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攀登珠峰     
今年5月21日,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日子。这一天,我国登山队员再度成功登上了号称“世界之巅”的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又一次征服地球“第三极”的伟大探险!50年来,征服世界最高峰,已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热门探险运动。  相似文献   

2.
有人戏称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遵循着“四部曲”:首先是“赶鸭子”,把学生都赶进课堂;其次是“填鸭子”,给学生学很多的东西;到期终就是“烤(考)鸭子”,把学生烤得干瘪瘪灰溜溜的;最后学生都变成了“板鸭子”。也有人说,科学教科书上没有多少字,只有一些漂亮的图画,就像一本连环画。大多数科学老师都在探究科学到底该怎么教。笔者认为“?——!——?”是科学课堂的可行模式之一。该模式可分为三个步骤:一、在一节科学课的起始,先让学生充满疑问,会问,激发学生去探究牛顿之所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因为人人看到苹果落地的现象,却只有牛顿一…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现     
天王星海王星怪异磁场之谜破解美国科学家利用数学模型研究方法,最终对天王星和海王星怪异的磁场现象做出了科学解释。该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1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根据“旅行者2号”对天王星、海王星进行考察所得数据将两行星磁场绘制成图。结果发现海王星和天王星的磁场与其他行星的情况大相径庭,它们的磁场有多个极,而且磁偏角很大,分别是47°和59°。而大多数行星如地球一样,仅分南北两极,磁编线角仅为11.5度左右。科学家曾提出若干机制来解释这些异常的磁场,但都没有达成共识。现今,美国哈佛大学萨宾·斯坦利和…  相似文献   

4.
随着’98秋季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探险考察的结束,雅鲁藏布大峡谷神秘的面纱逐渐被揭开。张文敬教授作为此次探险考察的科学家之一,将带着读者朋友们“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地球最后一块秘境,体验惊险,解读自然。六期连载,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5.
异世界之旅     
(一)“Yeah!放暑假啦!”表姐Pingping问我,暑假去哪儿玩?我说不知道。表哥Minmin说:“不如去探险?”“好!”大家马上举手赞成,尤其是Guangguang,特别兴奋。于是,我们第二天出发了。结果迷路了。“这是什么鬼地方!都是M inm in不好,说什么探险,探险!”Guangguang大叫起来,“我很饿啊!”Minm in大声反驳:“喂!是你自己同意来的,怎么能怪我!”“对呀,快找出路吧!”我说。4个人吵着吵着,竟没有发现前面有一个大坑!“啊——”我们晕了过去。(二)醒来时,我们发现自己竟睡在家里!“怎么回事?我们为什么会在家?”Pingping醒来后问。“是很奇怪……  相似文献   

6.
学者要把自己奉献给科学,再把科学奉献给社会,这才是学者研究自身的“课题指南”。 学者的使命。科学的堡垒与其说是科学家攻克下来的,不如说是由科学家奉献出来的。攻克,需要用奉献的精神去攻克。科学,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探索未知的。探索即探险。探险有风险,有危险。保险公司的险种再多,也不可能有“保”论文奖这种“险”的。吃“已知”之果不易,吃“未知”之果更难,没有奉献精神的人是解不了“未知”的。  相似文献   

7.
欲知小名     
老师:“……以上我介绍的就是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的生平,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没有注意听讲的毛毛这时非常认真地举起了手。 老师:“好,请问吧!” 毛毛:“这位科学家的大名叫鼎鼎,老师,那他的小名叫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杨婧怡:大家好!我来自贵州省贵阳市省府路小学五年级,我爱探险,虽然有些害羞,但这次与波比一起去探险,我的信心又增加了1000倍!希望其他同学努力争取这样的好机会哦!这次,因为“发现”号航天飞机返航,波比三人接到一个光荣的任务——跟踪“发现”号返航,并记录其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号外!号外!各位同学,“豆丁骑士魔法大探险”正式开营啦!跟着豆丁骑士勇闯龙潭虎穴保证刺激又过瘾!每闯过一关就可以积100分,只要达到800分,你就是万众瞩目的“圣骑士”了!有非常棒的战利品可拿哟!来吧,现在就出发!角色自述  相似文献   

10.
发明创造真的很难吗?它们只是科学家或者极少数聪明人的专利吗?看完以下这些新发明,你大概就要感叹了:为什么我就没有想到呢?其实,创造发明是人人都可以尝试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以及一个善于想象的脑袋!  相似文献   

11.
三、宇宙到底有没有边际?相信每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都思考过这个问题。然而,这的确是一个最难接近真理的问题。人类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经历过“有限有边”、“无限无边”、“有限无边”几个重大阶段。当科学家们提出了膨胀宇宙模型,似乎就是宣告了这个问题永远无解。因为按照这个理论,宇宙膨胀将使星系彼此远离的速度越来越快,当最终达到光速时,我们将无法观测到那些遥远的星系,甚至有一天连离我们最近的星系也会看不到。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常说:“如果你想知道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不要听他们所说的,要看他们所做的。”对于科学研究,大部分人看到的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在科学论文中,理性沿着一条康庄大道前进,从黑暗走向光明,没有一丁点错误,没有混乱,只有完美的推理。然而,当人们更仔细地察看“科学家所做的”,就会惊讶地发现科学家研究其实包括两个方面——有个俏皮的作者把它称做“白天的科学”和“夜晚的科学”。“白天的科学”使用的论证过程像齿轮一样啮合,在光亮和荣耀中向前发展。相反,“夜晚的科学”盲目地游荡。“夜晚的科学”像一家制造可能性的作坊,…  相似文献   

13.
常听到有的同志叹息说说:“唉!我倒是真想学习,就是脑子不好,记不住,学过就忘,没有办法啊!”其实,就是脑子再好、绝顶聪明的人,也不可能完全没有遗忘。遗忘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在这种现象面前,人也不是无能为力、毫无办法的。我们应该、也可以想办法驾驭它。斯大林说:“人们如果认识了自然法则,估计到它们,依靠着它们,善于应用和利用它们,便能限制它们发生作用的范围,把自然的破坏力引导到另一  相似文献   

14.
搞科学研究,要有股石油工人钻地球的钻劲,还要有股如醉似痴的着“迷”劲。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有一些令人感佩的着“迷”的故事。距今二百多年前,在英国莱斯丹裴尔特地方,来了一个老头儿,每天早晨太阳一出来,他就坐在盛满肥皂水的桶旁,象顽皮的儿童那样兴致勃勃地吹起肥皂泡来,吹个没完没了,邻居误以为他是个老“疯子”。那知他就是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大科学家牛顿,正在着迷地研究光线反射在薄面上的现象呢!有一次,牛顿坐在火炉旁,醉心于研究工作,右腕被火烧灼了都没有发觉,直至研究告一段落才感到疼痛。还有一次,牛顿竟把手表当作鸡旦放进水里去煮,因为他整个身心都投入到科研中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搞科研也有一种锲而不舍、废寝忘食的“迷”劲。他吃饭想,  相似文献   

15.
高峰 《辅导员》2014,(13):42-42
据统计,美国每年有2亿只鸟撞塔而亡。鸟儿为什么选择了这种惨烈的“自杀”方式?是什么原因“逼迫”它们放弃了自由的蓝天?科学家为我们揭开了谜团:小鸟不是自杀,而是他杀,元凶就是城市上空耀眼的灯光!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数理化》2004,(7):115-116
在许多学作品的描写中.科学家总是喜欢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没有任何爱好,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科学家工作起来“废寝忘食”,简直到了发狂发痴的地步;科学家在研究问题时不放过任何细小的差异和变化,“斤斤计较”得几乎有点“不近人情”,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的行为与科学的精神气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发展带来了科学家行为模式的变化,科学家的行为更加需要有准则,这种准则就是“科学的精神气质”。 一、科学家行为模式的变化 如果从科学家的行为模式这一角度去看,科学的发展历史有二个大的阶段。 人类的最初的“科学活动”是一种自发的自由活动,当时还没有产生科学家这种社会角色。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人们都有求知的欲望和探究事物理性的好奇心,因此在有闲暇的时间以后,数学、艺术和技艺也就产生了。因此,可以说,人类最初的这种活动是一种无约束的,它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相似文献   

18.
地球上不仅有令人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还有令人望而却步的危险地带,例如分布在俄罗斯、美国、意大利和印度尼西亚的四大“死亡谷”,它们的神秘和恐怖景象各不相同,而关于它们的谜底科学家们至今也尚未解开。俄罗斯勘察加半岛克罗诺基山区的“死亡谷”,地势坑洼不平,不少地方天然硫磺露出地面,狗熊、狼獾等野兽的尸骨到处可见,真是让人毛骨悚然。美国加利福尼亚与内华达州相连的山中,也有一条特大的“死亡谷”。前去寻找金矿的人和多批探险人员大多数都是有去无回,且死因未明。然而科学家们从中发现一个奥秘:这个地狱般的“死亡谷”居然是飞…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的黄老之道 ,内容博大精深 ,蔚为大观。它以朴素的唯物辨证法为立足点 ,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它是东方古代哲学的智慧结晶。黄老之道的最基本内容是“无”、“有”二字 ,试举几例分析其闪烁着朴素唯物辩证法的理性光芒。一、没有“有”就没有“无” ,反过来说 ,没有“无”也就没有“有”。“有”和“无”是对立的统一。二、“无”中生“有” ,“有”化为“无”。以刚胜过柔是刚为柔 ,以柔胜过刚是柔为刚。三、“有”就是“有” ,“无”就是“无” ,不然就不存在“有”、“无”这两个字。以道分析“科学” :一、没有…  相似文献   

20.
朋友     
老鼠们很讨厌小猫,因为每次它们在干“好事”时,可恶的小猫总是来破坏,不是把它们的同胞作为美餐,就是把它们吓得半死,害得它们在提心吊胆中度日如年,为三餐四处奔波。终于有一天晚上,它们聚集在一个阴暗的角落中,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主题就是怎样对付小猫这只可恨的“强盗”。半夜十二点的钟声一敲响,会议就开始了。首先发言的是留着长须的鼠长老。“咳咳,我认为嘛,对付猫,简单,在猫的脖子上挂个铃铛不就OK了嘛“!”对!这办法好!”“嗯,有了铃铛,我们就可以提早做准备了!我赞同!”可是谁去给猫挂铃铛呢?老鼠们面面相觑。唉,A计划失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