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现状及传承与发展情况.论述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操作措施:构建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网络信息平台;制定客家民俗体育发展情况的评估体系;结合传统村落建设;结合文化活动和节日建设;竞技性民俗体育项目的竞赛开展;与闽台文化交流联动等.研究旨在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闽南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显著,是闽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潮流、闽南文化生态试验区建设和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等有利背景下,闽南民俗体育传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还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当前,注重政策法规制定和资金配套的可持续性;注重传承与发展的完整性、真实性与整体性;注重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相辅相成;注重社区传承与学校传承的密切配合等,是实现闽南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迫切选择。  相似文献   

3.
以皖西民俗体育肘阁、抬阁为个案,研究民俗体育融入现代生活存在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同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探讨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皖西民俗体育“肘阁、抬阁”的传承和发展。结果显示:社会的快速转型给民俗体育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对民俗体育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体现出多元素融合的特点。充分挖掘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探讨其融入现代生活的生成机制,才是民俗体育得以传承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皖南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以池州区域舞龙民俗体育为个案,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法,分析当地民俗、宗教对舞龙发展的影响,及其在当地的辐射力和区域文化认同感.池州区域舞龙主要有板凳龙、草龙、滚龙、拼字龙灯4种形式,深受地藏佛教文化影响,形成颇具地域特色的舞龙民俗文化特征,其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和破坏.在此基础上,探寻保护措施,力促池州舞龙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并为其它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交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新媒体时代仡佬族民俗体育的传承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新媒体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存在对外传播受限、存在一定程度的功利性和娱乐性倾向、传播资金和传承人才缺乏等问题,并提出资金来源多元化、创建文化特色网站等策略,目的是对新媒体背景下仡佬族民俗体育的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特性,了解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今社会的和谐文明发展有着积极地、现实地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从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起源和概念说起,论述了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四大特征:民间民俗文化中原始信仰留存特征、民间民俗文化中包含宗族血缘观念特征、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变迁性特征及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依附特征。根据特征总结出对现实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并做了分析探讨,旨在为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民间体育发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是历史的沉淀,具有强烈的民俗性,尤其是原生态的民间体育,更是民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研究黄山市民间体育旅游开发可以满足民众生活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旅游业的开发,有利于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8.
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渗透与继承,能够有效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而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为继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学校体育教学中继承体育非物质文化进行了研究,以便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志刚 《考试周刊》2010,(12):148-149
本文作者通过对赫哲族体育项目的研究,理清目前对赫哲族民间体育、民俗体育和传统体育在分类上的混淆,以民族学和民俗学及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对民间体育、民俗体育和传统体育相关概念作了深入分析.合理地把赫哲族民间体育、民俗体育和民间体育区分开来,得出赫哲族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和民俗体育之间的关系是:民间体育包括了传统体育和民俗体育,传统体育又包括了民俗体育,民俗体育是赫哲族民间体育和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体育和传统体育的基本因子。  相似文献   

10.
在村落社会结构变迁的发展历程中,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以社会结构变迁为研究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研究、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由传统走向现代进程中的演进规律、影响因素及其传承与保护的思路和途径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纳入到村落发展的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11.
对彝族民间、民俗体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彝族民间、民俗体育资源的形成进行阐述,提出政府重视、社会推广、学校开展,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是彝族民间民俗体育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我国民俗体育的内涵,对民俗体育与其他体育活动的不同特点及主要区别进行分析,并对民俗体育文化特性和功能作一些探究,其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深入探讨其中的规律,并进一步对民俗体育进行传承、保护和改造,从而步入现代化、科学的健康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以人民为中心”视角分析了客家民俗体育的现实困境和发展策略。研究表明:客家民俗体育面临生人参与主体增多、传统组织解体、传承场域文化生态嬗变以及传承方式失范等困境。建议: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为指导,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组织体系;重塑现代传承场域;构建人民共享的现代传承机制等促进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自产生到发展至今,已经具有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且不同民族人民通过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丰富的民俗体育活动,并且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间民俗体育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下,不仅大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以湘赣边区为例,对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特征、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以及开发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俗体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民俗体育在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里、在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都体现,蕴育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特有的体育魅力,同时作为传承与发展民俗体育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田野调查法,对三明地区民俗体育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三明地区的民俗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纳西族许多传统体育活动都植根于其民俗信仰的文化土壤。通过对其民俗信仰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纳西族原始崇拜、原始巫、觋信仰以及东巴教中的传统体育活动,分析了传统体育在纳西族民俗信仰中的功能。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规律及保护与传承纳西族传统体育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了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拔烛桥缘起、制作、活动内容、表演套路进行整理。拔烛桥活动是图腾文化、宗教信仰、宗族与乡土意识文化的传承。是传承文化的载体、具有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以及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和促进村民身心健康的社会价值。建议政府要积极加以抢救和严格保护;合理整合资源潜力,科学地对其开发利用;大力弘扬民俗体育文化,推动民俗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增值。  相似文献   

18.
《大连大学学报》2018,(3):92-97
为真实了解后申遗时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境遇,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龙阵项目进行了田野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申遗成功后,青龙阵发生了项目名称选择,传承范围与传播路径拓大拓宽,文化实践场域向民俗展演、旅游展演拓展,文化生态环境得到重建,传承意愿发生改变,传承动力向强身健体转变等方面的转换。建议:站在后申遗时代,青龙阵保护应着眼于科学化和制度化建设,以特色文化生态保护场域为切入点,进行整体性保护;对项目的形式和功能进行创造性转换,延续重要的社会功能;为应对代际传承萎缩危机,青龙阵项目思考建立传承人传习补偿激励制度,对传承人的个人保护投入或损失进行适当的补偿激励。  相似文献   

19.
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不仅和其他的文化具有共同的特点,也具有自己特殊的文化特征.本研究以体育文化中的民俗特征为研究点,通过对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客观性四个典型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民间体育的一直连续性、民俗体育文化的稳定性强、可变性是民间体育文化的内在动机、民间体育起源于社会生产劳动的四点结论.本研究将深化我们对民间体育文化的研究,对民间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对比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洛和皖南地区广为流传的民俗体育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民俗体育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一定的迁移性,人口流动为民俗体育的迁移提供了难得的载体,各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为民俗体育的迁移提供一定的社会基础,而且这种迁移具有文化迁移的特点,即从文化的高位向文化的低位迁移,同时这种迁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研究和总结民俗体育的迁移特点及规律有助于现阶段我国民俗体育的保护和发展,并为我国民俗体育对外传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