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市级政府网站是电子政务的外部平台。政府网站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地方电子政务的实现程度。我国市级政府网站历经多年的建设,在网站建设发展上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能够完成政府门户网站的基本职能。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省级政府网站相比,我国市级政府网站还存在很多不足。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的电子政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已初具规模。多项"金"字工程的实施和应用产生了很大效能;电子政务内外网及相关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已具规模;政府门户网站在国内评比中名列前茅;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大电子政务(或集约式电子政务)的概念应运而生。集约式电子政务是相对于以前按条块、部门职能设计的离散式电子政务提出的。破深圳电子政务的发展瓶颈,首先要破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管理思想、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寻求有效推进新型电子政务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政府管理创新中电子政务建设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政务是政府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式.政府借助现代科技力量创新行政管理理念,优化政府权力运行模式,简化行政程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务效率.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较快,但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管理创新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目前,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存在标准不统一、重"电子"轻"政务"、数字鸿沟现象和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为发展电子政务以促进政府管理创新,要统一标准,转变观念,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和网站群建设,完善"一站式"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4.
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与其服务对象沟通的平台,是实现电子政务的主要方式之一。以厦门市政府网站为例,说明政府门户网站从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个层次实现政府为公众及企业提供社会服务,从而实现G2B、G2C电子政务,并提出加强网上并联审批、构建即时通信平台以改进政府门户网站,从而更好地促进政府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杨阳 《海外英语》2011,(11):199-201,221
全球范围内电子政务不断普及,政府门户网站日益成为各国外宣的窗口。该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阐述了政府门户网站英译的传播本质,从传播者分析,媒介分析,噪音分析和受传者分析着手,凸显影响其传播的要素,并结合政府门户网站英文版实例进行评析,试图探索政府门户网站英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发展电子政务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目前,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存在政府网站建设不到位、电子政务绩效不高,缺乏统一规划、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部门的核心信息保护受限,相关网站服务内容不全面、不注重以用户为核心的服务内容建议等问题。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应加强人才素质的培养,注重电子政务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大力发展核心技术,提高政府网站的服务水准,并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融合社会化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10年主要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10年的主要工作包括: 一、教育电子政务建设 1.教育部机关和战线教育电子政务建设 2.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管理运行 3.教育部机关网络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 二.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 1.中央级数据中心建设 2.各信息系统的技术管理与服务,包括:基础教育学校管理、学生管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管理、学生管理,高等教育学校管理、学生管理,  相似文献   

8.
中英两国最高政府网站的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迅速、便捷地获取电子化服务的窗口.本文通过对中英两国最高政府网站的信息构建(information architecture)和主要功能的比较,从而获得了一系列对我国政府网站建设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积极推进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实现网络政府与实体政府的有机结合已成为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电子政务经验,针对河北省政府网站服务民生的能力、民众参与的广度、信息公开的力度以及运行维护的实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打造公开透明政府、加强为民服务理念、建立绩效评估体系以及对运维工作的注重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加强政民互动,打造公开透明政府;加强为民服务理念,打造为民服务的平台;建立绩效评估体系,保障门户网站良性运作;注重运维工作,开拓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基础实施建设数量呈上升态势,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构建初具规模,但使用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其价值的实现。从公民采纳角度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要建立人工方式和电子方式相结合的政务模式,提高公民信任度,引导实现公众知晓,以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务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政务信息化是地方政府促进政府职能转化、提高工作效率、履行政府职责、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地方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存在顶层设计缺失、双向互动功能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网络安全急需提高等问题。地方政府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民双向互动功能、打造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安全管理机制等路径入手,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状况的改善及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日益严峻。如何改善我国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命题。文章在充分考虑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上,结合风险管理及政府职责理论,阐释了道路风险管理中的政府职责,并对政府如何进行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理评价、沟通及体制建设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推行校方责任保险的总体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方责任保险是政府部门运用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管理学校风险的有效方式:可以增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抵御风险的能力。我国校方责任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分析、探讨校方责任保险推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对全面推进校方责任保险,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98年房改以来,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但各地区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申请标准与居民生活水平不协调、信息披露制度不透明、信息共享机制欠缺、后续管理严重滞后等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应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准入及退出机制建设、构建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住房信息披露、加强住房保障后续管理是解决后发展地区城镇住房保障的需要,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打造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和打造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建立全新的、科学的政府管理理念、体制、职能、方法,真正使政府成为效能的政府、廉洁的政府、服务的政府和负责的政府,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中的监督、管理、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政府直接管理体制、半官方自治管理体制和商业保险管理体制。政府直接管理体制是由政府直接统管各项社会保障事务,以英国为代表;半官方自治管理体制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共同管理社会保障事务,以法国为代表;商业保险管理体制是具有独立性的基金会管理社会保障事务,以新加坡为代表。比较研究国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有四点启示:一是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二是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三是健全社会保障监督机制,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相似文献   

17.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对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推动高校自身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近些年危害高校安全的事件频发,对平安校园的构建产生了不利影响。高校安全防范设施落后、高校后勤重经济效益,轻卫生安全等均为目前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应当以加强学校的监督管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政府各部门积极配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等方面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并完善高校安全保卫工作。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新疆跨越式发展为背景,阐述了当前治安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了治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完善边境地区治安管控工作的长效机制,提升公安边防部队综合管控效能,以适应并服务于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需要,与发展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困境与政府责任缺失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社会保障覆盖面过窄,扩面受到现有体制和管理机制的约束;统筹层次偏低,提升统筹层次受到区域发展不均衡和地方既得利益的阻碍;几种主要社会保险制度均面临财务上不可持续问题,尤其是养老保险潜在的资金缺口巨大。突破我国社会保障困境的关键是强化政府责任。强化政府资金投入职责,承担起对"隐性社会保障债务"的清偿责任;强化政府的社会保障立法职责和管理职责,建立以中央政府为主导,采取中央政府集中管理与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统一立法、统一政策和统一制度的社会保障治理结构;合理划分中央政府责任和地方政府责任,并在人大立法中对此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20.
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我们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惠及了千千万万贫困家庭,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人本诉求。但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社会转型、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和学生群体的不断变化,高校资困助学必须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推行"发展型资助",实行由单一资助向多元资助、由无偿资助向相对有偿使用、由解决生活保障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范式转换,真正实现其"帮困扶志、助学立人"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