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7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湖南卫视台制作的《母亲》,故事好,提出的问题好,节目也做得好。一个母亲,为了抚养好、教育好自己有残疾的女儿,十几年如一日,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实在感人。这样的母亲,不论她的孩子以后是不是出类拔萃,都是伟大的、令人敬仰的母亲。这种道德品质,这种爱心,不光是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受尊敬,值得入学习,就是在别的时代,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值得人们尊敬、称颂。母亲袁敏娟在这一方面确实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她不但以自己的努力和奉  相似文献   
2.
一是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和谐社会是把多种多样的社会资源、多种多样的社会结构,用先进的社会规范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朝着绝大多数人认定的目标前进,组成社会交响乐,奏出和谐的动人乐章。根据这样一个要求,和谐文化中至少应该包涵三个“一”。首先是和谐文化应该确立“目标一致”的价值取向。和谐社会只能是奔向一个大目标。南辕北辙谈不上和谐。共同的利益决定我们会共同选择一个目标。其次,和谐文化应当有“步调一致”的理念。方向选对了,如果步调不一致也不行,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再次.和谐文化应当有“统一指挥”的规范。和谐社会是社会的交响乐。一场交响乐的指挥只能有一位。社会的交响乐只能由执政党手执指挥棒。没有这三个“一”的理念就谈不到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3.
名家出题 和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热潮中,我出了一道以“和”字命名的作文题。其用意是提倡社会要和平,待人要和气,人与人之间要和睦,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之间要和衰共济,开展批评要和风细雨。一句话,是要用作文来充当和谐社会的“和声”。和,是文化,过去称“和合文化”,现在叫“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对“斗争哲学”的突破,是先进文化的引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愿我们出题的与作文的一起写好“和谐文化”这篇大文章!——出题者语  相似文献   
4.
主要防“左”的问题,至少已经提出半年了。也许是我阅读面太窄的缘故吧,总觉得真正系统论述主要防“左”的文章数量太少,力度不大。防“左”的宣传之所以不力,有几种思想障碍。一曰:“防‘左’主要是指经济工作,在意识形态方面主要还是反右。”经济领域中的“左”难道同意识形态没关系吗?我们的市场经济不活跃,同某些理论家、政治家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有直接联系。关心经济的人可能还记得,曾有文章把赞成商品经济的学者分四类排队,他们把大部分主张商品经济的学者讲得一无是处。从而迫使一些赞成商品经济的学者“自我批评”。就是在今天,依然有人对市场经济讳莫如深。至于说对股份制扣帽子的事,那就更多了。可见,经济工作中的“左”,同经济理论中的“左”是密不可分的。不在理论上适当加大防“左”的力度,经济能上去吗? 二曰:“防‘左’表明‘左’还没出现。”这几年,有的报刊在批判庸俗生产力论的大题目下,否定生产力标准;有的报刊在批判实用主义的幌子下,否定实践标准,有的报刊大谈资产阶级完整存在,力图搞以阶级斗争为纲;有的报刊甚至给邓小平同志讲过多次的“改革是一场革命”的正确论断扣上“政治激进主  相似文献   
5.
自提出编辑学以来,不仅外界有人摇头,就连出版界也有些同行不以为然。有不同意见是很自然的。学问从浑然一体,发展到今天的三千门(说是“今天”,其实也是七、八年前的老话,现在增加到多少,待考),一直有争论。更何况我们的编辑学眉目还不太清楚,远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呢! 不过,一门学科的形成总有个过程。编辑学亦然。在我看来,编辑学不只是一门学科。假如把她看作母学科的话,它下头还有许多子学科、孙学科。她应当是一个网络复杂的科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我想,我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是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如果再问:近几年来,中国最大的不足是什么?我想我们的回答不会完全一样,但我肯定会有一部人回答,是社会发展的滞后。  相似文献   
7.
农民有土地吗?似有非有。第一是有;第二是没有。说有,是因为不论是合作化,还是人民公社化,乃至今天的联产承包制,都认为土地归集体所有;不论是当年的高级社章程,还是人民公社工作条例,都规定房屋归农民私有。  相似文献   
8.
发挥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伟志 《学会》2005,(4):40-40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出现了众多的社会组织,即非政府、非营利性质的社团组织。据统计,截至2004年6月底,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团组织已达134443个,另有民办非企业组织121343个。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建立、健全“电子政府”法规。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构筑电子政府框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现有法律所没有涉及的内容.也会出现同已有的法律法规相冲突的地方。因此.要清理、修改与此冲突、相背的现有法规和法律。加强研究制订新的具体法规,应研究制订中国的《政府资源共享法》和《社会信息公开法》。  相似文献   
10.
与敏感握手     
“ 敏 感 点 ”是 现 今 出 现 频 率 比较 高 的 一个 关 键 词 。一 提 到“敏 感点 ”,交 谈 便 戛然 而 止 。“ 敏 感 点 ”成 了“无可 奉告”的遁 词,成 了雷 区、禁区 的同 义语。 “ 敏感 点 ”,说白 了无 非 是理 论的 难 点 ,或 者 是 学术 上 有  争 议的 问 题,或 者 是有 权威 人 士表 过什 么 态的 问 题 。这 类 敏感 话题议 不得 吗?不见 得!敏 感之所 以被 称做“敏感 ”,是因为 社会 正 在从 多角 度 对理 论发 出 呼唤 。可 见 ,敏 感 是产 生 新观 点的沃 土。“敏 感点”恰 恰是理 论界 大有作 为的 领域。敏感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