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宁夏教育》2007,(9):79-79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作为校本研修的三要素,已被广大教师和研究者所认同,各种形式的研修活动已在各地蓬勃开展。当前要特别强调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先进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要特别注意解决和走出校本教研开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乃至误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技能,校本研修是不可或缺的。育英二外的这次研修活动启示我们,要把将校长的理念和认识转化为教师的意识和行为,研修就要具有延续性和发展性,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这样才能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教学研修活动要注意从儿童的视角考虑教学,辩课时要注意抓住别人的话做一些逻辑推理,要辩得儒雅。这也是教师的素养。  相似文献   

3.
网络教研已成为信息时代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但近期一些网络社区教研活动却出现萎缩现象,绩效受到质疑,教师参与网络教研能否有效提升其专业教学能力的问题亟待回答。文章基于技术接受和采纳行为理论,从网络教研中教师采纳行为的视角出发,开展网络研修社区中教师行为意向、促成因素、使用行为等三个维度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构建了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教师利用研修平台中的教学资源、参与研修活动等使用行为,能够正向影响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尤其对教学实施能力的提升影响最大;促成因素与行为意向对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具有明确的直接或间接的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4.
万湘涛 《教育艺术》2005,(12):15-15,14
新课程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并正转化为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但是仔细分析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新旧教学理念还在发生撞击,有一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并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当前的新一轮教学改革格格不入。据调查表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新的教育理念已具备,但关键是教学一线的教师要真正把这些教学理念用到行动中。教学改革不仅是理论、理念的改革,而是教学行为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区域教科研部门推进落实普通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校本研修,目标是促使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向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化。按照"学习理解—认同内化—建构生成—外化实践"流程,围绕校本研修主体及工作重点,构建"区域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校本研修工作模型"。依据"区域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校本研修活动模板",校本研修团队可以从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观察、教学反思等专业方面落地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教师研修社区中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化方程的方法,对教师在社区中的采纳内容、采纳时间、教学能力三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教师通过使用教师研修社区中各种教学资源、参与各种研修活动等采纳行为,能够正向影响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采纳时间与教学能力提升之间没有直接因果的关系,但是可以通过采纳行为这一中介变量对教学能力提升产生作用。此外,教学能力提升也不会正向影响教师的采纳时间,这说明即使教师感知了教师研修社区的有用性,但是由于其职业性质的关系,也不会因此导致教师每周上网时间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学观念“落差”是指教师所持的教学观念与其教学行为、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间的不一致性,具体表现为教师所持教学观念与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间的落差、教师所持教学观念与其教学行为之间的落差。造成这些落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和学校环境因素,也有教师自身因素。消除“落差”的策略是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思想观念;实地研修,转变教学行为;自我反思,促进内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同时,教师研修模式也发生着变革。本文探索通过"教学现场"的教师研修模式,以具体学科教学课例为载体,组建由导师和参研教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开展一系列临床教学研究式研修活动,引导教师在观摩、反思、行动中应用教育教学理论诊断、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实践性思维能力及专业成长内驱力。为此,要了解参研教师实践性知识水平,提高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素质;努力追求研修目标"求同"与"求异"之间的和谐;以"开、示、悟、入"理念设计研修活动,促进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参加了诸如课程培训、教材通研、教学观摩和各类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但是,不少教师在培训后却普遍感到困惑: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课堂教学。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困惑,就必须把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具体的教学情境活动中,最简单也是最实际、最有效的就是开展校本研修。下面是笔者参加校本研修的全记录,以此展示校本研修的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要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入开展校本研修活动,重建校本研修文化已成为客观必然。针对校本研修活动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小学要从学校自身的资源条件出发,落实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策划校本研修活动;以实践反思为抓手,促成理念化为行为;以制度完善为手段,再造研修行为习惯;以研究实践为平台,重建教学生活方式;以合作分享为载体,培育校本研修精神等具体实践活动,重建校本研修实践的理念和文化。  相似文献   

11.
沈建华 《现代教学》2005,(12):30-31
教师专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的教学活动和校本研修,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如何创新校本研修形式,丰富校本研修内容,形成有特点的校本研修活动和方式,使校本研修贴近教师教学和学校实际,是当前校本研修中值得探索的问题。市二中学在最近几年的校本研修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符合本校实际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中新课程改革行进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研修活动能真正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13.
在我县举办中小学教学衔接研修之王庄片区研修活动期间.我与西北片区部分政治教师一起听评了王庄中学晏联莹老师的高三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一课。经过讨论、交流,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这是一节符合班情、学情,践行新课改理念的极富有操作性的优质示范课。  相似文献   

14.
一、“联动”的源起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作为培训者,我们更多地将目光投向身边的校本研修活动。由于校本研修是在职教师提升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意识水平的有效方法,是体现终身教育思想、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有效手段,因此,校本研修之树在师训的圣土上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15.
自2002年起,我区以多元、多格局合作的方式在推进校本研修方面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教学理念与行为的改变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是一个过程——“一次实践难有进步”,其间会有困难与挫折,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教师参加校本研修应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以“做”为中心,在不断“观”与“摩”的交互过程中注意行动与行为的连环跟进与改进。  相似文献   

16.
校本研修最重要的方面是行动和学习两者间的联系:通过对过去行动的反思,我们对外部世界和我们自己,都可以有一个清楚的了解;通过对学习的反思,我们可以建构将来的行动。行为跟进是校本研修的追求,因为这种基于“体验—理解—计划—行动”的体验式学习循环的校本教学研修目标,绝不是教师为了追求几个学分,不是为了使学校教师的教研活动看上去变得丰富,也不仅仅是让教师觉得教学还是有研究头的,它的目标归根结底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因为任何理念的转变、新理念的形成都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行为来体现、落实和深化。  相似文献   

17.
成龙 《现代语文》2008,(9):38-38
理念指导、支配行为,行为折射、印证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支配甚至决定了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安排、教学处理。反过来,观课评教就可以通过施教者的课堂教学行为反观施教者的教学理念。将施教者的教学理念定位为观课评教的基本内容,主要立足于“基本”二字,是基于教学理念对教学行为的巨人作用考虑的,开展观课评教,对施教者教学理念的评议是绕不过去的。在观课评教活动中,评议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仅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和作用定位,而且需要了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新期待,进而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课堂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车间”,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理解、在活动中提升.  相似文献   

19.
混合式教师研修是“互联网+”时代教师研修改革的创新模式,有其特定的理念和实施路径。“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研修,是指通过在线研修、移动研修与线下研修、工作现场研修的充分融合,以混合式教学的理念和方式进行设计的全新研修范式。混合式教师研修旨在促进教师深度学习和专业能力提升,促进教师研修均衡化和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混合式教师研修的认识论基础,混合式教师研修的设计需要教师专业发展和混合式教学两个维度的方法论支撑。混合式教师研修的设计应在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混合式教学的理念、方法设计其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上海教育》2012,(Z2):76-77
对课堂的观察认识,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听课前教师对"听"什么,"研"什么,心中无底,听课时凭着感觉走,完全是为听课而听课;教师之间的合作呈现出貌合神离的现象;听课者对教学行为观察不清、观察不深,对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理解不到位,说不出教学现象背后的道理。教研活动缺少针对性和明确的主题,是教研组平时开展活动时常出现的一种现象。2010年底,我们开始尝试以"基于合作的课堂观察"为载体的教研组研修活动,明确提出在提高教研活动的参与性、针对性及有效性上,要有新的思考、新的方式并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