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分析远程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少,且多是案例研究。本研究基于1997—2016年的全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远程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地区差异,弥补了相关研究的缺乏。实证结果显示:①整体而言,远程本专科教育对中国各省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②远程本专科教育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在中部地区这一促进作用最大,而在西部地区这一促进作用最小。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认为我国需要加大远程高等教育投入,尤其需要继续加大对中部远程教育的投入,并且注重提高西部地区远程高等教育区域的分布均衡。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0—2017年省际数据,分析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对省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发现:2000—2017年间,我国大部分省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其中,陕西、甘肃和宁夏在全国位居前三,但是浙江、内蒙古和吉林三个省份的系数不显著,说明这三个省份的经济增长与硕士研究生教育没有显著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吸引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入驻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探讨高校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具有现实意义.以我国30个省份地区为样本,将时间趋势带入面板数据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研究生教育是否以及如何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研究发现,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既存在直接促进作用,也存在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在控制了劳动力、资本和城镇化等因素后,上述实证结果依然稳健.此外,通过测算研究生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明显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4.
鉴于目前鲜见关于中国高校不同类型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利用我国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这一问题。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国高校RD经费总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高校基础RD、应用RD以及试验与发展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梯次递减;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所有类型高校RD经费支出都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中部地区只有高校应用RD经费支出的促进作用显著,而西部地区不同类型高校RD经费支出的作用都不明显。因此,我国不同区域高校RD活动的支出结构需要进行深层次调整以充分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6-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996-2009年间,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年均拉动GDP增长0.46个百分点,对GDP年均增长的贡献率为4.11%;研究生教育或者说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物质资本的贡献率;忽略研究生教育的作用将会导致高估物质资本而低估人力资本的作用;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弱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运用教育基尼系数量化了我国1997-2012年30个省份的教育投资公平程度。建立合适的Panel Data进行实证研究我国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投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但是当基础教育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逐步递减;各区域的高等学历人才并不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非常低;目前东、中部地区的教育投资的公平状况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可以较好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城镇化水平、GDP、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我国2000—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高于全国水平,而东部地区低于全国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对于GDP增长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最大,东部和中部地区作用较小;金融发展水平对于GDP增长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要高于全国水平,但中部和西部地区不显著;城镇化与GDP关系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大致呈现倒“U”型。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江西2000-2011年各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江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0433个百分点,在10%水平上显著。相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江西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对于江西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这可能是江西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决定的。最后,文章针对目前江西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能够充分考虑面板个体特点的抽样面板数据因果检验方法(Bootstrap Panel Causality Test)来实证研究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着较大差异。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在我国少数地区是显著的,但是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则不显著;同时还发现,在我国超过1/3的省份,经济增长实际上促进了教育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研究结果预示着我国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非常有限,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充分释放和提升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变化的惯性驱动与社会需求驱动,并进行分学历层次和分地区的分析.研究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变化存在明显的惯性驱动,且博士研究生规模的惯性更大.然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变化没有很好回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这在博士层次尤其明显.本研究认为,目前我国的研究生规模变化更多是基于惯性驱动,而经济、科技的需求驱动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为此,文章提出我国研究生未来规模的变化应该更好地满足经济与科技的需求,尤其需要改善的是研究生招生规模特别是博士招生规模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分析对象,采用我国1997—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检验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与省际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规模和办学项目规模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效应;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对省际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考虑门槛模型后,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非单调、非线性的关系。根据实证发现,本文建议为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对外开放,我国应进一步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调整区域中外合作办学资源配置结构,丰富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并对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和农村地区进行经济扶持和人才调配。  相似文献   

12.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主要投资形式,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结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别。本 文将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分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种类型,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我国东 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教育人力资本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别。研究证实,地区产业结构不同引起教育 人力资本在产出增长中的贡献也不同,经济发展越快地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在产出增长中的贡献 越大。基于此,为发挥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政府应提高公共教育支出预算,大力 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相似文献   

13.
罗振 《文教资料》2008,(14):180-181
区域间教育发展差异问题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差异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实证分析、成因分析与对策分析三方面展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促进东、中、西部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区域间差距,推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乃至促进国家整体经济的腾飞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选取1984-2010年的年度数据,分别运用最小二乘法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来说,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就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来说,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两种情况:一种是东部地区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另一种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显著.结论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具有地域性特点,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1~2015年全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以研究生学位授予人数为自变量,以第三产业增加值为因变量,考察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对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比了硕、博两个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对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小。结果表明,研究生教育规模对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硕士生教育规模对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明显且见效更快;研究生教育规模对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暂无明显影响。建议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适度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合理调整研究生层次结构,保证硕士生教育规模的主体地位,积极发展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规模;合理调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当地研究生教育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增长的关键途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投资方式之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选择我国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DEA-M 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将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教育的代理变量,使用工具变量法,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以及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对教育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教育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该变量除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外,也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以及专利申请量,进而对于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此外,教育与全要素生产率也存在着非线性关系.教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在东部地区最高,中部次之,西部系数虽为正但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越高、外贸依存度越低,教育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中国省域与美国州域面板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发现:美国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和累积规模每提高1%,区域创新水平会分别提高0.11%和0.52%;我国这一系数分别为0.26%和0.28%。由于存在一定的积累优势,研究生教育的累积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区域创新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各类人才尤其是研究生人才的不断聚集和累积。研究生教育发达的区域,创新水平更受益于研究生教育累积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欠发达地区,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模和累计规模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差别不大。因此,我国应积极利用研究生教育集聚化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匹配当地创新发展需求;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积累效应;大力促进地区间研究生人才的流动,优化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1—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tata软件实证研究发展入境旅游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国家整体层面上,发展入境旅游对地区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从区域层面上,东部地区发展入境旅游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同样存在上述正向影响关系,但中部及西部的这种正向影响不如东部地区明显。针对上述问题,东部地区应积极开展入境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中部及西部地区应该在发展入境游的同时,积极鼓励并推动国内游刺激地方消费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目前江西省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与周边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对江西省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与江西省经济增长显著相关.第一、二产业是促进江西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工业又是促进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力量.在全面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背景下,这一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江西省产业结构,有效地缩小差距,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各省(市、区)研究生教育发展程度,将我国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划分为四个类别。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划分方法,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四类省(市、区)间的"高等学校R&D经费支出"、"从事R&D活动的人员数及投入时间"、"高等院校在校研究生数(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差异。国家应继续适当扩大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建立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第二、第三地区的高等学校政府应加大R&D投入;第三、第四类省份,除了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和增加高等学校的R&D投入外,还要调动从事R&D活动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