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域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蹬,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  相似文献   

2.
《登泰山记》是一篇人所熟悉的文章,其中字、词、句读,却均有值得商讨的问题,文章第二节(分节根据现行课本,下同)中有云:“今所经中岭及山嶺,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①课本中是这样断句的。按这样断句,“中岭”和“山嶺”都成为“经”的补语。上文明(?),“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嶺。”通常“嶺”只与“至”“达”之类的词相配而不与“经”相配,全文只言如何登山,未言下山,“径……山嶺”殆不可解。黎选《续古文辞类纂》选录此文,此处的句读是“今所经中岭,及山嶺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②按这样断句,“所经中岭”与“山嶺崖限当道者”并列,两者之间用“及”字接连,这就文从字顺了。  相似文献   

3.
姚鼐《登泰山记》;“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也皆谓之天门云。”现行课本上是这样断句的。黄跂予同志根据黎庶昌选《续古文辞类纂》,认为象这样断句:“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才“文从字顺”。他主要的理由是:“中岭”可以和“经”相配,做它的补语;而“山巅”只与“至”“达”之类的词相配,不能和“经”相配,因而不可能做它的补语。我们的意见”则恰恰相反:认为“所经”是“中岭”的定语,它不修饰“山巅”。“中岭”与“山巅”是并列关系,都做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材《登泰山记》有这样一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颠。”教材注“道少半”曰;“路不到一半。”把道解作名词,不妥。实际上这个“道”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可释“行走”。“少半”是“不到一半”,放在“道”字后作补语,它之前又无其他动词,则“道”活用作动词甚  相似文献   

5.
程翔 《语文学习》2020,(4):48-51
作为泰山人,我对《登泰山记》一文有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读着“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之句,就感觉特别亲切。这大概就是一种家乡情愫吧。  相似文献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既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痹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  相似文献   

7.
将《中庸》所谓“率性之谓道”之“率”,训为“帅”还是训为“循”,其分歧之实质在于对《中庸》人性论之理解不同。《中庸》讲“自诚明,谓之性”和“尽性”、“成己”,实际都是性善论的观点。郭店简《性自命出》篇以源自人性的正确“心术”为“人道”,以“性爱为近仁”,讲“未教而民恒,性善者也”,实皆性善论的观点。故其所谓“长性者道也”,是指循人性固有之善而长之、教之,与《中庸》“率性之谓道”的说法并无矛盾。所以,汉宋学者训“率”为“循”,乃为确诂。  相似文献   

8.
百丈山记     
朱熹 《中文自修》2011,(3):24-25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既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  相似文献   

9.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搜、夏苗、秋弥、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  相似文献   

10.
“北萧关”考———兼证闪关原址在今甘肃庆阳地区环县城北二里张耀民前言《说文》曰:萧,蒿草也;关,“以木横持门户”,谷谓之“闭也”。顾名思义,萧关者,言将寂静、荒闵、清肃、萧索等皆闭之于境外也。所以,古代对其边境萧索之地,往往命名或借用“萧关”二字者,...  相似文献   

11.
(一) 赵时春《北虏纪略》载: 古北口之东曰白马关,曰墙子岭,皆缩入古北口之东南。西曰石塘岭、大水峪、罗纹峪、匣儿岭,又西曰渤海所、黄花镇,皆缩入古北口之西南。其山外夹墙,则诸夷华人之逋逃者,曰陈挞、顶色称儿、阿耨豆儿居之。众仅合六七百,犹中国山贼也。常盗俺滩马牧,山深险无如之何。虏之折而东行一千六百里,此山之虏遮也。这一段史料确切地告诉我们; 第一,陈挞、(顶)色称儿、阿耨豆儿所领导的是一批“夷华人之逋逃者”,即摆脱了  相似文献   

12.
愚溪诗序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  相似文献   

13.
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①臧僖伯②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③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④,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  相似文献   

14.
游上清潭记     
卓厚宝 《当代学生》2011,(Z4):108-109
[明]徐弘祖十七日晨餐后,仍由新庵北下龙头岭,共五里,由旧路至络丝潭下。先是,余按《志》有"秦人三洞,而上洞惟石门不可入"之文,余既以误导,兼得两洞,无从觅所为上洞者。土人日:"络丝潭北有上清潭,其门甚隘,水由中出,人不能入,入即有奇胜。此洞与麻叶洞俱神龙蛰处,非惟难入,亦不敢入也。"余闻之,益喜甚。既过络丝潭,不渡涧,即傍西麓下。(盖渡涧为东麓,云阳之西也,枣核故道;不渡涧为西麓,大岭、洪碧之东也,出把七道。北)半里,遇樵者,引至上清潭。其洞即在路之下、涧之上,门东向,夹如合掌,水由洞出,有二派:自洞后者,汇而不流;由洞左  相似文献   

15.
郦食其之死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相似文献   

16.
《洪范》是不是西周时代的作品,我不是考据家,故在这里不做考证的工作。但“五行说”确不始于西周,在虞夏之际就已出现了。如果不相信,请看《左传》所引的《夏书》。“《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义而行之,谓之德。”(《左传》文七年)由此可证,“五行说”是始于虞夏之际,并不是始于西周,两者不同之点,则《夏书》谓之六府,而《洪范》谓之五行,实质是一样的,因为土产谷,土谷相连,故举水、火、金、木、土而兼及谷,谓之六府。这是“五行说”最早的提法。现在通行的古文《尚书》,可能依据上引《夏书》加以改写,编入《大禹谟》。  相似文献   

17.
袁伟 《初中生》2018,(16):22-23
《水经注》节选 (河水)又南过土军县西.吐京郡治,故城即土军县之故城也.胡、汉译言,音为讹变矣.其城圆长而不方,汉高帝十一年,以封武侯宣义为侯国.县有龙泉,出城东南道左山下牧马川,上多产名驹,骏同滇池天马.其水西北流,至其城东南,土军水出道左高山,西南注之.龙泉水又北,屈径其城东,西北入于河.河水又南合契水,傍溪东入穷谷,其源也.又南至禄谷水口,水源东穷此溪也.河水又南,得大蛇水.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中国民间寺庙文化初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所谓民间寺庙,指的是不属佛、道、回等宗教系统的民间信仰的寺庙,严格说起来,应称之为民间祠庙,因为在明清以及更早时期中,凡称寺者,一般皆为佛寺,所以这里只是笼统称之,循其俗便。  相似文献   

19.
说“阙”     
“阙”,是古代宫廷大门外的高大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以二阙之间有空缺,故名阙或双阙,如汉刘熙《释名·释宫室》:“中间阙然为道也。”“阙”又可以称作“观”、“魏”、“象魏”、“魏阙”。如晋人崔豹《古今注》云:“古者每门树两观于前,所以标榜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可以远观,故谓之观。其上皆丹垩,其下皆画  相似文献   

20.
正夫书法之名,小道也,未若书道、书艺之称也。《易传》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苏轼评王安石书"得无法之法",皆可见古人技进于道之境界。南朝王僧虔云:"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亦可见神道重于法器,欲得传统神髓,必形神兼备、技道两进。世殊时异。纵观今日之书坛,百花齐放,争奇斗妍。然则向以为人心不古,书法与文化渐行渐远,书不载道,殊为憾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