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8 毫秒
1.
标鼢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课堂上的教师口头评价语言一般都属于形成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承担着诱发或唤醒学生潜能的任务.传统的课堂评价形式比较单一和死板,  相似文献   

2.
费夏静 《考试周刊》2009,(28):115-116
教师科学运用课堂评价手段对学生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运用评价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任何评价都应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进行。  相似文献   

3.
课堂评价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评价艺术.这里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学习效果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并正确的临场评价是对学生答问的价值评判,是对学生思路的引领,对生成新的教学内容也有很大帮助。对教师来说.恰当地运用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评价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职业高中学生基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采用情感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评价方面.可以包括课堂语言评价、文字评价和肢体语言的评价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蔡敏 《教育科学》2012,28(1):22-26
随着基础教育学生评价改革的深化,学业考核已经向关注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扩展。课堂评定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堂评定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理解、分析与推理、综合与批判、问题解决、学习方法和学习情感。教师可以通过书面反馈、课堂观察、学习日志和学生同伴检查来开展课堂评定。要提高课堂评定的有效性,教师应当清楚确定评价内容,运用多样化评价手段,精心组织评价活动,及时反馈和使用评定结果。  相似文献   

6.
郑彩萍 《考试周刊》2009,(51):113-114
传统的评价体系中被评价者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遏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感观的评价。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传统的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许多教师对于课堂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尝试,成效不匪。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量引进表扬、激励机制,使整个课堂沉浸在一片欢呼雀跃之中。教师为了充分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心,为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少评或不评,在教学中以使用延迟评价和模糊评价为主。这样的课堂教学,一方面学生学得开心。另一方面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首要的是客观性评价,就是教师能密切注意和客观分析学生学习的过程.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优点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出现的不当或科学性错误,及时指出,并加以分析解决;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客观的“出错”.不避讳.能因势利导。下面是笔者截取几个数学课堂教学的片段,就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评价方面展开一些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和评价,以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等.都离不开课堂语言,更离不开教师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知识的接受和学习的效果。评价语言是课堂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也是对各个学习环节和内容的一种引导,更是对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激励。  相似文献   

8.
《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课堂上的教师口头评价语言一般都属于形成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承担着诱发或唤醒学生潜能的任务.传统的课堂评价形式比较单一和死板,这  相似文献   

9.
"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评价要多样化,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进行课堂评价改革,消除传统评价的弊端,实施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评价观只有教师评价学生.教师把学生视为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盛放知识的容器,评价的观点是唯考分是人才,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忽视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师生问答、教师评价的形式,教师成了评价的权威,是学生学习表现的唯一评定者.由于教师是课堂评价的主宰,课堂上缺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就缺乏了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  相似文献   

11.
一、课堂评价公平的意义课堂评价的公平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态度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给予多样性的、差异性的评价。课堂评价的公平性属于课堂教学公平的范畴,公平的课堂评价对学生和教师具有重大意义。在教学活动中,公平的课堂评价能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有利于师生关系和谐,形成一种融洽、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同时,公平的课堂评价能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得到  相似文献   

12.
正学生不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有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得到合适的课堂评价。学生做与不做一个样,那有惰性的、缺少自信的学生适得其所,更加不会主动表现自己。课堂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对学生  相似文献   

13.
罗迎春 《考试周刊》2010,(48):84-84
传统的课堂评价通常是教师如何去评价学生,评价往往成为教师的"专利"。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课堂评价方式单一,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14.
韩晓艳 《成才之路》2010,(34):60-60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的功能。使学生学习有动力,学习有方向,学习有方法,使教师也教得有成效。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中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目前,大部分教师已意识到,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向和激励功能,都积极大胆地去尝试,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弊端:有些课堂仅仅是教师对学生评价,缺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方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课堂评价作为一种典型的形成性评价,与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当前在我国教育领域内却备受冷落。本次国际研讨会从课堂评价、课程标准与外部考试一致性;课堂评价设计和实施的理论和技术;学习进展、学生发展与课堂评价系统的设计;课堂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学校经验报告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以期引起教育领域内对课堂评价的关注,提升课堂评价的研究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评价语言是否  相似文献   

18.
龚泉香 《考试周刊》2011,(92):118-119
合理的课堂评价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增强自信;能让学生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因此,教师在使用课堂评价时要注意时机和手段。英语教师在实施课堂评价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来促进课堂效率:丰富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表扬方式。  相似文献   

19.
马延灯 《师道》2012,(3):26-27
课改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也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如何使用积极的课堂评价语.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精神成长呢?  相似文献   

20.
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扫描现实的课堂,评价方式趋于单一,肯定性评价几乎成为唯一的方式.往往是听到“好”声一片。赏识教育虽应成为主流.但如果整个课堂赞扬之声不绝于耳,没有一丝的批评.甚至即使是学生错了,教师也言不由衷地表扬几句.这种教育不但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正确把握.而且会滋长学生自以为是的不良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