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兴观群怨”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思想,它作为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其社会功用价值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兴观群怨”说内涵的深入分析,指出其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其在当代文学语境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兴观群怨”说在当代文学创作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蜗居》的电视版非常忠实于小说原作。电视剧《蜗居》的被禁不仅折射出了当代文化语境的非生态性,更暴露了整个当代文学创作的结构性匮乏:一是,写实性使《蜗居》在塑造人物、构置情节上遵循人物的情感逻辑和生活逻辑,而非当代都市小说那样在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立场上书写都市文明病中的边缘群体,《蜗居》折射出了当代文学对"五四"文学"写实性"的整体性遗忘;二是,《蜗居》的悲剧性紧扣现实生活层面中的普通人,既不同于十七年文学、文革后文学将悲剧历史化处理,也不同于先锋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寻根文学等将悲剧文化化或哲学化处理,《蜗居》使悲剧体现了舍勒意义上的那种普遍性,也打破了当代中国文学无现实悲剧的意识形态神话;三是,《蜗居》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折射出了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困境,现实主义已被沦为一种意识形态策略,从而使"现实生活"在当代文学中遭到遗失。因此,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不具备生态学意义上"灌木丛式",而更像是一株美丽而苍白的"盆景艺术"。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文学的等级与趣味发生过许多变化,对于个体来说,传统趣味不可能断然割舍,具有延续性。近代以来为民间与下层所喜爱的文体与趣味借助政治进入文学体系的中心地位。在20世纪的现实政治语境中,由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揭橥的当代文学创作原则更是强调工农大众趣味,批判“小资趣味”、“小市民趣味”,文学也出现新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20世纪的文化形态,它以文化产业为支撑,以现代传媒为手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具有娱乐商品式消费、批量复制式创作、感官追求式审美等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大众文化语境悄然生成,对文学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湖北文学的生态在大众文化语境中也发生了改变,生产、传播、消费环节都或多或少在大众文化语境中呈现出了新特点、新现象。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语境中的生态文学是以环境伦理意识为核心的一种新的文学思潮,中国当代文学中人与自然的主题经历了一个“解构”到“重建”的变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具有自觉生态哲学意识的叙事文本,环境文学作为一种极具前瞻性的文学,在新世纪的文学格局中正从边缘走向中心,必将对未来的文学发展产生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西藏现代新闻、出版、教育等现代传媒的发展与当代西藏文学之间的关系紧密,是西藏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语境;西藏现代传媒的发展对西藏当代文学生产方式、文学生态、文学观念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并因此导致西藏当代文学与传统的西藏文学之间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题记:中国现代小说在“西方”的影响下催生,小说观念、技巧和文体风格都是比较西化的,但中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也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小说的发展。许多作家都曾撰文提及外国文学对自己创作的滋养,许多学人也曾深入阐释过“西方”如何催生中国现代小说。但我们自身的文学传统对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想象却缺乏深入细致、系统有效的梳理。如何看待文学研究中的“西方”影响,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定位中国现当代文学?如何向中国小说的叙事传统汲取营养?针对这些问题,林岗、郭冰茹、王敦、刘湘兰、罗成等学者于2013年3月21日在中山大学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兴观群怨"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思想,它作为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其社会功用价值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兴观群怨"说内涵的深入分析,指出其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其在当代文学语境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兴观群怨"说在当代文学创作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建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中国古代文论未能实现现代转换 ,其原因是复杂的。从古今文学形态、意识形态与文化语境、思维方式及理论形态诸方面的巨大差异可以看出 ,要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是困难的。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建构应跳出“西体中用”或“中体西用”的思维模式来探求新的道路。比较切实可行的选择 ,是以现代化为“体” ,以中外文论资源为“用” ,立足现实 ,面向未来 ,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开放性的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形态。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生态学视野下,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非生态性,主要表现为文学进化论观念造成的先锋性文学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文学的遗忘性以及当代文学的危机问题。这种文学的非生态性视野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网络小说的判断。在生态学视野下,网络小说表现为一种灌木丛式的发展方式,即一种注重文学群落式的整体发展、线性和空间性发展并存的、有赖于网络文学系统本身的自我调节的文学发展方式。网络小说的灌木丛式发展有赖于网络文化生境的形成。因而,从生态学视野出发研究网络小说,也许能更好地走进网络小说,发现它的生态性文学图景。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全球化”概念的含义丰富而又驳杂,处在现实——理想——方式三个不同的意义层面,它体现了我们心之隐在的“全球化”本质上是“西文化”。“全球化”由经济领域向文化领域渗透,因此“全球化”语境与“世界性的民族文学”产生的语境相悖。故而在全球化语境中,人的素质提高与文学的品质提升,必须面向当下的现实处境言说,把文学与人的发展作为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2.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对余华的文学真实观产生了最直接、最集中、最深刻的影响:关于“个人的真实”的看法、关于“文明、秩序”的态度、关于作家要处在“不断发现之中”的观点及对非理性层面的把握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可以在生命哲学里找到思想的渊源。  相似文献   

13.
对短信文学界定的现状及存的在问题进行梳理,并对界定原则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短信文学是在多元语境下诞生的,以手机为主媒介,文学性和个性化特征并具的文学新样式。  相似文献   

14.
《信息传媒文化与当代文艺生产消费的新变》是《文艺消费导论》中研究的进一步延展。该书聚焦于新世纪以来新媒介文化语境中当代中国文艺生产消费出现的新变化,细致论述了新媒介对文艺生产与消费的复杂影响。该书深刻揭示了当今中国文艺在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影响下审美范式的转变,强调一种"艺术———传媒化合型的新型美学范式"正在诞生。该书认为只有正视当今媒介转型的新状况,才能更好地在传统文艺与新媒体文艺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从而促进文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审美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虽然顺应国内外学术语境,注意到文学特征的整一性、研究方法的开放性,但它自身又不可避免地陷入文论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的纠缠、化约文学复杂微妙内涵等困境中。文章认为,应置身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语境中,并展开与当代审美文化的“交往对话”,以此推动中国当代文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合力,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对传统绘画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表现在从文学的角度、按文学的标准来要求画者,考察和规定绘画活动的诸方面,并建立了完整的文学化的古典绘画理论体系。文学观念对传统绘画的渗透和影响,极为重要的结果是提升了绘画的价值和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7.
从汉大赋和"大跃进"新民歌产生的时代背景,特别是执政者的倡导所产生的导向性作用切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互动性影响的某些规律。即,当全社会对文学变革的要求和期待与执政者的倡导达到高度一致的时候,就呈现出社会政治对文学特殊形态的促进作用。但文学不是社会政治传声筒的本质规律,又决定了这种特殊文学形态或在变革中创新形态,或退出历史舞台的必然命运。从"大跃进"新民歌的深刻历史渊源,折射出汉赋文化的当代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生于陕南汉中的张虹,受地域文化影响,形成了崇尚自然之道的文学思想。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她将传统道法自然的美学思想灌注在审美心胸的建构,审美对象的观照和审美创作真、朴、淡的文艺活动中,显示了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文学泛化时代的想象力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文学较之近、现代文学体现出很多不同,表现出文学样态的多样化、文学创作主体的泛化、文学思维和技法的幽灵化以及日常生活符码化思维的渗透等新特点,当代文学进入了文学泛化的时代。关于文学想象力萎缩的问题必须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加以探讨。当代中国文学的想象力萎缩既是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原创力匮乏的表现之一,也是文学泛化背景下非文学领域与文学互动而引起的非文学想象力方式对文学想象方式影响的反映。当代中国文学并不缺少想象力,而是缺少符合文学这种特殊的语言审美艺术特质的优秀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