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丽梅 《考试周刊》2009,(19):231-232
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理论阐述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阶段及自律阶段,并揭示了由他律走向自律的并然性。这对幼儿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但在现行幼儿德育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图在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的启示下,对培养儿童道德由他律走向自律的方法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会自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3个阶段,即: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在小学阶段,正是儿童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在道德判断上逐步转化?如何采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由他律到自律呢?  相似文献   

3.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有一个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阶段。所谓他律,即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而自律,则是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的支配。如果把这两个概念的使用范围扩大一下,我们发现,不仅在道德判断方面,就是在儿童日常的学习、生活、交往等各个方面,也有一个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阶段,而且让儿童学会自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个体道德意识在心理机制形成后,进入发展阶段时的自律这一环节,剖析了儿童和原始人在道德自律发展过程中“反思”的重要,论述了自律不仅是“合于法”,更是“本于法”,道德主体既用理性为自己立法,又靠意志来服从这些法则,既是立法者,又是臣民。  相似文献   

5.
电视与儿童的社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电视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它无孔不入地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深刻影响着我们和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电视机旁的生活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甚至越来越多的婴儿 ,从零岁起就开始接受电视的教育 ,并由电视伴随着成长。电视已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其直接影响着儿童的社会认知、行为方式、性别角色及道德发展等  相似文献   

6.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结合皮亚杰在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正生活在城市里的独生子女,和他们的父辈不一样,他们生活无忧无虑,可是我们发现,很多孩子没有奋斗目标,缺乏责任意识,甚至没有斗志。对此,我们该怎么办?对于学生群体来说,积极地、发展性地引导比诊疗性的解决问题更重要。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阐述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据此,我校多年坚持注重培养学生由他律到自律的成长。将规范式管理和开放式教育理念融为一体,比如,从每学期开学都  相似文献   

8.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格林童话》有着丰富的研究价值,受到了世界各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分析并归纳了《格林童话》具体的文本内容,阐述了其叙述方式、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并论述了儿童阅读《格林童话》的过程所反映出的皮亚杰的包含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认识结构。基于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本文进而探究了《格林童话》对分别处于他律阶段、自律阶段和公正阶段的儿童在心智发展方面的具体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道德语言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富峰 《教育科学》2006,22(1):31-33
道德语言是德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道德命令、道德评价、道德交流是道德表达的主要方式,在德育过程中,常用的德育方式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劝勉、道德对话和道德独语。在不同的道德发展阶段上,采用不同的道德语言形式,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在德育对象道德发展的他律阶段,以道德劝勉为主,在自律阶段,以道德对话为主,在他律和自律相统一的高级阶段,则要努力培养道德独语能力。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道德认知是按照一定阶段,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对早期儿童进行理性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其理性原则是不能被理解的。儿童的道德教育应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把握儿童道德成长规律,以实现道德习惯与道德理性的相伴成长。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还是在思想品德修养方面都要求小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自律能力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学习、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小学正是个体自律能力开始萌芽,逐渐形成的阶段。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应成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涉及许多方面,它一方面受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在父母和教师的教育和影响下形成的。其中,学校德育起主导作用。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小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儿童的道德认知是按照一定阶段,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对早期儿童进行理性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其理性原则是不能被理解的.儿童的道德教育应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把握儿童道德成长规律,以实现道德习惯与道德理性的相伴成长.  相似文献   

13.
曹红 《文教资料》2014,(5):109-110
中学生是我国网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已渗入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问题等各个领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他们在使用网络时容易引发一些道德缺失,并且很有可能成为受害者。本文针对中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形成原因和应对策略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4.
试论电视在儿童社会化中的影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电视为主体的电子媒介普及的今天,电视已成为家庭环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支柱。1992年到1993年的全国城市儿童媒介接触调查研究发现,电视是儿童接触率最高的媒介,约50%的儿童一周看电视3至5次,在大城市中,看电视的次数更多一些。由此可见,看电视已成为当代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儿童可直接通过电视来了解自然环境的状况,接受某些知识,并掌握所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可以说,电视作为现代科学技术送给当代儿童的特殊礼物,已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新动因,它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其他大众媒介的作用,甚至可与家庭、学校等的影响相匹敌。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电视作为儿童接受社会文化的重要手段,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博士在《德育其实并不枯燥》一文中提到:“道德学习这个词相对于道德教育而言,更强调人是可以学习道德的,并且人是可以自主地学习道德的。”不难得到,道德学习突出的是人有自主地学习道德的倾向。与人一同出生的东西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的道德学习的潜能”。儿童强烈的道德智能期待最重要的两个平台——尊重和公正。道德学习至少与三种因素相关联,即自我成长的内驱力、时空影响和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因素至少包括:学校教育(包括来自老师的、同学的、课程学习的等)的影响、家庭教育(包括来自父母的等)的影响和其他社会上(包括与外界的接触、媒体的作用等)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中的道德自律的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当前道德规范的无序的影响;中小学、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偏颇;社会伦理资源的缺乏以及社会道德制约机制的不足等。加强大学生自律品质的培养,应从激发道德美感使之产生自律的需求和动机;通过自我观察与自省反思体验个体道德发展中的缺失和遗憾;以及培养道德抉择的理性化和自我约束习惯来强化道德自律的心理与行为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基础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儿童他律的道德向自律的道德转换,以完成幼年时期的人格结构发展上从本我发展到整体的自我和超我的层次。任何不能转换为自律的道德的道德他律,都无法达到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是以往的基础道德教育多停留在说教等他律的浅层次上,严重忽视了在基础道德教育中利益动机对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本文试图简要勾勒出利益动机是儿童他律的道德向自律的道德转换的依据,以证明基础道德教育中利益动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强调道德判断能力和发展水平在儿童道德成长中的作用。他对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家庭、学校等外在环境在儿童道德成长中的作用的强调,以及其"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对我们预防和解决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幼儿道德行为的养成,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儿童社会化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皮亚杰指出,儿童道德的形成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儿童在六岁以前,多是他律,慢慢才形成自律。本文从实践经验出发,小结几种教育行为是如何对幼儿进行他律慢慢让其形成自律,成为一个有道德的、能遵守幼儿园规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小朋友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悄然而至,创新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崭新概念;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成为一个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向小学生进行基本的公民素质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思品课必须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为基点;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道德判断力为目标;以增强德育实效性为目的,对课堂教学进行变革创新。一、思品课教学创新的原则 1.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鼓励学生主动获取道德认知。根据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认知理论,小学阶段是儿童的道德认识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转化的关键期。小学低年级的儿童通常认为规则是万能的,评定行为是非表现出极端性,判断行为的好坏往往是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