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为主体,彼此构成主体际关系,具有主体间性的特征。从中外理想信念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出发,针对当下部分学生党员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的倾向性问题,从主体间性视角,运用认知模式和体谅模式,更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使他们逐步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2.
面对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与社会环境的深刻变革,大学生在理想信念认知中产生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价值困惑、主观认知与自觉担当的意识困惑、主流文化与灰色信息的信任困惑以及坚守理想与适应社会的行为困惑。剖析并消除这些困惑,既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必要前提,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对此提出了多元化的阵地建设、思考辨析与服务奉献为主体的特色化内容创新以及全人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唤醒等,以期实现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3.
增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针对90后大学生群体,理想信念教育应该更加贴近大学生思想与生活的实际,尊重理想信念生成规律,把理想信念教育融会在关注大学生自我发展和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过程之中;把社会理想、长远理想、崇高理想的实现融会在个人理想、近期理想和一般理想的实现之中;把理想信念教育融会在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之中,真正把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德育主体间性是指德育活动中的交互主体性。德育活动的过程是主体间交互影响达成共识、互识的过程,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是对德育活动认识的进步。德育主体间的差异和大学教育的价值缺失都要求高校德育主体间保持适度的张力,高校德育主体间张力的结构由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理性与感性等维度组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开放式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理想信念偏向于个人理想,而社会理想淡薄。造成学生理想信念失衡的原因是与学生自身、家庭、社会环境及学校教育的不足有关的。这需要家长在付诸努力的同时,国家和集体不断增加社会公共产品投入,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加强社会环境建设。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联性,并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树立和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教育成效显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主题;把长远理想与近期理想教育相结合,引导人们在实现近期理想的过程中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党的理想和民族理想相结合,释放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把社会理想的教育与个人理想的引导结合起来,实现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有机统一;理想信念教育要通过先进引领,力求把先进群体理想信念的培育建立在理性引导之上;注重理想人格的培育,夯实理想信念教育的道德基础;把理想教育与理想实践结合起来,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关系国家、民族未来和个人的生存发展。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从分析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入手,就理想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环境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多维建构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切实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抽象化的问题,表现在以传统抽象的理论原则代替对现实的分析、把理想信念教育等同于传统的知识教育、把社会现实排斥于理想信念教育之外、把个人理想排斥于理想教育之外等几个方面。要提高这一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要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理论灌输与思想疏导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现实教育相结合、个人理想教育与社会理想教育相结合等几个方面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霞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8):49-52,91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为:重视入党前的严格把关,但缺乏入党后的持续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明显,但课程感染力不强;教育形式丰富多样,但与社会现实联系不够;组织生活定期开展,但对学生党员个体成长关注不高。其原因主要为:高职院校的学制较短,限制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入开展;党务工作队伍不够壮大,制约了理想信念教育的质量提升;教育内容不够合理,影响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学生党员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难以高度统一。改进路径为: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与平台;强化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确保理想信念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创新完善教育内容,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尊重学生党员主体地位,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统一;形成高校、社会与家庭三方教育合力,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加强"80后""90后"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实际,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中坚持科学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坚持目标和过程的有机统一、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1.
黄斌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3):98-10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在厘清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基础上,从社会环境视域分析当前部分大学生理想失落、信仰迷茫的主客观根源,并探究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领策略。  相似文献   

12.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职业理想教育则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免费师范教育作为我国当代师范教育的新举措,是提升国家整体教育质量的有效尝试。免费师范生长期教书育人的职业理想教育意义重大,需要教育者采取多样的方式帮助其坚定理想。而融美育于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之中,是对其教育实效性的创造性探索。教育者需要塑造其职业理想审美意识,促进其职业理想审美创设,以实现美育丰富职业理想和创设美好生活的目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90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世界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成了高校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传统的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灌输的做法迫切需要改进。课题组通过对理想信念系统进行解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读书人理想教育分层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架构分层的适合当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的教育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和哲学课引导大学生尽早确立科学的信仰,把个人人生信仰和社会理想信仰有机结合,把“献身科学与造福人类”作为最高的理想信仰;并引导大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认识和科学信仰的统一,进而确立共产主义理想信仰。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非党员高知群体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非常重要,有利于党的政策贯彻落实、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坚定和新时代人才培养。但当前高校非党员高知群体理想信念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要完善理想信念教育评价考核体制机制,加强对高校非党员高知群体关怀,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拓展理想信念教育途径,发挥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的提出不仅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同时,它又可以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很好地契合,从而开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篇章。文章基于"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基础之上指出了它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正面影响,在"中国梦"的视角下提出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如何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是全社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卓有成效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育者要以自信和正己为前提,坚定自身的理想与信念;要以认清两大社会制度本质为重点,强化教育对象的理想信念意识;要以"三观"教育为核心,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者。  相似文献   

18.
长征是伟大的史诗,长征叙事中有海量的文本资源,是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宝库。长征叙事对理想信念的培育是多重的、全方位的,涉及对大学生、思政教师和校园文化的三重影响。开发长征叙事文本,建立理想信念精神认知,创新长征叙事方法,落实理想信念知行合一,是培育理想信念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高校大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直接依赖于德育教育的水平。论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理想丧失、价值观混乱、德教方法僵化等问题,并在剖析其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包括明确目标,端正思想;树立信念,培育理想;充实内容,改革方法;加强管理,完善评估。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是个体生命的呼唤。厘清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理想信念和宗教信仰的区别,弄清"三进"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之间的关系,认真分析"三进"工作,从人类认识发展规律来理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从而达到从生命层面和终极层面上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