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早期佛经翻译与西方早期翻译,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东西方古代翻译方法虽然都经历了由直译到意译再到直译与意译的调和,核心议题都为“信”,但东西方古代译论在思维,译论表述等方面却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周永华 《考试周刊》2007,(40):43-45
我们探讨翻译策略,通常会用二分法来谈论直译与意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等概念,但有不少人往往把这些概念混淆在一起。本文将对直译/意译、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和异化翻译/归化翻译三对翻译策略进行探讨,追溯其根源,弄清其概念,并举例说明其所指。  相似文献   

3.
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处理至关重要。英汉隐喻性词语富含各自民族的文化信息,成为翻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英汉文化重合现象,译者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对于英汉文化部分重合的现象,可以采取套译的方法;而对于英汉文化的空缺现象,译者可以酌情采用直译、意译或直译加注等翻译方法。译者应该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认真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问题,让译语读者感知并接受原语文化,以实现翻译跨文化交流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商务英语中常见的语言和文化现象,商务英语中隐喻的翻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翻译哲学观的角度探析商务英语隐喻的翻译原则和策略,指出商务英语隐喻的翻译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归化与异化、意译与直译之间进行变化.  相似文献   

5.
品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视品牌翻译是树立品牌国际形象的关键。本文以品牌文化身份为基础,通过定量方法列举黑龙江品牌英译实例发现英译中拼音直译现象严重,并通过定性考证拼音直译法的不足。通过阐述文化身份在品牌翻译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品牌的翻译策略,为中国的企业和厂商"走出去"提供一定的战略方法使其从品牌国际化战略的高度来重视品牌翻译。  相似文献   

6.
商务英语文本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大量进入人们的社会生活。隐喻是商务英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大多蕴含着英美国家的文化信息。因此,商务英语中隐喻的翻译是一个复杂并值得关注的问题。翻译哲学观能很好地解决商务英语隐喻的翻译原则和策略问题。商务英语隐喻的翻译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归化与异化、意译与直译间进行变化。  相似文献   

7.
探讨翻译策略,通常会用二分法来谈论直译与意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等概念,但有不少人往往把这些概念混淆在一起.本文对直译/意译、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和异化翻译/归化翻译三对翻译策略通过实例进行探讨研究,追溯其根源,弄清其概念.  相似文献   

8.
在英翻译过程中,从词语的层面上看,在没有意义对等的词语可以表示相同的事物时,可以采用直译的形式。直译适合干人名、地名以及某些没有对等的语义概念的事物和现象的翻译。但是从以句子为单位的方面看,直译几乎是不可能的。例如:“Is there a book on the table?”决不可以按对等符号直译为:“是那里一本书在桌子上?”  相似文献   

9.
李子英 《海外英语》2014,(10):158-159
直译和意义是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自古有之。然而自五四以来,人们围绕着这两种译法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近年来,翻译界越来越倾向于直译。所以很多初学者就受到了这些言论的影响,会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的使用直译的翻译方法。然而,在非文学翻译过程中还好,中英文基本有相对应的说法,可在抒情性的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笔者就遇到了麻烦。该文通过分析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法的不同和文学翻译的特点,来阐明意译是文学翻译中不可或缺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翻译史的源头是佛经翻译,而西方翻译史则始于另一部宗教巨著——圣经翻译。在中西翻译史上,如何翻译宗教文献至关重要。中国的佛经翻译和西方的圣经翻译虽然在具体内容、翻译分期、信徒和对应的时代背景等方面有所差异,但两者都经历了直译、意译、直意译相结合的发展历程。本文将对比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旨在探求宗教类文献翻译中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从直译说起     
王建国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3):69-73,175
直译的概念原为词对词翻译,后来演变成一个松散的概念.因此,直译和意译之争在古代译论中和现代译论中性质是不一样的.本文认为现代的直译概念的松散性是导致现代直译和意译之争的根源,而古代的直译和意译之争起源于对神的信奉.本文还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提出了明说翻译和含意翻译的概念,提出当前直译概念缺乏科学性的观点,呼吁停止这场毫无结果的争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宗教的立场出发分析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欧洲《圣经》翻译在策略上的相似性,认为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对神的敬畏使中西方在翻译策略上都选取直译的方式,而传播宗教“福音”的目的则使中西方在翻译策略上都选取意译的方式。而直译和意译在宗教典籍的翻译过程中并非决然分离,二者的有机结合成就了成熟的译本。  相似文献   

13.
从古至今,"龙"一直是中华民族神圣的图腾和象征。然而,"龙"的英译对应"dragon"在西方普遍被视为一种邪恶的怪兽。"龙"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一个典型的汉语国俗词语。如何恰当地传达此类汉语国俗词语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对译者来说是一大挑战。以"龙"的翻译实践为例,归纳探讨汉语国俗词语的翻译策略,以期促进国际的交流和中国文化的传播。研究发现,翻译国俗词语时,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原文的类型,译文的对象,翻译的目的,翻译"对等"的要求等,灵活采用直译、意译、直译加意译、音译、替代、还原、直译或意译加注、补述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林晓颖 《海外英语》2012,(2):148-149,170
该文分析当前中文网络热点词汇出现的原因,总结其原因为重大新闻事件催生网络热点词汇、新科技的发明和应用、新的社会现象的出现以及网络社交的非正式性和网民的年轻化。论文还对中文网络热点词汇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进行研究,得出对中文网络热点词汇的翻译可以用直译法,意译法和"灵活运用新闻生造词",并指出翻译中要注意加以注释说明原词在中文里出现的背景,以及翻译要符合规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是高校历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的断句与翻译能力是该课程的任务之一。要正确断句,应反复阅读,正确理解词句的含义,内容符合情理,标点符合古汉语语法和音韵。翻译主要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应坚持“信”“达”“雅”原则。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比较了英语"Onomatopoeia"及汉语辞格"拟声",然后以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古诗词曲中拟声词字面声音的英译策略,旨在最大限度实现古诗词曲英译中原作的声音美,实现其语用功能动态对等。  相似文献   

17.
直译与意译是翻译的两种手段。关于直译与意译孰优孰劣,自古以来,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英汉互译中,语境、文化差异、译者理解能力与语言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直译与意译的选择与运用。  相似文献   

18.
李洋洋 《海外英语》2012,(7):137-138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国特色词汇在国际交往中的使用日益频繁。中国特色词汇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其翻译没有先例可循。因此,中国特色词汇的准确翻译成为了服务于中西交流的翻译工作者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翻译工作者应在充分理解中国特色词汇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准确传达中国特色词汇的意味。拟将探讨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包括音译法,直译法,套译法,诠释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走出了国门,同时,外国的许多产品也被引进了中国。企业间的竞争使得商标名称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出口的产品想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商标名称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今,服装类的商标名称也受到了足够的重视。总结出了五种服装类商标名称的翻译方法,分别是不译法、音译法、意译法、音意结合法和创造性译法。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商务中,品牌是产品质量的象征,品牌随着商品的流通而名扬四海。品牌翻译大多是从音译、意译和音意结合译三方面着手,具有一定的特色与技巧,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因素。从信息论、语义学和中西文化差异的视角进行理论分析,有助于探求最佳的品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