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博 《华章》2013,(14)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自杀现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自杀在给家庭带来无尽伤痛的同时,也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生自杀法律责任的归责,一直是社会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自杀是高校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自杀原因的分析,并在理顺高校与在校大学生法律关系的前提下,对在校大学生自杀案件中高校是否承担责任以及承担什么责任进行探讨。将高校在大学生自杀事件中的责任归属划分为不承担法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承担连带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以及基于人道主义原则所应承担的责任等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高校研究生自杀,学校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目前,很多高校都避开这个问题,致使问题不能妥善解决。文章从对研究生自杀的原因分析入手,通过对高校和学生法律关系的梳理,进而对高校在研究生自杀案件中的责任认定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要建立高校学生自杀事故归责体系,进而规范高校学生自杀案件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校园自杀事故频繁发生,但目前我国在界定高校法律责任上存在误区,将学生死亡的责任及偿付重任压在高校独一主体上,造成高校处理事件压力大、处理结果却很难令家长满意的状况。因此,明确高校对学生校园自杀案件的法律责任及完善赔付制度是减轻学校与家庭压力的紧迫任务,本文从高校学生校园自杀现状及其影响入手,厘清高校承担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并提出了完善赔付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大学生自杀现象可谓是司空见惯.如花似玉的生命骤然陨灭不仅让人痛惜更引人深思.本文从分析大学生自杀的现状入手,就大学生自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对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自杀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静菊 《高教探索》2007,(6):127-129
为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增强高校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防范意识,维护高校的稳定和家庭的完整,笔者及所在课题组对湖北高校近三年来20所高校的20起大学生自杀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自杀行为及预防与干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来,在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已成为自杀的高危人群。其危害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成为高校无法回避的难题之一。文章对大学生自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自杀的预防和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某省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现有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工作普遍存在着“过于依靠专业力量、对优化学生心理环境关注不足”的状况.从大学生自杀因素和自杀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如何增加对大学生心理的保护性因素、减少危险性因素,优化大学生心理环境,帮助大学生适应性发展问题,提出高校全民参与的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国内高校存在大学生自杀的社会现象;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大学生产生自杀心理的三个阶段、原因分析;合理地提出了干预大学生自杀心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大学生自杀现象看高校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褚惠萍 《江苏高教》2007,(1):148-150
面对不断增多的大学生自杀现象,生命教育日益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急需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大学生自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生命教育的内涵、理念以及实施的综合构想.  相似文献   

11.
根据教育部第12号令《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范围做出了界定。高等学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有3种:其一,两者之间因教育教学活动而缔结成的法律关系;其二,高等学校与大学生之间的外部行政法律关系;其三,我国行政法学上所讲的内部行政法律关系。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分析为:高校承担责任,他人承担责任,学生或家长承担责任,混合型责任。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及处置方法为:建立大学生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立高校教育设施管理责任制度,建立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制度。在加强防范的同时,高校还应该健全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置机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要以全力抢救生命为第一原则,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尽量减少损失,形成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频繁发生,我国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多采用民事手段,域外国家多建立国家赔偿责任。从法学理论上看,高校为公务法人、教师为公务雇员,高校与学生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了行政管理关系。在此理论基础上,我国应建立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国家赔偿制度,主要包括由教师行为引起的国家赔偿责任和高校设施管理不当引起的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13.
以“主客二分”哲学为指导的传统法治教育模式主要体现为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灌输性教学模式。传统法治教育范式使大学生法洽意识培养陷入困境,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培养法治意识的兴趣。以“主体间性”现代哲学为导向的“对话性”法治教育范式为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供了新的路径。学生再也不是被教育的对象,而是与老师共同探寻法治知...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肩负着祖国的希望。然而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方面的种种原因,造成了当前大学生漠视生命,对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认识意识缺失。因此,在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文化知识培养的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他们生命观、价值观的教育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抓好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总量也在逐年增多。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很多大学生在实现自身的就业中面临诸多的困境,尤其是侵犯毕业生法律权益的事情屡有发生。高校毕业生权益的侵害主要是由于国家立法、行政等方面的不足,以及大学生本身法律意识淡薄,更有用人单位法律教养的缺失。要从根本上保护...  相似文献   

16.
公民身份外在表现为公民责任,公民身份的真正实现需要有自觉的公民责任意识.目前,我国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不稳定、不全面,是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公民身份认同.对公民身份认同的高低,直接表现为公民责任意识的强弱.具备较强公民身份认同感的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就较强,反之亦然.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提高,有赖于其对自身公民身份认同感的增强.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需要“内在自修”和“外在培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刘磊  彭云杰 《教育科学》2012,28(4):62-65
大学生隐私权是大学生就读期间依法享有的,对属于自己私人生活范畴的事项依法自由支配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一项人格权利。高校管理中,大学生隐私权的侵权方式主要有非法干涉大学生"隐的权利"和非法侵犯大学生"私的权利两种类型"。当下我国高校管理中,保护大学生隐私权亟须从理顺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和引入正当法律程序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利益诉求问题需要通过建立相应机制来解决。高校应完善奖、助学金公示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校园广播、餐厅学生监督台等内容在内的相关机制,强化班主任工作责任制,设立维权部门,推进学生会、团组织服务学生利益工作的开展,逐步培养大学生民主和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会服务工作意义深远,特别是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建立合理、优化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模式,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的开展,从而培养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者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模式的构建原则进行分析,应从组织保障、管理规范、经费支持等几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志愿者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工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