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读懂一段文字,而是应从文字中有所收获,明确如何读和想,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况且现有的教材文本也不是孤立的,和学生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联系,我们只有结合生活实际,方能带领学生从语文课本迈入生活语文,进而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本文首先对群文阅读进行概述,然后探讨具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马志杰 《成才之路》2014,(14):11-11
正一、语文教师应该拥有非同其他学科的幸福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有机会享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留给我们的丰盛的语文大餐,凭借一个个生动的、活泼的、有灵性的文本去成就我们的学生,为学生铺就一条成才之路。翻开我们的语文教材仔细阅读,你会发现书里面的每个文字都是会发光的,会说话的。读《大海的歌》我们会立刻被文字描绘的那种风轻浪静的意境所陶醉;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我们会立刻被父亲的执着、儿子的坚持以及流露的父子深情所感动;读《军神》我们会被刘伯承在手术台上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语文到底该教什么?众说纷纭。有教师说:"听、说、读、写、思。"这就是我对语文课的理解。语文课就是教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会思的能力。一中学老师云:"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应该把如下的语文知识教给学生:教给学生如何记住文字;记得规定量的文字;教学生如何去大量阅读课内外的语文阅读材料;交给学生写作的金钥匙;教给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语文。"我认为:小学语文最该"教"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改革以来,从理论家到实践者,都在谈转变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1988年修订的中学语文教材将至少一半以上的课文定为自读课文,这不只是名称上的改变(从以往的“阅读课文”到“自读课文”),而是更明确地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即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教好自读课文,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是要让学生愿意读,二是要教会学生读。前者是读好、学好自读课文的重要前提。要使学生愿意读,并能去积极、主动地思考,我们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字的生活化和实践化,应该从创设生活情景,以及用文字记录生活和改变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出发,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字感受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等,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使人有滋有味。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并尽量地多层面多角度反映生活。语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运用各种方式去还原、去丰富其描述的生活本身.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透过语言文字去领略生活的精彩和美妙,提高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当下的语文教学.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要让学生多读书,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然而,如何以课堂教学为轴心,激发起学生读书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去读好书,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思考和潜心探索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立足课堂,谈谈如何与学生一起把语文教材读厚.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向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8.
刘艳侠 《学周刊C版》2014,(5):166-16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性知识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在大语文、大闼读观的指导下.小学生很愿意接受这些生活中的语文素材。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利用多种教学媒体手段,整合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使教材上的文字信息物化为直观的生活信息.刺激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灵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文本就字面而言.是指文件的某种本子,多指文字、措辞。这里所说的文本,指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文本.是学生用来掌握听、说、读、写能力的范本。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课堂上读、说、写这三个方面,应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文字才能充分地展现魅力与生命力,为学生打下扎实读说写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运用于以后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阅读,让语文阅读课成为名副其实的读书课,应该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好好地去读,美美地去读,从读中理解,从读中品味,从读中欣赏。要以读代讲、以读代问,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思考中阅读,在思考中发现、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乐趣中成长。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大量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语文教学不应拘泥于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能力,还应该从指导学生"美读",点拨学生"美思",带领学生"入境"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当下的语文教学,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要让学生多读书,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然而,如何以课堂教学为轴心,激发起学生读书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去读好书,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思考和潜心探索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立足课堂,谈谈如何与学生一起把语文教材读厚,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向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启蒙阶段.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上。语文教材是文字表述的规范语言.朗读课文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最普遍、最基本的途径.朗读也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几千年来的古代教育.以及近代的启蒙教育.都是以朗读开始训练的。新课改实施的语文教材几乎每课都有朗读的要求.三年级新教材的语言园地明确地提出了读的要求.四至六年级每单元的积累·运用中均有不同层次的读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教材报刊上大量的对语文教学的批评令语文教师汗颜。对语文教学的批评很多都涉及了语文教材的编写问题,主张重新编写教材的文章大多认为现有教材所选文章缺乏时代性,远离学生生活,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那么,我们的语文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观念问题。我们的语文学习除了基础知识的讲授以外,应该更多地让学生诵美文、读好诗,而不是强加给学生一些大道理、空思想。语文教学不是思想教育,至少不是以思想教育为主,没必要过多地强调每一篇文章的思想性。我们的思想政治课都能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乐观进取、健…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深刻把握文字背后蕴涵的信息,深入挖掘相关的语文课程资源,让语文小课堂和生活大课堂有效融合,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使学生不断吸收到丰富的语文知识,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长足发展。一、扎根课堂,开发以文本为中心的课程资源语文课堂是学生增长语文知识的主要平台,又是教师和学生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阵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围绕文本去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引导学生去不断地动手、动脑,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就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中感悟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通过读这种形式,去亲近文本、走入文本,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参与,让学生把文本与直接和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感悟。为此,阅读教学要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去读文悟文。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导学生品味教材中的语文美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元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工具。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篇章文质兼美,情文并茂。带领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深入其中,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感,还是引导学生品味语文美的过程。语文美往往通过语言和文字表现,委婉含蓄,学生不能直观地感受到,而是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通  相似文献   

19.
张军才 《湖南教育》2008,(12):18-18
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面对中学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即使教授多遍,静心读来,仍感口齿留香。我想,作为教师,决不能将这些优美的文字捣碎、嚼烂,喂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去读、去感、去悟、去用,让他们真切地感受祖国语言之美。在教学中,我对此有了一些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机能。语文教材里的知识毕竟是很有限的,学生要从教材里获取广博的知识是不可能的。还得靠到广阔的课外阅读中去充实和丰富。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只要求学生掌握教材里的知识上面,而应该把学生从课本里学到的知识技能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兴趣,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