其各自应负的版权侵权责任等方面,对P2P技术带来的版权侵权问题作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传播方式的瓶颈,只需一台可以连接互联网的信息终端,就可以将信息产品发往全世界。这种转播渠道的普及化和便捷化,使得一系列在传统媒介环境下具有一定经济成本的侵权行为在互联网上得以以边际成本为零的方式传播,这使得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拟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的特点、类型、侵权归责原则等问题略陈管见,并针对网络著作权的保护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传播方式的瓶颈,只需一台可以连接互联网的信息终端,就可以将信息产品发往全世界。这种转播渠道的普及化和便捷化,使得一系列在传统媒介环境下具有一定经济成本的侵权行为在互联网上得以以边际成本为零的方式传播,这使得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拟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的特点、类型、侵权归责原则等问题略陈管见,并针对网络著作权的保护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和电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现实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网络侵权纠纷和相关问题,需要法律的解决和规范。其中关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最为突出。关于科技对网络著作权的挑战问题、网页著作权的保护问题、网站之间链接的著作权问题、认定网络证据的问题等,这些新问题势必对在传统媒体形态下确立的著作权制度产生巨大冲击,随之而来的就是建立健全网络著作权制度的强烈需求。这就引发了与之相关的涉及立法、技术、道德等方面的种种思考。  相似文献   

17.
该文就数字图书馆建设所引发的网络版权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网络版权保护的客体、侵权形式、侵权的法律责任及其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8.
肖爱华 《文教资料》2005,(20):181-183
版权作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在互联网上创作的版权作品,二是传统的版权作品经过数字化上载于互联网的表现形式。这两种版权作品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传统版权作品数字化是随计算机技术、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复制方式。存载于互联网上的版权作品可以通过授权要约的方式,达到加速版权作品传播、有效保护作品版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湘南学院学报》2019,(3):35-40
网络侵权问题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日益严峻。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为解决网络侵权纠纷提供了原则性规定,但未明确界定"网络"一词的含义。司法实践中有判决书将其限缩解释为以计算机为终端的"互联网",而排除适用用于移动通讯网络,这是不恰当的限缩解释,作茧自缚,不利于网络侵权纠纷的解决,无视社会生活现实及发展进步。《侵权责任法》第36条中"网络"一词的含义应包括PC为终端的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以及5G技术带来的物联网等在内的所有海量信息互联互通网络。  相似文献   

20.
网络侵权纠纷案件不同于传统的侵权纠纷案件,因此在确定其地域管辖权问题上引发了众多的争议。本文从瑞得(集团)公司诉宜宾市翠屏区东方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这个典型案例入手,根据互联网的新特性,分析了网络对传统地域管辖原则的挑战,综合评述了各种新管辖理论,提出了确定网络地域管辖应主要以侵权行为地为判断依据,特别是侵权行为实施地在确定管辖权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对网络数据传输规则的科学分析,本文认为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侵权行为的终端设备所在地和网络服务器所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