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总量居高不下,其中十五六岁的未成年人仅刑事犯罪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在整个青少年的刑事犯罪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达80%以上.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伴生现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无疑正困扰着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社会.既然未成年人现象的产生具有不可逾越性,那么我们的工作当然就不是让所有的违法和犯罪行为销声匿迹,而是在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干预,力争将它们减少到最小的数量,控制在最低的水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策要构建未成年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预防体系来解决.  相似文献   

2.
我市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原因分析及预防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调查统计,我市未成年人犯罪在近几年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通过对个案的追踪调查不难发现,未成年人犯罪除了其自身的原因外,更多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消除不良因素,是有效地减少未成年人案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一般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其具有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性质恶劣化、涉案类型相对集中、犯罪目的模糊、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方式集团化、犯罪技术智能化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做到: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收集信息,及时矫治未成年人不良心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道德教育;在学校和社区中建立完善的教育辅导、治疗体系;有效打击、妥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4.
金鑫 《教育探索》2007,(8):113-114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实施健全家庭教育、改进学校教育、完善社会教育的策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积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当前一道刺眼的社会风景线.据悉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已占到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50%以上.而且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严重性、危害性有所增加,杀人、抢劫、强奸等恶性伤害案件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一般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其具有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性质恶劣化、涉案类型相对集中、犯罪目的模糊、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方式集团化、犯罪技术智能化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做到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收集信息,及时矫治未成年人不良心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道德教育;在学校和社区中建立完善的教育辅导、治疗体系;有效打击、妥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一般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其具有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性质恶劣化、涉案类型相对集中、犯罪目的模糊、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方式集团化、犯罪技术智能化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做到: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收集信息,及时矫治未成年人不良心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道德教育;在学校和社区中建立完善的教育辅导、治疗体系;有效打击、妥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预防。针对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各种厚因,只有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犯罪现象逐年攀升,日益成为全社会及家庭关注的热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进一步遏止未成年人犯罪现象蔓延的趋势,加强社会的综合治理,是摆在面前一个严肃的课题.本文就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预防对策等,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避免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是社会稳定的需要 ,是家庭幸福的需要 ,也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随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逐步成为家庭、学校、社会重视的问题 ,特别是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广西师大附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确立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的研究方向 ,力求在进行预防教育中 ,多管齐下 ,标本兼治。广西师大附中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构建教育网络 :一、办好青年党校 ,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该校始终抓好少先…  相似文献   

11.
分析G市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案件,可以看出留守青少年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团伙犯罪增多,犯罪主体主要是逃学或辍学青少年且呈低龄化趋势。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体制原因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直接原因是农村教育与管理的缺失,主观原因是留守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不高。我们应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与监护体系,遏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2.
调查显示,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有上升趋势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未成年人犯罪是家庭教育、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矫治和防范,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未成年人抢劫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中的突出问题,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反思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学校及社会都负有重要的责任。未成年人抢劫犯罪具有作案动机单纯,团伙作案,抢劫对象也是未成年人,抢劫数额小但次数多以及作案手段多为语言胁迫等特点。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们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并建立起家庭、学校及社会的联动防范机制,同时加强对网吧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宽严相济不仅是指导刑事司法的政策,也应当是指导整个犯罪预防与治理工作的政策。处理未成年人犯罪要讲究"宽",主要是指惩罚的量应当相对轻;处理未成年人犯罪要追求"严",应当是指对未成年人犯罪要采取严密防范的策略,而非严厉打击。为此,警察应当提前介入学校欺凌现象、家庭暴力现象、不良少年群体,同时改革收容教养制度,大力发展工读学校教育,并将收容教育制度重塑为工读学校的强制入学教育制度。在处理过程中,要注重恢复性司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无论是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都面临着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的严重状况。青少年犯罪主要有暴力性犯罪占很大比例、性犯罪近年来呈增长趋势以及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不高等特点。青少年犯罪心理表现为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的逆反性、犯罪故意的突友性和犯罪手段的残忍性等几个方面。家庭在青少年犯罪心理健康发展中扮演最重要的社会控制角色是各种犯罪社会学派的共识,而不当家庭教育则是形成青少年犯罪心理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是降低青少年犯罪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根据学龄期青少年的年龄特点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龄期青少年犯罪的基础预防和重点预防的设想。青少年犯罪预防从学龄期抓起 ,把青少年犯罪预防与学校教育工作相结合 ,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主渠道的作用 ,还必须得到司法、公安、街道、家庭及有关社会团体的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一直居高不下,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而家庭的负面影响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为人父母者,应当好“第一任老师”,重视家庭的教育功能,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体系的构筑——从实证研究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犯罪主体文化程度低下,犯罪年龄日趋低龄化,团伙犯罪居多等特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矛盾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不良社会现象及环境是重要客观原因;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实施"家庭细胞"工程、"校园育苗"工程、"社会防护林工程"为主。  相似文献   

19.
网瘾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网瘾导致青少年学业荒废、人格扭曲、行为失范、道德与法律意识弱化,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给社会、家庭及网瘾少年自身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网瘾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诱因,防范网瘾少年犯罪,关键在于预防青少年陷入网瘾。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内在机理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人们往往把青少年犯罪归结为社会、学校、家庭、个体等因素的诱发物,但具体如何发生却研究不足,没有真正揭示青少年犯罪的内在机理。本文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因素;外在环境和条件是青少年犯罪的诱发因素;权益侵害是青少年犯罪的激活因素;个体素质是青少年犯罪的调节因素;而青少年犯罪的行为选择是借助于心理机制来实现的。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