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生教育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目前少有关于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利用我国2003-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宏观明瑟收入模型(Macro-Mincer wage equation)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整体上,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此外,本研究还对东中西三个地区的研究生教育对于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实证结果发现东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对于当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对于当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这表明中部地区的研究生教育和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够匹配,有必要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各省(市、区)研究生教育发展程度,将我国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划分为四个类别。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划分方法,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四类省(市、区)间的"高等学校R&D经费支出"、"从事R&D活动的人员数及投入时间"、"高等院校在校研究生数(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差异。国家应继续适当扩大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建立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第二、第三地区的高等学校政府应加大R&D投入;第三、第四类省份,除了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和增加高等学校的R&D投入外,还要调动从事R&D活动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吸引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入驻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探讨高校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具有现实意义.以我国30个省份地区为样本,将时间趋势带入面板数据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研究生教育是否以及如何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研究发现,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既存在直接促进作用,也存在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在控制了劳动力、资本和城镇化等因素后,上述实证结果依然稳健.此外,通过测算研究生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明显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人力资本是促进社会生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基于中国2003—2018年31个省(市、区)的数据,构建静态面板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研究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要素积累、技术进步和联合作用三种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研究生人力资本存量和增量通过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方式促进了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小。从空间效应看,硕士研究生对本省经济增长发挥了要素积累作用,产生了明显的省际人才竞争效应,博士研究生主要通过促进本省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率,对外省的创新溢出并不明显。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研究生人力资本的三大效应都十分显著,西部地区在博士研究生的技术模仿效应下赶超中部地区。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向西部地区高校倾斜研究生扩招规模,注重培养创新型博士和应用型硕士,留住研究生扎根本地从事科研工作,发挥人才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各省(市、区)研究生教育发展程度,将我国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划分为四个类别。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划分方法,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四类省(市、区)间的“高等学校R&D经费支出”、“从事R&D活动的人员数及投入时间”、“高等院校在校研究生数(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差异。国家应继续适当扩大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建立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第二、第三地区的高等学校政府应加大R&D投入;第三、第四类省份,除了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和增加高等学校的R&D投入外,还要调动从事R&D活动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3—2019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分析研究生人力资本时空分布特征,识别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对经济增长的本地直接效应、时间滞后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研究生人力资本全局空间相关性先降后升,局部空间相关性主要呈正相关,表现为高高和低低集聚模式。硕士研究生人力资本通过要素积累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本地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博士研究生人力资本通过技术模仿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时间滞后效应;分地区看,东中部博士研究生人力资本的技术创新效应显著,西部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建议优化创新型博士研究生和应用型硕士研究生规模、结构和质量,着力提升研究生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因地制宜调整研究生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7.
运用2003-2016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我国高校研究生规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所呈现的空间特征。发现:第一,我国高校研究生规模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说明整体而言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校研究生数量上的需求并未饱和;第二,硕博研究生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都远小于物质资本存量的弹性系数,说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仍然是资本驱动型;第三,博士研究生不仅可以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而且能带动相邻省域的经济发展,硕士研究生对相邻省域的经济发展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运用教育基尼系数量化了我国1997-2012年30个省份的教育投资公平程度。建立合适的Panel Data进行实证研究我国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投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但是当基础教育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逐步递减;各区域的高等学历人才并不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非常低;目前东、中部地区的教育投资的公平状况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可以较好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研究生人力资本和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研究生人力资本和创新驱动均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二者的交互作用却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省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空间相关系数大致为21.23%。在考虑空间相关性后,研究生人力资本和创新驱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仍然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有所下降。建议在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和增加创新投入的基础上,着重解决研究生人力资本和创新驱动协调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检验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选取了1999—2019年全国31个省份(不含我国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门槛回归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并非简单的正向或负向的线性关系,而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及产业结构的影响后表现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曲线,且存在经济双门槛效应、研发投入单门槛效应及产业结构单门槛效应。为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规模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提出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应当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水平和产业结构相协调;应充分利用门槛效应促进中低区制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水平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