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一般存在两种管理理念:"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有的校长践行"有为而治"的理念,事事亲为,啥事都管;有的校长则信奉"无为而治"的理念,总是把任务分派给副校长或中层干部甚或普通老师,让他们来做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说,领导的任务不外乎决策和用人。学校要贯彻工作思路,就必须发挥中层干部的作用。中层干部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承上启下,是校长工作上的助手,因此对中层干部的管理十分重要。在中层干部管理方面,本人认为要从“选、察、训、用、评”五个要点来抓。  相似文献   

3.
学校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也离不开学校的中层干部。得力的中层干部是校长施政的左膀右臂,是校长决策的参谋智囊。校长的决策要通过学校中层干部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才能得到教师的认可。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是学校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武波  魏田 《教书育人》2008,(8):19-20
经常交流--科学管理 中层干部专业发展为"管理工作"所困的情况不在少数,但并非全部.一所学校中总会有一些中层干部能巧妙、合理地处理好"学校管理"与"自身专业发展"的问题.对在工作中出现困惑的中层干部,校长要亲自关注,了解实际情况,定期、及时地把中层干部召集在一起,畅所欲言,讨论他们工作与学习中的难题.并趁这样的机会,请一些在这些方面处理较好的干部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为那些在管理中存在困惑的干部支招.有些中层干部由于其在教学或科研方面的突出成绩被提拔,很可能自身在管理方面并不很优秀,所以在新的岗位上就会手忙脚乱,这是很正常的.对于这些中层干部,校长深入了解,及时指导,避免新工作影响其在本身擅长领域的发展,避免出现"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学校管理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校长是否在做正确的事,即确定的目标要切合学校发展实际.二是能否将事情做正确,即选择的方法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这其中,决策就成为学校管理的核心,成为校长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要想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必须首先提高校长的决策水平.校长的德、能、学、识不一,决策结果就会截然不同,但无论如何,我认为校长决策要做到"八忌".  相似文献   

6.
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是关键;要管好一所学校,干部是关键.学校的中层干部,担负着执行学校的决策,带领教职员工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是学校这台机器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层干部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因此,校长应把中层干部队伍的选拨、培养、管理当作一件首要的工作来抓,充分调动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我校对中层干部队伍的建设着重抓了以下三个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最高指挥官,是学校政策的制定者。学校中层干部是校长与教职工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返的信息通道,也是校长决策的直接执行者。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人,那么校长就是大脑,而中层干部则是四肢,执行着大脑对手脚的指令。如果校长和中层之间出现了问题,便会出现"政令不通",整个学校就会面临"瘫痪"。校长即使有再大的能耐也将无济于事。如何让中层干部紧密团结,便是校长的领导艺  相似文献   

8.
校长办学要做到"眼高"、"手低".眼高,即眼界高远,是指校长要高瞻远瞩,善于着眼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长远利益,全面调控和可持续发展.具体体现在:1.校长办学要有前瞻性;2.校长办学要有开放性;3.校长办学要有全局性;4.校长办学要有可持续性.手低,即低处着手,要从小事做起,要亲自参与实践,不能主观臆断.具体体现在:1.校长对己要"手低";2.校长待人要"手低";3.校长做事要"手低".总之,思想与实践相统一,"眼高"与"手低"相结合,努力提高校长的思想境界和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9.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校长要想履行好职责,管理好一所学校,首先就要对校长的角色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益.笔者认为,智慧校长要在"三员"上求突破. 一、统筹兼顾:当好整体工作的"指挥员" 学校工作头绪多、要求高、面广量大、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校长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领导能力,能够统揽全局、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当好学校整体工作的"指挥员".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校之长,校长如何培养自己的好助手——中层干部?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心得:校长培养中层干部要做到“四要”。要知人善用。中层干部处于上传下达的关键位置,是执行校长决策的骨干,他们搭建起高层与基层之间互通的桥梁,是各执行环节的中心枢纽,枢纽运转失灵,高效执行的大门就难以开启。因此,校长要切实做好选拔中层干部的工作,既要细心、又要慎重。就学校而言,中层干部  相似文献   

11.
观点     
正执行校长制度助推中层干部成长刘畅在《中小学管理》2014年第3期撰文指出,执行校长制度是让学校的所有中层干部轮流担任一日执行校长,负责学校各项工作的统筹部署和落实,并认真撰写执行校长值班日志的一种措施。它要求中层干部跳出"中层"的职域限制,系统地思考学校问题,既要观察校园发生事件的环境因素和人际关系变化的过程,更要思考"人"的活动情  相似文献   

12.
中层干部是学校工作的执行层,在学校事务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校长和普通教师之间的桥梁.也可以这么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中层的工作情况.所以校长必须要善待学校的中层干部,充分调动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切实将他们打造成一支有活力的干部队伍,让其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代保民 《教书育人》2013,(20):30-32
中层干部(以下简称中干)是学校的中层管理力量,是学校决策层之下的执行层,是确保学校决策落实到位并产生良好效果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文化的坚定执行者。但中干夹在校长和教师中间,对上对下,个中滋味外人实难体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干,要得到广大教职工的认可和称赞,一定要努力成为非常优秀的"五手"。一、管理的高手中干是学校的一名管理者,具体管理着学校某一方面的工作。管理职能是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一位老师与校长争吵了起来—— 校长说:"这是学校领导班子的集体决定,你必服从安排." 老师说:"为什么随意调整我的工作岗位?明显是歧视我,我就不服从这样的安排!" …… 原来,有一个年级少了一位语文老师,校长决调整教师的岗位,抽调一位老师去这个年级任课.因为事先没有和这位老师通气,工作安排属于"命令式"的调整,所以这位老师感到委屈,不同意校长的调整,跟校长争吵起来. 校长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类似的事情跟老师争吵起来.争吵不但伤感情,也伤管理进程,让管理走进"狭路",甚至是"死路".老师为什么会跟校长争吵?因为校长在管理过程中没有给老师设计好"退路".什么是"退路"呢,不妨先听听另一位校长的"退路"智慧.  相似文献   

15.
要管理好一所学校,把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品牌,校长就应该具备"文气"、"人气"和"霸气".  相似文献   

16.
苗淼 《教书育人》2008,(8):21-21
干一点--减轻"中层"压力 不少学校都会有名目繁多的"领导小组",这些小组的组长一律都是校长担任,而实际工作却是由"组员"--中层同志来完成.这种挂名式的工作方式折射出了不少校长的工作理念,那就是"我抓方向,你来实施".如此一来,既加重了中层干部的工作压力,又降低了校长的威信.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干部逐步走向年轻化,许多学校出现了校长比中层干部年轻的现象.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领导班子要做到团结稳定,共同经营管理好学校,则要求年长中层干部在与年轻校长相处时务必做到以下“四不宜”.  相似文献   

18.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的"舵手".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少不了校长的敬业精神,离不开校长的人本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学校中层干部在学校管理中,始终处于"兵头将尾"的位置,犹如一块"夹心饼干",上挤下压。这一群体虽然处于这样的特殊地位,但他们是联系校长和教师的纽带和桥梁,是学校工作执行力强弱的集中体现。如果"中层"不能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则会给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执行带来很大阻碍。那么,"中层"这一群体,在执行学校决策方面有什么困惑?学校又该如何提高"中层"的政策执行力呢?一、"中层"执行力弱化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层干部的职位本身处于两难,"上有压力,下有阻力",而且权力有限,没有威信,往往工作难以开展,稍不慎会造成上级不理解、下级不体谅的局面.那么,中层干部如何才能走出尴尬处境呢?笔者建议,中层干部不妨"一日三问". 一问:我是谁?--找准角色定位 众所周知,中层干部是学校具体工作的管理者、执行者,主要是"干具体事".中层干部要找准自己角色定位,每日清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