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知道吗     
什么是推理小说“推理小说”,源于mystery一词的意译,原意是“神秘”。侦探小说,鬼怪小说之类都属于神秘小说,但近年来鬼怪小说已趋没落、所以“神秘小说”一词就专指侦探小说而言。汉语把此词译为“推理小说”,其实倒是很恰当的,因为侦探小说的阅读价值主要就在于从中获得思维能力的锻炼。  相似文献   

2.
与西方小说相比,中国古典小说预叙极为发达。这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濡染。首先,远古时期,巫史不分,这造成史传对以预叙形式出现的占卜等神秘文化的大量叙写。而史传是孕育小说的母体,自然古典小说就继承了史传的这种叙述传统,而以这些神秘文化作为预叙方式。其次,“兴”这一审美思堆的导引起启功能,也导致古典小说出现了包括入话、楔子在内的各种预叙形式而古典小说评论家所谓的“弄引法”、“将雪见霰,将雨闻雷”、“隔年下种”、“草蛇灰线”等与预叙有关的手法,也与“兴”密切相关。再次,作者的文化视野,造成他们对种种预叙方式的偏爱。最后,为满足读者的蛄果期待意识。古典小说以副标题或回目来预叙;作者又巧妙地利用读者的这种审美心理以制造悬疑,于是章回小说每回结尾出现了预叙的俗套。在情节惊险处也经常出现预叙。  相似文献   

3.
明清是中国古代小说繁荣期,也是海南文化鼎盛期。诗文小说《钟情丽集》是明前期海南文教事业大发展的产物。从明代中期开始,海南文化被内地文化“同化”的现象比较显著,其地域特色较少被关注,这在公案小说中有所体现。受交通制约,海南与内陆之间一直存在隔阂,表现在明清志怪小说对海南的描绘,往往掺杂神秘想象和历史记忆。明清时期,海南本土作家极少从事小说创作,这与小说的文化属性及海南文人的文化心态有关。  相似文献   

4.
“神秘”是陈染创作的主要特点之一,无论是其小说中对奇幻体故事中“异域色彩”营造中对“陌生感”的追求,还是,其在小说中对“未知”的全面展示,深味命运的不可知,和身在其中渺小的人类的精神关怀,以及她笔下的神秘女人以及女人讲述的神秘中,以“女性”更敏感的心灵触探这个世界的冲突中的精神困境,陈染都是在“神秘”的营造中完成了她的独语.  相似文献   

5.
以“最后一个”命名的小说,如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等佳作,往往隐含了历史的挽歌意味。但张国增的这篇《最后一座木房子》,不是那种关于“文化寻根”的宏大叙事,它指向的是个体生命的神秘梦魇。这是一篇颇有神秘色彩的小说。小说中的神秘感,不仅仅来自于内容的神秘,如木匠锡昌破坏了锡福新房子的风水,并导致了锡福的死亡,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土著文化对世人而肓是陌生而又神秘的.澳大利亚女作家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的小说<库娜图>是第一部全面刻画土著黑人的澳大利亚小说.深入分析这部小说,可以揭开澳洲土著文化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7.
当代文学充斥着一股神秘的气息,贾平凹的小说尤为典型。在贾平凹的小说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篇小说中,神秘叙事成为作家建构小说的重要方式。考察这种神秘叙事,是有文化渊源的。首先体现在具有巫风特色的湘楚文化,其次是具有汉唐之风的商州——西安文化,这是一种以儒道佛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其中儒道文化不约而同地走了一条神秘化的道路,而佛家本身就是一种神秘文化。作家立足于民间,力图描绘原汁原味的民间生活,这原汁原味的民间生活当然离不开神秘叙事。  相似文献   

8.
当代文学充斥着一股神秘的气息,贾平凹的小说尤为典型。在贾平凹的小说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篇小说中,神秘叙事成为作家建构小说的重要方式。考察这种神秘叙事,是有文化渊源的。首先体现在具有巫风特色的湘楚文化,其次是具有汉唐之风的商州——西安文化,这是一种以儒道佛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其中儒道文化不约而同地走了一条神秘化的道路,而佛家本身就是一种神秘文化。作家立足于民间,力图描绘原汁原味的民间生活,这原汁原味的民间生活当然离不开神秘叙事。  相似文献   

9.
《文学教育(上)》2010,(17):160-160
近日,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美国著名作家史考特·布鲁的心灵小说力作《等待秋天》。该书曾连续13个月位居美国畅销书小说排行榜榜首。小说融合了神秘的东西方文化和当下流行的心理精神疗法,其奇幻色彩的想象力被誉为“文字版的《阿凡达》”,也被誉为“温情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一些作家深受中国神秘文化的影响,运用神秘文化素材,借鉴神话思维方式和运用神秘象征手法进行创作,并借此进一步探讨人与自然、生命与宇宙的关系,从而形成了神异浪漫的特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乃至史书、野史笔记,透露了中国古人把异国人看作鬼兽的传统认知模式,对于海外人们“非人类性”——“兽性”的着意强调。中国古代关于海外世界的叙事描述,小说、正史、野闻之间互动互渗,迎合“华夏中心主义”的优越感,强化了华夏民族自我封闭的文化模式,一定程度上延展、催化了明清小说叙事中的神秘崇拜。  相似文献   

12.
“黔味小说”是具有地域性和民族特质的贵州小说。方言是“黔味小说”乡土风格的重要载体,然而“黔味小说”的方言英译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实现方言的“文本移植”是“黔味小说”英译的难点。在生态翻译学视阈下,从语言-交际-文化的三维转换探究“黔味小说”的方言英译案例,关注译者如何根据源语文本的翻译生态环境作出适应和选择,有益于重构被缺省的文化内涵,有益于“黔味小说”的译介与传播。  相似文献   

13.
“汉味小说”风格论──方方、池莉合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味小说”风格论──方方、池莉合论樊星关键词汉味小说;风格;方方;池莉“汉味小说”,即以具有浓郁的武汉地方风味的文学语言描绘武汉风土人情的小说,它无疑已成为当代地域文化小说、当代城市文学总格局中颇具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方方、池莉两位女作家便是“汉味...  相似文献   

14.
哈代小说中浓郁的宿命色彩被称做悲剧意识,或是悲观意识。沈从小说中也有一种神秘的不可知的力量控制着人的命运,似乎人的命运总是成为一种无法逃脱的悲剧。前苏联艺评论家称哈代为“悲威而刚毅的艺术家”,“悲威”不是哈代小说唯一的基调。也不是沈从的小说的基调。本主要探讨的是这二人的小说如何展现他们“刚毅”的一面及其对悲剧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向世人撩开神秘的面纱后,我们知晓:已经自主命题11年之久的湖北省,今年的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实用类)文本是墨中白的微型小说《六指猴》。这是距离2007年湖北选择杨闻宇的小说《日月行色》作为测试文本六年之后,再次指向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这篇别具一格的小小说,连带着“墨中自”的别致姓名和“六指猴”的特殊形象,  相似文献   

16.
《白夜》作为“都市”小说,与《废都》有一致性:作家处于“边缘状态”,一方面他走出了商州;另一方面他还没有走进都市,都市不是他的家,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使《白夜》触及到都市的某些深层问题,冠《白夜》以现实主义作品是恰当的;由于作家的艺术追求,希望做的是现实生活与神秘文化的结合,所以,不同于他早期的现实主义小说。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美的小说空前繁荣起来,以至于在西方形成了一股“文学爆炸”式的拉美小说热。在这个时期里,文坛群星荟萃,流派庞杂繁多。题材别致新颖,这种文学突兀发展的现象,恐怕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实属罕见。而“魔幻现实主义”正是这道文学潮流中的一股热流。本文将对“魔幻现实主义”作一个简单的面面观。一、古印第安文化是魔幻现实主义产生的基因和土壤“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最早见于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于一九二五年发表的关于后期现代派绘画的专著《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提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神秘是“隐藏在事物背后并且始终活动着的神秘”的观点。“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经西班牙  相似文献   

18.
《国画》的话语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以《国画》等为代表的“官场”小说,已成为中国当代小说中举足轻重的一大小说类型,然而对于“官场”小说的研究和批评,大多还流于浅表。文章以文本社会学、意识形态分析等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小说《国画》这一文本的话语深层进行分析并指出:与其说《国画》是对“官场”的批判。还不如说是对某些“官场规则”的抱怨,及对借助“市场规则”(交易)获取“权力”的跃跃欲试。它不仅没有质疑权力,反而凸显了权力。权力仍在迷宫般的灯火阑珊处招手……在某种共同的渴望中,《国画》既是一种“公共的梦”,又不失为某种“仕途宝典”和“升官指南”。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的数词一直以来都被赋予丰富的文化意义,有些甚至被称为“神秘数”具有神秘意义。本文主要讨论汉语基本数词中几个典型的“大数”与“小数”的意义,重点归纳与其表大数义和小数义相关的一些意义。中国文化赋予这些数词以词汇义之外的文化意义,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从中可窥探一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流变与定位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先秦庄、荀到清代纪昀等人,小说的命名、定义和定位一直是从社会的价值结构和精神文化结构角度进行的,在一种“中心/边缘”、“大道/小道”的文化结构中,小说总是那些与主导性文化话语形式相对立的各种边线性文化话语样式之总称,因而中心文化样式始终是定义与定位小说的基本座标,小说概念在中国古代一直是一个文化学概念。从宋明以后,在一些评论家和作家那儿,小说在具体使用中更多相称那些虚构性或虚构性程度很高的散体性叙事作品,即在从文化学层面向文体学层面延伸转移,但迄至近代以前,在理论上这种转移都没有完全完成,它的理论定义和定位依然侧重文化学层面。小说在中国古代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文艺学领域内的文体概念。使小说成为一种文学文体概念是在近代西方novel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完成的。西方novel与中国古代小说是两种有本质差异的文化话语样式。后人以novel为小说概念的基本涵义来研治中国小说史和小说理论史,观念与本体之间存在着大面积错位,已产生许多弊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