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文认为,《资本论》的哲学底蕴与现代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马克思“早年实践观———中年唯物史观———晚年世界历史观”的哲学思想精华,集中体现在《资本论》的整体创造过程之中,《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代表作,而且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制高点;2《资本论》中蕴涵着创立唯物辩证法体系的“马克思构想”,从哲学高度解读“《资本论》的逻辑”,从理论上再现“马克思辩证法构想”,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的思想基点;3对于马克思唯物史观来说,早期手稿只是思想萌芽形态,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则是核心原理形态,只有《资本论》历史观才是系统展开的发达机体形态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集合,也是他的辩证法的集成成,这主要体现在《资本论》的逻辑上,马克思的辩证是贯穿于《资本论》中的一个原则,《资本论》的逻辑是马克思的辩证法在揭示和论证资本主义经济矛盾中的具体化,研究《资本论》的逻辑,不仅是学习和理解《资本论》及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需要,而且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现代社会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中通过批判自由主义民粹派的唯心史观和主观唯心主义方法,捍卫并系统阐发了马克思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列宁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资本论》第1卷第1版序言这两篇概述了唯物史观的重要《序言》结合在一起,阐明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并用“两个归结”概括和阐明了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方法.列宁论述了马克思从19世纪40年代提出唯物史观到通过写作《资本论》验证唯物史观的过程,阐明了“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证明了的原理”.  相似文献   

4.
虽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没有明确提出“物流”的概念,但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中,马克思分析了物商分流理论、流通费用理论、第三方利润理论,其闪烁着的物流思想不仅在时间上比现代西方物流思想领先,而且在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刻性方面也远远超越了现代西方物流思想水平;它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物流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我们认识和研究人类社会交易行为、开展物流活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西方古典思想来源问题,尤其是马克思《资本论》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史关系的研究,虽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却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薄弱点。本文认为,在马克思哲学特别是《资本论》哲学思想形成过程中,西方古典思想背景是不可或缺的,亚里士多德是《资本论》最重要的古典思想来源。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吸收、改造与发展,为《资本论》在"古今对比"的视野中把握资本主义文明的基本特性与历史命运、建构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理论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点。《资本论》中经过改造与发展的亚里士多德思想,也进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汲取古希腊思想源泉,开启"哲学-政治经济学"总体性视域的重要思想媒介。  相似文献   

6.
“从后思索法”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及其秘密时提出的认识历史的方法。从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的提出、基本内容、原则和意义来考察,这一科学方法体现了逻辑分析方法和历史研究方法的辨证统一,是一种超前的并体现着现代精神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光辉巨著《资本论》中,较多地和普遍地运用了“绝对”、“相对”这一哲学范畴。“绝对”和“相对”的透彻阐述和展开,成为马克思完整表述和体现他的经济学说中各种经济范畴之间内在联系的最好形式之一。探讨《资本论》中“绝对”、“相对”的辩证思想和方法,不但能更深刻地认识与掌握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体系,而且也能更好更系统地学习与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人们将《资本论》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首先,《资本论》是一部不朽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它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揭示,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许多基本原理。其次,《资本论》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列宁指出: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资本论》全书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好运用。再次,《资本论》又是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的理论宝库,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宝库。对《资本论》中美学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广大理论工作者做了很多工作,但至今为止,不少人仍停留在用美学术语来注释某些引文上。如何深入研究《资本论》中马克思的美学思想,阐明《资本论》范畴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地位和作用?苏联列宁格勒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了苏联学者r·维日列夫的专著《哲学知识体系中的美学》。r.维日列夫对《资本论》范畴体系中的美学问题研究采取了“一种新的、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交往思想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演变过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明确阐发交往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了交往理论;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资本这一物化的、普遍的交往形式进行了典型分析;在晚年笔记和通信中,马克思运用交往思想来分析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丰富和发展了交往思想。马克思交往思想在当代的突出价值在于为我们辩证地、全面地把握现代社会发展动因提供了一个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问题长期以来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马克思实现以人民群众为基础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博士论文》时期对自我意识主体的追求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注劳动主体的异化问题,构成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的起点;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确立实践原则,《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发展实践主体性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无产阶级的使命,追求自我解放;在《资本论》中阐述资本逻辑和对资本主体性的批判,追求人类解放,标志着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的成熟。通过研读马克思不同时期的重要著作,从实践主体性思想的角度呈现出马克思追求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的逻辑演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主要著作中曾经预言,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关系的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并且预计“这个联合体的生产品是社会的产品。……在那里,人们同他们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分配上,都是简单明了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5—96页)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指出,“在一个集体  相似文献   

13.
《资本论》是一个有着特定叙事结构的理论文本,而其特定叙事结构在比较全面的意义上开显了马克思的正义思想.首先,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叙事并非只是阐述了一个一般的认识论步骤,更深刻的问题在于,马克思凭借这个方法,开辟出批判的哲学视野及超越英国经济学传统的政治哲学问题域,从而为阐发正义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看,通过对洛克以来一脉相承的理论传统中不断凸显的权利原则予以“抽象肯定”并“具体否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资本批判”维度上作出了正义判断,并由此厘定了“基于平等的正义”逻辑.更进一步说,由于马克思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叙事中来考察政治哲学问题的,所以归根结底,《资本论》中“基于平等的正义”指涉的乃是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层面的问题,这决定了无论是作为其前提的权利,还是作为其实质的平等,都是与自由主义正义理论判然有别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代表工人阶级基本利益的科学巨著,是指导工人阶级伟大运动的不朽经典。马克思在该书第二版跋中语重心长地指出:“《资本论》在德国工人阶级广大范围内迅速得到理解,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的报酬。”①当前,认真学习和正确运用《资本论》,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新局面,这是我们对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最好的纪念。本文拟据《资本论》中的商品价值理论,就商品生产在社会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①列宁指出,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是《资本论》的“基本思想”,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它对于我国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一、社会经济形态不是一个“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活的机体马克思不是抽象地一般地考察社会经济形态,而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作为《资本论》研究的主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考察,同资产阶级经济学不同。从作为资产阶级科学的古典学派,到当代垄断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由于他们的阶级偏见,总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看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形式。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这种非历史主义的唯心史观,强调指出,他既不用玫瑰色来描绘资本家,也不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看成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我们找不见“经济效益”这个概念,但有关经济效益的思想却随处可见,甚至可以说,《资本论》就是一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效益问题的专著.研究《资本论》中关于经济效益的理论对于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可谓博大精深,然而它还不可能完全容纳马克恩极其丰富的经济思想,在他为创作《资本论》而写下的篇幅浩瀚的经济学手稿中,就有不少重要的理论内容、精辟的论断、透彻的分析没有或没有完全收入《资本论》中。这些手稿记录了马克思长期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进程、方法和多方面的成果。近几年来,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已经成为《资本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有助于广大政治经济学教师了解和熟悉这些宝贵的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特别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结晶《资本论》,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我刊自本期起将在《读书札记》专栏中陆续刊登一些学习和介绍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文章,供教学中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科学技术思想,既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刻影响,又批判性地继承了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本质是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技异化使工人阶级沦为机器的附庸,科技生产导致的“异化消费”弱化了人的主体性,科技异化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科学技术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思想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至少体现在他在《巴黎手稿》中对“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必然结果”这一命题的论述及其后续思想之中。在对这一命题的论证过程中,马克思提出的某些本体论思想仍然在原则上适用于其晚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方法论上,马克思这一论证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在于没有像其晚期那样严格区分“具体”和“抽象”,并根据具体的私有财产事实得出一个抽象的私有财产概念;但他对异化劳动起源的追溯已经包含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性,而这对于理解后来的“资本原始积累”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当前对《资本论》及其他政治经济学批判文本进行哲学阅读的语境下,马克思早期思想尤其是《巴黎手稿》中的异化理论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创立了崭新的逻辑体系,这是由《资本论》所研究内容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资本论》写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运动规律是极其错综复杂的,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又被各种物的关系所掩盖。因此,摆在马克思面前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关系,认清资本主义经济机体的内在结构、运行机制和运动规律。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中,即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