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互联网平台企业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和治理问题成为社会焦点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厘清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结构维度和边界。为此,基于阿里巴巴、滴滴出行、美团等12家本土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采用Nvivo 12.0软件对原始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以归纳提取出我国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其结果表明,我国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包含9个结构维度,即经济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员工责任、用户责任、伙伴责任、慈善公益责任、行业生态责任;基于上述维度,可从对利益相关方负责任的角度构建出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并将其分为三大层次:底线型社会责任、保障型社会责任和期望型社会责任。上述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和界定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结构维度和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也为互联网平台企业践行和完善其社会责任体系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民事强制执行与社会信用体系之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执行难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社会信用制度的严重缺失,被执行人、法院和政府信用缺失是导致执行难的主要原因;民事强制执行是维护社会信用体系的强有力的保障,构建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解决民事强制执行难问题的治本之策;当前必须系统的解决执行中各方主体的信用问题,以被执行人、政府、法院三大主体的信用建设为出发点构建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网络外卖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外卖的网络性、虚拟性,存在着系列信用问题,限制了网络外卖市场的有序发展,亟需围绕网络外卖平台构建信用评价体系。本研究基于网络外卖、信用评价相关文献的梳理,遵循"科学性、合法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原则,构建由平台基本概况、运营现状、诚信机制、服务信息信度、用户评价、商家评价、监管记录七个维度的网络外卖平台三级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为各级指标的权重赋值,选择热门网络外卖平台展开单因素模糊评价与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一方面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另一方面也评估了网络外卖平台的信用水平,为更好推进网络外卖平台有序、规范发展提供依据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协调、配套解决。本文从分析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方面的信用建设入手,讨论建立和完善以一个以政府、信用中介机构、企业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约束和互动的系统。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7,(6):45-49
为提升网购用户的消费力,各大电商平台适时开发具有借贷功能的个人信用支付产品。在互联网立法背景之下,通过分析个人信用支付产品的法律属性及其存在的信息安全、信用违约、资金套现与洗钱法律风险,提出加强用户主体信息安全监管、完善互联网征信系统建设、引导信用支付产品合规发展等相关应对策略,进而充分保护电商平台与网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内容涉及政策、法律、制度、技术等方面和金融、法律、税收、工商、海关等多部门。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信用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通过培育经济发展的信用文化;加强法制建设,营造信用体系的法制环境,加强信用执法;确定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主管部门,明确职责,统一标准;推进信用信息的市场化建设,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政府监管,促进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和导向性的作用。没有良好的政府信用,就无法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如何有效地全面推进法治行政、责任行政、透明行政,提高政府信用,是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阐述政府信用建设的意义,分析政府信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强政府信用建设的具体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字技术的平台经济高速发展,与金融资本主导的资本循环形成竞争与融合,数字平台的核心是流量,金融活动的核心是信用和预期,资本驱动下的数字平台扩张和金融化基于流量、信用和预期展开;金融化中的信用机制促成流量变现,借助平台杠杆效应提高估值预期,高估值通过信用扩张得以变现,进一步吸引用户注意力扩大流量,形成“流量—信用—预期”的螺旋式上升。数字平台扩张和金融化的竞争融合具有多种形式:借助货币化和资本化,金融化实现对数字平台流量的估值与变现;借助内部流量微型循环,数字平台将信用拓展至整个社会网络,对金融化进行完善;最后,数字平台扩张和金融化之间就流量、信用和预期展开全方位竞争。  相似文献   

9.
本文归纳整理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西方欧美国家较为成熟的3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并在次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建立由政府发挥组织引导作用、以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服务机构为建设主体,以个人、企业、地方政府、非盈利组织的信用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信用环境优化为条件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时代,平台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涉嫌垄断、泄露用户信息、侵害消费者权益等突出社会问题,不同程度地暴露了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立法及监管的缺位。平台型企业具有企业与市场的二元属性,营利性加之经济权力的膨胀使其社会责任承担于传统理论框架下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平台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路径建构应分别考虑其二元属性,基于其市场属性确定积极的社会责任,通过设置内部特殊治理机构充分发挥平台型企业市场监管的社会责任,辅助行政机关执法并形成有效的自我监督机制;基于其企业属性确定消极的社会责任,通过规制企业的私权力运用使其逐利行为合乎商业道德。  相似文献   

11.
在高职院校越来越深入地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下,教学质量评价必须适应评价主体多元化和社会化的需要,以保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在原有教学质量保障控制体系基础上,改进评价手段和方式、增加社会评价主体,拓宽评价渠道,完善学院基于工学结合背景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通过教学质量社会评价平台的研究和建设、建立基于web的教学质量社会评价平台,实现了教学质量社会评价功能,对改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国家助学贷款由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全面转型以后,还款机制中的诚信教育在对象、责任主体、内容、形式等方面都需要作出相应改变。本文结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特点,阐述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下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内容以及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3.
韩幸娜 《文教资料》2021,(3):153-155
专业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的重要着力点。基于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提取专业定位、师资结构、学生规模、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六个观测点,通过数据分析服务院校内部专业诊改,履行人才培养质量主体责任,提出建立专业常态化自主诊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石。市场经济中包括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为主体建立的三个基础信用体系,而道德、产权、法律是社会信用制度的三个不同层面。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不仅存在信用风险,而且存在信用障碍,所以要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5.
建设“信用东莞”是建设“六个东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东莞市社会信用体系更是其中重要的主体部分.本文在研究全国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成功经验后,结合东莞本土的实情,得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如何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征信体系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所谓征信,是指由专门的征信机构收集有关交易人的信用信息,并传播给其他的社会主体。个人信用信息征信体系是国家为了实现自然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传播而建立的一整套制度体系,是保障社会信用交易安全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从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冲突和转换机制来看,网络社会的责任建构最重要的是要以责任观念为指导,建立起强调公平与正义、契约化的责任伦理底线,从而建立起网络社会的责任伦理制约体系。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和三个角度来分析网络社会的伦理建构。微观针对的是传统的责任主体,中观和宏观指的是“准责任”主体,其中中观为计算机主体,宏观是指政治国家、社会团体等组织,它们都是不同于传统的个人责任主体的“准责任”主体。“准责任”不应被看作是孤立的概念,它是整个网络社会责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联系宏观和微观责任的中介。“准责任”概念的提出,为理解网络社会的责任与伦理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鉴于我国国情,政府在驱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以及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构建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机制、建立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协调与平衡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等措施,从而驱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王立云  李艳波  叶晓平 《华章》2007,(12):266-266
我国现代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存在着社会诚信体系内容不清晰、基本框架不明确、信用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的"四不"难题亟待解决.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快我国现代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应当以诚信主体体系建设为根本、诚信教育体系建设为先导、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保障,构建合理的现代社会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20.
信用信息是能够反映民事主体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的一系列符号和数据.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信用信息公开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必然要求.信用信息公开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的相关理论中得到揭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保障,而信用信息公开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信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信用信息公开与个人的隐私权、企业的商业秘密和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