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剩女"这一群体的出现是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剩女"的流行既彰显了女性个性,也体现了女性在社会中所受到的歧视和挤压。分析"剩女"产生的原因,试图发现该现象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剩女”现象在近年来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在这个词汇的背后,性别歧视的观念依然存在。通过分析“剩女”现象背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指出“剩女”是一个污名化的称呼,是对女性歧视的延续。呼吁当代女性不要被这个词束缚,要勇于选择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调查表明,最近几年我国“剩女”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从社会、心理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剩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剩女”问题的建议,希望能通过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解决好大龄未婚女性的婚姻问题,以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对"剩女"现象的关注,本文从社会交换理论范式切入,对"剩女"现象所引发的有关女性行为命题进行探究,审视"剩女"在婚配行动中所受社会学命题的困扰以及形成女性窘境的社会事实,寻求有效的行为路径变更既往女性模式对"剩女"婚配行为的束缚。  相似文献   

5.
当代都市大龄“剩女”在婚恋方面遭遇不少尴尬与困境,这与“男高女低”、“男强女弱”的婚配模式的历史形成及其所导致的两性择偶标准的差异息息相关,可运用社会学“择偶梯度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予以分析.“婚姻结构性失调”是由两性择偶权的不平等导致的,“剩女”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权思想和性别等级制度.因而,要解决“剩女”问题,就要改变传统的婚姻和择偶模式,改变婚姻关系中“男强女弱、男尊女卑”思想,并改变“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模式.女性只有在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真正得到提高,在择偶中才能和男性处于同等地位.  相似文献   

6.
剩女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现象.她是网络媒体的宠儿。但是却被网络媒体塑造成有问题的一个群体。剩女的出现与其说是由剩女自身造成的。不如说是由社会造成的。是传统的择偶和婚姻模式与现代新生事物之间碰撞所激发出来的问题。剩女现象暴露出男权家庭制度的虚伪性和脆弱性。但是男权制的家庭仍然是剩女在职业和家庭选择中的主要障碍。剩女虽然在婚姻上存在失调。但是她们婚姻问题的解决将是女性在职业和家庭平衡的良好范例,剩女本身就是女性自身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阶段。她们的成熟路程也必定是女性人格发展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7.
为“剩男剩女”就业支招当2007年应届毕业生为找工作而奔波时,还有一个群体正与应届生“争抢饭碗”,那就是至今尚未就业的2006届,甚至2005届大学生(又被称为“剩男剩女”),他们因为长期未就业,“空白”的职业经历使他们在招聘市场上处境尴尬。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413万。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今年约有124万高校毕业生无法实现当期就业。看来“剩男剩女”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但造成“剩男剩女”未就业的原因是复杂的,只有针对于不同类型的“剩男剩女”支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才能起到实质性效果。求职受挫消极埋怨不久…  相似文献   

8.
"剩女"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现象,然而"剩女"的出现并非偶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剩女"出现的原因除了女性自身过度追求完美和失恋阴影的固着心理外,还有男性方面的男性中心、认知偏差与过度自卑,以及社会舆论对"剩女"的期望压力和刻板印象。解决"剩女"问题的有效途径主要有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提倡"姐弟型"婚恋和社会的理解和宽容。  相似文献   

9.
汉语的称谓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网络语言在我国的兴起和迅速发展,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称谓语也有了新发展,“恐龙”、“三八”、“熟女”、“剩女”等词频频在网络媒体上出现,并且有从网上走到网下的趋势。这些词语为什么如此受人青睐?这里面有着怎样的社会基础?本章拟从历史、观念、经济、文化等几个层面给予深度剖析。  相似文献   

10.
从"剩女"等词看中国女性婚姻观念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琴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5):116-118
随着女性社会角色的变化,单身女性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因此对于这样一个群体的称谓也是风起云涌,"剩女"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流行语最广泛的运用和接受,势必有其广泛的社会和心理基础,一个新词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种社会观念的更新,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本文也正是就着重以"剩女"为突破点,从词语本身的特点和它所体现的社会文化观念和心理的变革方面略做分析.  相似文献   

11.
《锵锵三人行》做过一期节目叫《剩女太多,想不当第三者也难》,道尽了中国社会时下的男女比例失调症状,虽有戏谑意味,但也算言之有物。显然,剩女不是被制造的,而是自造的。不是一个女人自己造,而是整个女性群体合力制造。我们并不是鼓噪剩女都自甘孤寂,不谈爱情,不求第一但求倒数第一……只是人生确有太多荆棘丛生。把握住你可以把握的,而对你无法把握的,不勉强、不心急火燎。人生不过一件事,在她们自己掌握之中:怀着真实心灵的渴求走到底。我们不禁发问:剩女们,这一秒,你们究竟好不好?!  相似文献   

12.
李长华 《现代语文》2008,(5):120-121
"剩女"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语.新词"剩女"的出现与一定社会文化心理息息相关.本文对 "剩女"的含义及其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社会生态学视角出发,分析了当下中国高知"剩女"现象的现状和后果,详细梳理了高知"剩女"现象的形成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本文认为,应该认真分析高知"剩女"现象带来的社会生态影响,妥善化解由此衍生的社会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晓雅  杨晓芬 《留学生》2014,(18):28-31
正罗爱萍,广州媒体人,因著作《中国剩女调查》而受到关注,甚至质疑。经过近四年的调查采访和写作,她认识到社会对"剩女"的理解有失偏颇,这个群体也正在被污名化。她要做的,就是为剩女们发声、正名、立言当"剩女"这个称谓已被滥用得无需更多释义,大众也对该词所传播的态度习以为常时,2014年7月,一本名为《中国剩女调查》的新书又将该话题激起千层浪,它无比清晰地表明了立场又解析了其中疑惑:中国社会对"剩女"的理解有失偏颇,"剩女"是贬义,被消费的词汇;"剩女"的真  相似文献   

15.
剩女时代     
“剩女”,论相貌、论智慧、论收入,她们不输于任何人,就因为她们太优秀,所以就这么剩着。剩女,不是剩下没人要的女人,而是一群“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相似文献   

16.
王安忆将“红颜薄命”融入《长恨歌》,并且突出了这个“薄命”的个性因素以及受工业社会影响的因素。她指出现代社会的“时尚”承载了商业社会男性欲望的想象和消费,而这却逐渐与四十年前相叠合。这种现象揭示了新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一部分女性开始从新获得的社会角色向旧有的女性角色逆向游移。  相似文献   

17.
都市"剩女"现象引发国人高度关注。女性以其特有的理念演绎着自身的行为逻辑,对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和传统的性别观念形成巨大挑战。面对学术研究领域和社会实践中见仁见智的探讨与思考,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视界对"剩女"现象进行解读,通过社会事实——逻辑诊断——范式建构——策略选择这一技术路径透视,可以从不同侧面了解其生成机理、以及现实运行与调适机制,同时探寻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说“剩女”     
应学凤 《语文知识》2006,(12):16-16
近来,“剩女”一词频频在报刊上出现.例如: ①“剩女”.是那些生于70年代的大龄女青年最近得的一个新称号.也可以称为“3S女人”:Single,Seventies,Stuck——单身,七十年代出生.被卡住。比她们年纪大的女人。孩子都上小学了;  相似文献   

19.
认识两个女生,都是我的师妹。一个是“毕婚族”,一个是“剩女”。“毕婚族”的家境不是太好,大学四年的学费,都是她一个人靠做四、五份兼职赚回来的。所以,今年还没毕业,她就和男友匆匆去办了结婚证。“剩女”是一名部门经理,有着稳定的收入,闲暇时就和朋友逛街、旅游,想去哪就去哪,倒也安逸。  相似文献   

20.
近代早期的英国社会,存在着大量“剩女”.这一现象的出现,既与妇女所生活的地域环境、时代背景和社会阶层相关,也于妇女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密不可分.她们既可能是“被剩下”,也可能是自愿选择“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