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们要引导小学生以"词语"为抓手,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对语言文字进行"舍弃、重组并去粗取精,转化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样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一、抓住关键词语,把握主要内容理解课文首先要"把握"全文,力求在心中对课文形成整体印象,能概括课文的基本大意或主要情节。在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运用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对  相似文献   

2.
<正>说话,每个人都会,但是要准确地说好一句完整的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作为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必须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的说话训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利用识字内容,使说话有条有理我们一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就有很多识字课文,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识字课文中词语的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好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才能把识字课文真正学  相似文献   

3.
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默读、出声读或听录音、教师范读等形式,了解“本文主要写什么”,感知文章的整体,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读后运用启发提问等方式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字词。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借助工具书理解疑难字词。对于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教师可以重点指导,同时适当配合一些练习达到检测和巩固的目的。练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据意写词、找反义词、同义词、多义词、词义选择、造句等,使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词语。   再读课文,…  相似文献   

4.
复述课文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一种强化口语训练的方法对一些较长又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我们可提供一定数量的词语,让学生练习复述如教《小猴子下山》一课后,就可为学生提供以下词语:天气(很好非常好晴朗)、(顽皮的,淘气的)小猴子(兴高采烈地兴冲冲地得意地吃力地)走、(没命地、使颈地)追、(无精打采地伤心地)空着手回家……这个复述提纲,既提示了学生说话的顺序,又为丰富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地用课文中的语言结构,新词汇、短语进行复述这种训练,既达到巩固课文学习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说话的技能、技巧、强化了说话训练。  相似文献   

5.
犤教学思路综述犦《大自然的语言》是科学“大家”写的一篇科普“小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首先要从阅读入手,感知语言文字,体会文势;在此基础上,理清全文思路,抓住文脉;然后深入领会课文主要内容,体察文理;最后探究全文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学习文法。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默读这一阅读方法;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积累优美、准确的词语;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使其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同步提高。犤教学简说犦一、从阅读入手,初步感知全文该文写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词语运用准确,语言优美,很适合学生自主阅读。根据单元的教学要求,本单元首…  相似文献   

6.
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多给学生体验的时机和快乐。下面结合课堂教学略作说明。在词语中学习体验。我们可以让学生把一篇课文中的词语整合起来的词语去理解和应用,在合成运用中加深对词的体验和感知。如陈钟梁老师在教《背影》第一段时是这么做的:先讲“祸不单行”、“奔丧”、“变卖典质”、“惨淡”、“赋闲”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根据意思默写词语,再让学生用有关词语复述课文。这样依托课文内容,不仅时间利用率比较高,积累了词语,而且让学生感知了课文内容,体验了作者的心境,语言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呢?我在实践中总结了如下几点:一、加强复述课文训练.复述课文不仅可以加深理解课文,还能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说话的系统性、条理性.同时,学习文章中的句子,养成说话规范的习惯.复述,根据课文篇幅长短,训练目的,形式,可以采用全文复述,重点复述,分角色复述.二、回答问题要求语言规范.小学课文综合练习中的思考问题占绝大多数,几乎课课都有.老师要学生回答问题,要用规范的语言,发现语言不规范要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8.
在词汇教学中,我除了训练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感知词语、理解词义外,还特别注意拓展词汇的训练面,不失时机地进行听、说、读、写、议的训练,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一、听:就是教者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读课文,听中有思,思中有听,听思结合,从侧面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领悟,培养学生边听边想的习惯,锻炼其专一的注意力,增强理解力、判断力和想象力。如教学《第一场雪》,我先让学生听这段课文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课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从着眼于内容到着眼于语言文字,从以分析为核心到以训练为主线;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已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一年级的阅读课,主要抓好三项训练:朗读训练、语句训练和说话训练.《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第一册一篇讲读课文,全文只有六句话,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的事.教学中,我运用逐句分析,找找重点词语的学习方法,加强朗读、说话和词句训练,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1.抓关键词语和句子训练思维关键词语和句子是表达作者写作思路的重点,抓住课文的关键词、重点句,能起到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切实进行思维训练的作用。如《寒号鸟》一文中“得过且过”一词是贯穿于全文的关键词,紧紧抓住这一关键词语,可以进行这样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讲读课文后面的练习安排,体现了加强词句段篇训练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要求,突出了年级训练的重点。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低段的练习体现了词句训练这一重点。词语训练的主要形式有七种:读读写写;听写;读下面的词,说出和它们意思相反的词;仿照下面的句子,用带点的词语练习说话;读一读,说说带点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填空(或填空后再读  相似文献   

12.
《田忌赛马》是一篇叙事性课文,全文运用凝炼精当的词句,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教学中,我注意把握教材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文眼(胸有成竹)分析,引一发而动全身,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又训练了学生思维。 一、从释题入手,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直奔重点,导出了表现主人公孙膑特点的词语“胸有成竹”。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的特定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通过粗读能感知课文大概内容;通过细读能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研读能理解文章思路和中心。因此,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多层结构体系,必然要有一个与之相辅的目标训练体系。一、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概内容,既是阅读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又是理解书面语言的必要前提。怎样让学生获得这个能力,这里面有个方法问题。因为文章中语言文字所负载的信息,对于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并非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生在粗读课文时,要学…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一株紫丁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歌。全文5小节 ,讲的是小朋友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表现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 ,我选择好一个个问题的训练点 ,创设下一系列的问题梯度 ,让学生在问中感知与理解。一“问”课前出示问题一 :“课文里的小朋友是怎样表达他们对老师的爱的呢?”学生带着问题饶有兴趣地默读全文。修订版“大纲”指出 :“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里说的整体感知即是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感知课文…  相似文献   

15.
课堂预习指导“五读法”山西/穆枝一读课文,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在范读(教师范读纪录音范读)全文时,让学生带着“本文主要写什么”的问题去听读,从而使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范读结束后,教师可以采取层友、诱导、设问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整体感知全...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语文教师大都有这样的困惑: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过的那么多文质兼优的课文,接触了那么多词语、句子,可说话、作文却"词汇贫乏"。究其原因主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训练。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材料,仅停留在朦胧理解和机械记忆基础上,未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为此,强调把阅读课上成语言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汉语)《基础汉语》中所精选的课文,是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文前所列的词语、语法,一般大都在课文中体现出来,虽然有的语法内容与课文内容联系不大,但词语是从课文(阅读材料)中选取的。学生以前没有遇到的,或没有感知过的词语,在词语教学中,通过课文教学得以巩固。一般认为课文所担负的任务,是由听、说、读、写等方面组成的。也可以说是一个综合训练的内容。但从目前的情况而言,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教学经验的总结与研究,都对课文教学有所轻视,偏重于词语与语法教学。尤其在课堂上,常常把阅读简单化,…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阅读教学不但要使学生读得明白,还要使他们学会读书、理解内容。教学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学生听教师范读全文或录音。 学生听读全文后,可以整体感知课文,尽快形成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整体表象,知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教师范读时还可以根据课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五册29课《做风车的故事》是一篇文情并茂的讲读课文.教学时应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出发,借助课文这个例子,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促使学生在训练中认识事物,掌握语言,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一、课题入手,整体感知“阅读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先是抓住题眼,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印象……”(叶圣陶语),因此在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课文题目,以题激趣,以趣引思.教者可这样启发学生:①题目上哪个词语是重点词语?②是谁做风车的?③课文主要是写人还是记事?跟这件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活动一:初读课文,感知窃读滋味 1.朗读全文,读准下列词语。(不会读的词,组内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