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探究课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一个亮点。综合探究课强调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社会性,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讲,如何上好综合探究课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每一单元后都安排了综合探究活动,综合探究形式多样,教学难度大。本文根据综合探究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普遍存在低效的现象,提出提高《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活动的有效性策略,即教学设计主题化、教学实施主体化、教学评价个性化。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新课标资源库》中提到"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在《〈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一文中也提到:"课标与教材关系中,教材是服从于课程标准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能自主地研究、整合教学内容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标要求,而不是完全依赖教材。笔者根据自己参加的几次教研活动,就新课程下教材整合的必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在思考中和奋斗在第一线的同仁们共同前进!  相似文献   

4.
《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每一单元后都安排了综合探究活动,综合探究形式多样,教学难度大。本文根据综合探究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普遍存在低效的现象,提出提高《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活动的有效性策略,即教学活动设计主题化、主体化、社会化、实践化,探究评价个性化。这几个方面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关键、途径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内容 这节《自行车与物理》课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教材,《物理》第一册201页,课后小实验《自行车构造》所设计的一节物理探究课。 结合学生实际,对小实验内容  相似文献   

6.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在教学形式上不拘一格,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走进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新课程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不断丰富、充实与发展教材,即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更符合教学实际,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教材的实用性、具体化。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教学中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科学使用电视录像手段进行教学,形象、直观、动态地显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全面提高自然学科教学质量。1 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在播放录像内容之前,必须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训练的重点,精选录像内容,同时根据教学目标把需要观察、分析、讨论的问题拟出一系列“先行问题”交给学生,供学生观看时思考。例如《月相》课教学是在《月亮》、《观察月亮》两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观察、分析、推理,使学生知道月相变化的原因,在观看录像之前,教师拟出下列几…  相似文献   

9.
俞明 《教师》2010,(3):40-41
现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的一大特色是每一单元设置综合探究课,其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舞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综合探究能力、团结合作意识以及创新精神等。因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认真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对于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的特点。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不少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力,教学目标设置过高或者过低,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出现低效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教材与课程目标、学生发展的结合点,而机械地使用教材。因此,要使用好教材,使学生的探究合作学习更有效,就  相似文献   

11.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潮的迅猛推进下,《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的许多教师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诸多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使品德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品德教学实效仍然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1.品德教学内容仍存在成人化、教条化的问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材的编写由于考虑到根据《思品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既要注意传统的内容,又要注意培养现代意识.还要面向广大的学生,因此教材针对共性问题而编写,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要灵活合理地使用教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增教师首先要认真领会小学科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总觉得有些知识应该教给学生,而教材中没有涉及,就应大胆地增加教学内容。如,五(上)《地震》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内容是认识地震的危害,其中有一个掰木棍的体验活动。我区胡志巧老师在这个活动中,增加了一个环节,就是让小组  相似文献   

13.
捧读《历史与社会》这本新教材 ,第一感觉便是“好 !”新教材好在不再是完全按照知识体系编写 ,而是从学生喜欢、熟悉的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 ,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情境主题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笔者在实验过程中 ,坚持开放性原则 ,注重个性、大胆创新 ,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一、坚持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历史与社会》是一本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 ,是生搬硬套教材还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将是决定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  相似文献   

14.
一、挖掘教材有效信息,有机渗透综合探究活动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有效信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都能得到和谐发展。例如,《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综合探究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王启峰  孔凡荣 《辅导员》2011,(22):70-70
《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的特点。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不少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力,教学目标设置过高或者过低,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出现低效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教材与课程目标、学生发展的结合点,而机械地使用教材。因此,要使用好教材,使学生的探究合作学习更有效,就要重视自身观念的转变和教学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新教材的出现,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它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材观,"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标、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与社会》是本次课程改革新增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是为培养当代中国公民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供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课程教材研究所综合文科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 (实验稿)》的要求编写了《历史与社会》实验教材。由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 (实验稿)》采用了有别于以往教学大纲的表述方式,有些教师对于如何准确地领会“标准”的内涵和意义有一定的困难,以致影响了教材的使用和教学效果。为帮助教师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的内容,尽快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试对《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 (实验稿)》的“内容标准”中的“内容目标”做一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18.
张志良 《教学月刊》2006,(11):45-47
【教材分析】 “游历华夏”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从形式上看,这是一节活动探究课,但从内容上看,则是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总结和运用,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一、适时呈现教材不少科学教师上课时很少要求学生使用科学教材。对此,我认为科学教师应当适时鼓励学生熟悉教材内容,把握好探究要求,让探究更有效。例如,《哪种材料硬》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的创新点之一是,将一些教学基本内容以调查、探究等方式呈现出来,以更好地体现其研究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可以说,这种方式贯穿整套教材。教材的这一特点与本课程的性质相吻合,即强调综合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和开放性:课程内容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力求贴近现实;始于课堂又不局限于课堂,力求融入学生生活。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在每个单元的综合探究活动中突出了生活化、情景化和实践性,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