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借助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他者理论,分别以荒岛和星期五为例,对《鲁滨逊漂流记》的他者建构传统进行研究,分析了地理他者和民族他者是怎样被建构和被征服的,并进一步探讨了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是我国"五四"以来一首优秀而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对这首歌的曲式结构、情感意境、民族性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对这首歌曲的民族性进行了尝试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发条橙》中的"他者"具有两重含义,即由本我异化而成的"他者"和原本就与"自我"相对的他者。由本我异化而成的"他者"是由可以选择思想和行为的埃里克斯(Alex)而被改造成的政府"罪恶修正疗法"的成功作品,即一个不能反抗、无力自卫、没有性欲,只是像机器一样按照政府以社会良民的标准设定的程序运行,无法越"雷池"半步、连一点点常人本能的反应都做不到的埃里克斯;原本就与"自我"相对的"他者"是人们没有安全感、社会弊端严重的后现代社会观照下的未来理想社会,即没有非"良民"、社会稳定发展、统治者长治久安的社会。通过对"他者"的展示,作者充分生动地表现了自由意志和道德选择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林菲菲 《考试周刊》2010,(35):42-43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的一些进步音乐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反映了那时代追求进步思想的要求。赵元任先生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正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作。这首歌曲留传至今,仍然保持着鲜活的艺术生命力,仍旧是声乐表演舞台上的保留佳作。本文从声乐表演的角度对作品创作的时代特征和对艺术歌曲分析,以求对该作品的声乐表演歌唱时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玲  谭琴 《考试周刊》2011,(44):25-26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里夫的比较,剖析了二者所共有的他者特质,以及他们各自与生俱来的相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冲突和不相容性,从而揭示了他者性质导致二者最后的悲惨结局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6.
日前,80后作家韩寒新书《他的国》在京城各大节店上架,韩寒称本书是他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韩寒的出版商路金波对本书也大加赞赏,称其是韩寒成功转型之作,“这是他创作十年以来第一次脱离自己写虚构的小说,也不再没头没尾、纯粹耍酷。  相似文献   

7.
在文学创作实践中,华裔作家经常对秉持中华传统文化的老一代移民和完全西化的亚裔青年同时采取他者化的书写策略,在对这两类形象的反思与批评中,华裔作家反省、认识自我,试图厘清自身的族裔文化特性。在短篇小说《爱的痛苦》中,华裔作家雷祖威通过庞氏母子的形象塑造展示了其对华裔族裔群体的身份认知。  相似文献   

8.
《名利场》是萨克雷的代表作,也是1 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通过两位女性爱米莉亚·赛德立和瑞蓓卡·夏普的命运,折射出从摄政王时期至维多利亚前期英国上流社会生活、思想、风貌的宏伟全景,揭示出英国社会"名利场"的实质。而小说中表现出的殖民意识也格外引人注目,他者在小说中若隐若现。他者是西方后殖民理论中常见的术语。在后殖民理论中,西方人往往被称为主体性的"自我","自我"以外的非西方人则是"他者"。他者的概念实质反映了西方人那种欧洲中心论、种族优越论的意识形态。后殖民  相似文献   

9.
<他>中的对照体现温普尔太太的虚伪和去人性.视角转换、言语形式交替等叙事技巧传达并加深反讽.  相似文献   

10.
一如村上春树的其他小说,《斯普特尼克恋人》充满他者形象,充分体现了他者的文化综合性、缺席性、作家的主观性和媒介作用,本质上是自我形象的映照,体现的是形象背后的文化差异和冲突。他者还成为作家借以叙事的重要手法,提升了叙事效率,但小说也因此带上了他者过剩之弊。  相似文献   

11.
《野草》世界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复杂的对立关系,在这一对立关系里表达出作者对于"他者"世界某种深刻的矛盾态度,本文细致分析这一"他者"世界的内涵,借以明晰作者创作的内心律动与倾向。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微笑之光》是艾丽斯.沃克于1998年创作的一部小说,试从他者的定义分析入手,探讨小说中他者的形象在性别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拉康的语言心理分析理论,从揭示《白鲸》的两个主体意象———船长亚哈以及白鲸莫比.迪克和拉康思想论述的两个主要概念———自我和他者之间的类比性入手,指出小说《白鲸》悲婉地道出了以“想象性模式”为表征的母系社会和以“象征态秩序”为表征的父系社会之间的尖锐对抗;并试图通过对自柏拉图以来就牢固树立于西方人头脑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及逻各斯中心主义意识形态的颠覆,揭示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类生命的真正意义方面给我们的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音乐旋律三个方面阐释了普契尼歌剧《图兰朵》所蕴含的一种自我想象性表达,表现了中西方看与被看、自我与他者之间明显的二元对立。因此,可以认为《图兰朵》是一个他者镜像观照下的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5.
刘熠辉 《海外英语》2020,(8):241-242
《鲁滨孙飘流记》是英国18世纪文学巨匠丹尼尔·笛福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享誉世界文坛.书中主人公鲁滨孙·克鲁索在荒岛孤身奋斗,以其开拓进取、勤劳睿智、创造新生活的坚韧不拔的形象和精神,在世界文学史上散发出永久的艺术魅力.鲁滨孙自身的优秀品质帮助他在孤岛上成功自救的同时,赢得了他人的信任和支持,获得他救,直至最终成功逃离荒岛,重返英国.  相似文献   

16.
17.
《宠儿》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著作。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揭露出奴隶制废除前后,黑人在白人主导的美国社会的遭遇。从后殖民视角下解读《宠儿》,可知黑人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是主流之外被他者化的群体。赤裸裸的种族歧视不仅使黑人身体上遭受白人的迫害,思想意识也被白人的文化霸权严重侵蚀,黑人最终从肉体到精神完全麻木。  相似文献   

18.
阿毛年轻生命的陨灭显然是又一出"沉默的他者"的悲剧,她是个普通农妇,偶然间觉醒了自我,于是挣扎、抗争……但最终还是被铁屋子般的封建男权社会吞噬了。《阿毛姑娘》是作家丁玲为"梦醒了无路可走"的女性们写就的一首悲歌、一篇祭文。  相似文献   

19.
阿毛年轻生命的陨灭显然是又一出“沉默的他者”的悲剧,她是个普通农妇,偶然间觉醒了自我,于是挣扎、抗争……但最终还是被铁屋子般的封建男权社会吞噬了。《阿毛姑娘》是作家丁玲为“梦醒了无路可走”的女性们写就的一首悲歌、一篇祭文。  相似文献   

20.
他者是后殖民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小说《眷恋》是英国作家保罗·司各特最后一部小说,荣获了1977年布克文学奖。小说取材于上世纪70年代,它的价值在于艺术地反思了殖民时期的英印关系对后殖民时期的影响。本文将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析小说中"他者"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