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6月出版的《山花》《作家》《天涯》小说总体较为平淡,尽管不乏新异之作,却依然让人难以提起阅读的兴趣。第5期《山花》的小说较为单薄。潘向黎的《女上司》(短篇)试图对职场女性的心理进行细致描摹,却总让人感觉隔了几层,不够贴切,如果和今年《人民文学》第2期须一瓜的《提拉米酥》放在一起比较,远不及后者对人物拿捏自如。此外,小说中两个女人因误会而发生激烈冲突的缘由也过于牵强,难以令人信服。荆歌的《一生》(中篇)写一个男人在病痛中走向死亡的过程,情节单薄。张学东的《青秀的黄昏》(短篇)和盛琼的《雪》(短篇)在情节上比较老套,语言也缺乏出彩之处。  相似文献   

2.
文学期刊每年最后一期的作品通常良莠不齐,但每有让人眼睛一亮的新人新作以及尚处于上升期作家的力作,给人带来惊喜。今年也是如此。文学新人张静的处女作《采阴采阳》(《当代》第6期,中篇),以女性“真切的痛”写下“北漂”生活“原生的乱”,鲜活生动;徐则臣的《纸马》和《鬼火》(《上海丈学》第11期,短篇),都是扎实且结实作品,展示了作者日益圆熟的叙述能力;李浩的《日常的流水》(《十月》第6期,中篇)以流水的重复和单一描写一种人生的状态,意蕴的厚重与小说整体上氤氲的氛围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气质。《夏冈的发明》(短篇,《山花》2005年第11期)则洋溢着后现代的游戏精神,面孔新鲜,骨骼轻盈。由香港、南京、台北三位年轻作者黄劲辉、葛亮、薛西分别操刀的《众字成城——年轻一代的三地书写》(《芙蓉》第 6期,短篇)不约而同地将现代人的孤独感作为主题内容,既富有震动的力量,又充满了无奈的焦虑感,让人一路读来既过瘾又刺激。陈启文的《河床》(《花城》第6期,中篇)可以视作1980年代风行的家族传奇小说在当下创作的延续,其诗性的语言和磅礴的气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王大进的《葬礼》(《当代》第6期,中篇)堪称佳构,叙述功力令人称道;范小青的《我们的朋友胡三桥》(《当代》第6期,短篇)淡而有味,通篇充满迷离之气;艾伟的《田园童话》(《上海文学》第12期,短篇)如作者的一贯风格,将日常生活推向极端,对复杂的人性进行拷问。以上诸篇,加上迟子建具有史诗性追求的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收获》第6期)和史铁生继《务虚笔记》之后继续进行灵魂探寻的《我的丁一之旅》(《当代》第6期,长篇节选),岁末的这桌文学筵席,也该算丰盛。 2005年以来,“底层”问题是当代文学最大的主题。也许是时值年末,本期有关农民题材的小说也更加集中。《人民文学》继第10期推出陈应松的《太平狗》(中篇)之后,又在第11期重头推出罗伟章的《大嫂谣》(中篇),并配发“编者留言”,由此也显示出“底层叙述”不但已经从一种“冷门叙述”,变为一种“热门叙述”,也开始从一种“异质性叙述”,变成为一种“主流性叙述”。正因为如此,近期在有关“底层”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在上期有关《太平狗》的点评中,我们提出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物概念化、情节离奇化、苦难抽象化和认识片面化等问题,引发了争论。我们希望争论进一步深化下去,因为我们今天真正要面对的,不仅是“文学如何底层”的问题,更是“底层如何文学”的问题。这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些命题的重新思考,至少是在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内,思考其基本原则如何在当下的创作中获得继承、深化和发展。比如,如何把握“真实性”与“虚构性”的关系、思想主题与细节经验的关系、“典型人物”与“类型人物”的关系等。令人欣喜的是,《大嫂谣》恰好可以在这些问题上与《太平狗》做对比性参照。——邵燕君  相似文献   

3.
看《十月》     
本期《十月》在“学宁夏”栏目中刊载了当地两位名作家的作品——石舒清的三个短篇《黄昏》、《左手》、《拥脖》和陈继明的一个中篇《海棠十二帖》。  相似文献   

4.
看《山花》     
第7期《山花》总体实力较强,大多写得比较密实。本论坛重点推荐两篇,即孙惠芬的《狗皮袖筒》(短篇)与何文的《老爸贵干》(短篇)。《狗皮袖筒》写在外务工的吉宽  相似文献   

5.
第11期《山花》最值得看的小说是赵刚的中篇《K》。《K》构思精致,扑朔迷离的意境之下深藏着对超越俗世生活的憧憬与唏嘘。在构成此中篇的四个短篇里,前三个短篇的叙事人称依次为"我"、"你"、"他";相应的,K作为人物代号三个短篇里依次在变换身份:陌生而熟悉的音乐会起哄者,研究如何在大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的话邵燕君新年伊始,不少著名作家推出了重头长篇,如莫言的《生死疲劳》(《十月长篇小说·立春卷》,作家出版社)、阎连科的《丁庄梦》(《十月长篇小说·立春卷》,上海文艺出版社)、刘庆邦的《红煤》(北京十月出版社)、铁凝的《笨花》(《当代》第1期,人民文学出版社)、张洁的《知在》(《收获》第1期)、余华的《兄弟·下》(《收获》第2期,上海文艺出版社)、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当代》第2期,作家出版社)等,为当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不少令人兴奋的话题。本论坛(北京大学当代最新小说点评论坛①)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密切关注当下创…  相似文献   

7.
看《钟山》     
也许第4期正处于双月刊杂志一年中编排稿件最为捉襟见肘的阶段,本期《钟山》未能维持住开年水准而显示出疲态,三个中篇整体而言较为单薄,短篇倒还耐读些。  相似文献   

8.
看《钟山》     
《钟山》所标榜的“原创”,“拒绝”、“远行”行至年末,顿让人读出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本期共刊发了5个中篇3个短篇,亦未有值得推荐之作。  相似文献   

9.
看《钟山》     
如果说2009年的第1期《钟山》是以老作家张洁的长篇力作《灵魂是用来流浪的》为新一年的杂志打下了第一块坚厚的奠基石的话,那么第2期《钟山》则以一系列中青年作家兼具实力与真诚的中篇或短篇作品进一步夯实了其根基。李浩的中篇小说《变形魔术师》,在《等待摩根斯坦恩的遗产》、《告密者札记》等一系列作品之后,继续以背景远离当下的故事为载体,进行着有关小说叙事的多重探索。这一次他把背景放在了清朝一处聚集了流放犯的洼地小村,这座北方小村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位讲着南方鸟语的、会变身为动物的魔术师。  相似文献   

10.
第7期《人民文学》以陈忠实《李十三推磨》(短篇)为众所瞩目的焦点。余下杨少衡《前往东京的关隘》(中篇)、麦家《四面楚歌》(中篇)、及张楚《细嗓门》(中篇)诸篇,则难尽如人意,且隐约可见作家在流行趣味束缚下,创造力与情感的缺乏。  相似文献   

11.
看《收获》     
年末一期,期刊多有匆匆之色。《收获》继续第三轮的五十周年庆典,久不露脸和未曾谋面的新老作家齐上,却有强弩之末之感;《人民文学》推出"青年作家专号",众多一线新锐作家云集,阵容虽整,惜乎锐气不足;《上海文学》破例推出"中篇小说特大号",十个中篇颇显厚重,可惜无一篇特别出众。本期最值得看的作品是两个长篇--阎真的《因为女人》(《当代》)和黄蓓佳的《所有的》(《钟山》)。两位作家都将笔力聚焦于女性情感,尤其是《因为女人》,以最老实的写实笔法全程书写当代女人情感的历程,尽管对女性问题的见解可待商榷,艺术水准也未必高评,但感情真挚、笔法细腻,令人难以释卷。阎真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在一个男权如此膨胀泛滥的时代,能够如此诚恳地为一寻常女子作传,为弱势女性说话,令人感佩。此外,孙惠芬的《天窗》(《十月》)、李晁的《朝南朝北》(《上海文学》)都注重以事件写心理,虽各有生硬之处,但力道紧致;田耳的《一朵花开的时间》(《钟山》)和李云雷的(《无止境的游戏》(《大家》)都涉及对古代文本的戏仿拼贴,但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涉及对严肃人生命题的探讨,内容和形式结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2.
在第5、6期的《山花》中,最值得说的是徐则臣的中篇《西夏》。  相似文献   

13.
看《钟山》     
一份刊物的突破需作品的强有力支持,此番《钟山》找到了苏炜,并连续两期以“头条”的规格重推。《米调》(中篇)之气显然接着《迷谷》的磅礴而来,作品依然沉郁浑厚,复杂多义。《迷谷》没有正面触及的“文革”  相似文献   

14.
看《钟山》     
第4期的《钟山》有五个短篇五个中篇,数量不少。苏童、迟子建等名家的加盟,也让这期的阵容显得颇为好看。头条推出的是苏童的短篇《茨菰》。小说通过少年"我"的视角,记录了乡下姑娘彩袖在知青撺掇下,逃婚进城后的种种遭遇。彩袖借宿在"我"家,给一家上下带来了不大不小的麻烦。母亲、姐姐、姑姑等  相似文献   

15.
看《十月》     
《十月》素以中篇见长,但本期出彩的是短篇,尤其是一直保持了较高质量的“小说新干线”栏目,为刊物增添了不少亮点。本期该栏目推出的是杨怡芬的《金地》和《珠片》。正如责编在篇末  相似文献   

16.
看《钟山》     
本期《钟山》中篇间有出色之作,短篇则继续平淡无奇。王手的中篇《狮身人面》,写将近二十年的历史变迁中,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呵护。柯依娜是“我”的“梦中情人”,“我”从一开始就给她设定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我”“心疼柯依娜的形象,柯依娜应该是完美的”。于是,“我”经常用自己的臆想来为柯依娜并不完美的行为开脱。在若即若离的交往中,哪怕是柯依娜嫁人并出国之后,“我”一直是柯依娜信赖和依靠的对象,一遇到棘手的问题她就会想到“我”。小说多次提及柯依娜的“水蛇腰”,并不讳言“我”对柯依娜的欲望,但两个人一直没有发生身体上的关系。柯依娜经历911大难不死,回国探亲时主动投怀送抱,“我”却临阵退却了。性似乎  相似文献   

17.
第5期的《上海文学》,似乎又回到上海了。七篇小说中,有三篇都写发生在上海的人与事,且风格各不相同。其余的作品中,残雪的中篇《二麻进城》与李晁的短篇《少女故事》也颇为耐看。  相似文献   

18.
丁玲的《“牛棚”小品》(最初发表于《十月》1979年第3期。后收入《丁玲文集》第5卷)和杨绛的《干校六记》(三联书店1981年7月版),实在是当代文学中写“文革”的散文珍品。“文革”这头怪物闯入我国人民政治生活的十年,造成了难以数计的大大小小的悲剧,两位年已古稀女作者以她们丰富的阅历,优美文笔,痛定思痛,写出了“文革”中亲身遭遇。  相似文献   

19.
五十年代我国出版八十年代又再版的一部有影响的《中国新文学史稿》(王瑶著),叙述到三十年代著名的作家时,曾有一节写到云南的马子华。“一九三六年马子华出了中篇《他的子民们》和短篇《路线》,又在《文学丛报》上写了一些短篇,如《勾结》、《南溪河检查长》等。他的小说大都是以云南南部做背景  相似文献   

20.
[背景资料] 在北京大学有这样一个论坛——“当代文学原创期刊最新作品点评”论坛,该论坛由著名“作家学者”曹丈轩教授发起、青年学者邵燕君博士主持,他们组织中文系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对《收获》、《花城》、《十月》、《当代》、《大家》、《钟山》、《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山花》等纯文学期刊最新发表的作品进行追踪研读,并做定期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