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化主要是由两大系统构成:一是中原文化;一是楚文化。南北方经济型态不同,思想文化观念也不同。在史官文化的背景下,中原产生了儒家学派;在巫官文化的背景下,楚国产生了道家学派。老庄哲学是楚文化繁荣、鼎盛的标志。战国晚期,随着中原文化的幅射和迅速融合,楚文化衰落。老庄是楚文化理性思辩的代表者,老庄哲学中最高范畴“道”是楚人的宇宙意识的外化和凝聚,弥漫着一种强烈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2.
从屈原的诗词里来看楚国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继承关系,分析古代楚国的历史、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习俗,从而达到了解楚文化,弘扬楚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楚文化是中华文化之中非常有特色和活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湖北是楚国的核心区,研究楚文化对后世文学发生的影响,从明清时期的湖北入手,自有其典型性。楚文化创新精神对湖北文学的影响成为明清时期湖北文学批评关注的核心。可以看出,楚国的兴族立国史和地理优势是培育湖北文人创新精神的基础,楚人的性情气质培育了湖北文人创新精神的主体特征,楚地悠久的文化创新传统是养成湖北文人创新自信的资本,也让湖北文人觉悟到创新的责任。由楚文化培育出的这种鲜明的创新精神,在明清时期湖北文人对湖北文学创作发展进程的评论中得到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楚国辉煌的科技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楚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直接影响到楚文化的各个层面。楚国科技成果体现出华夏民族文化中被两千多年的历史沉积物所掩盖的一种文化传统,这就是楚人积极进取,兼融并蓄,锐意创新,充满生命活力的文化精神。楚人的科学理论思维充满了玄虚的色彩,天人合一、万物同构同感是其对自然认识的基本出发点。这对于当今的我们和谐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仍不失其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庄子文化与楚文化有着深厚的亲缘关系,楚地的老子思想中讲道论和天命,神性特征十分明显,而庄子由于受楚文化的影响,则用大量的文字谈神性的人和物。楚文化中的进取与创新精神、追求个性与自由的精神都在庄子思想中留下很深的烙印。另外,楚国发展中盛衰、强弱的变易,也对庄子产生了很大影响,致命庄子提出了生死天定、人生无常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6.
楚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文化高度发展的大国,所谓“春秋五霸主”“战国七雄”,楚国就是其中之一。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00余年)建国起至被秦灭(公元前223年)止,经历了八百多年历史。它活动的区域以江汉流域和洞庭湖西北区域为起点,扩张到整个长江流域。楚民族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古代灿烂文明的一部分,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楚文化是从何种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先楚文化的面貌究竟怎样?它与三苗族文化是否有继承和发展关系,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略论楚文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楚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楚国及楚文化的有关概念,重点论述了楚文化的内涵及研究楚文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齐文化与楚文化作为我国先秦至秦汉时期的一北一南两大地域文化,二者间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之点。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崇巫尊鬼神,齐国尚贤重人事。楚人尊鬼神、齐人重人事的不同观念,导致了楚人和齐人不同的行为方式,并带来不同的后果。若从文化类型看,可以认为:齐文化属社稷守型文化,楚文化属神守型文化。  相似文献   

9.
楚文化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楚人创造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开放而多元的文化.从楚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楚文化精神形成的背景、内涵及研究楚文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帛画是古代绘制在丝织品上的图画,也是楚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楚文化给帛画创造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基本条件。研究帛画和楚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者包含于后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当代地域文化中的遗存,因而非遗具有地域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荆州非遗文化在荆楚文化土壤中生成、发展与传承,具有先秦楚文化的烙印以及荆楚文化的典型特征,是湖北现代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因素。荆州非遗传统音乐项目具有浓郁的楚歌艺术特色,手工技艺类项目则继承了楚国手工艺技术的特色,而民间文学类项目也普遍以荆楚地域历史文化、名人为创作和歌颂的对象,它们共同体现了荆州非遗的楚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2.
古代楚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从屈原的诗词里来窥视、分析古代楚国的历史、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习俗,有利于了解楚文化、弘扬楚文化的丰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3.
湘楚文化精神内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楚文化是中华民族大文化中的一支独具风采的区域文化,它成长于辽阔富饶的三湘大地,糅合了中原文化与楚蛮文化的芳馨神韵。其赖以生存的精神内核包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理想追求,崇尚科学、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和勤俭质朴、淳厚自信的风尚性情。湘楚文化因代有传人,数千年来始终保持了长盛不衰、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相似文献   

14.
吴楚文化既指史称“吴头楚尾”之地的区域性文化,亦可指古吴楚之地的长江中下游文化。它们皆包含着极丰厚的吴文化、楚文化及其混融共生的吴楚文化的物质成果和精神积淀。在先秦吴、楚立国前后,吴楚之地即已呈现“吴中有楚、楚中有吴”瑰丽的吴楚文化景观,展示出吴楚文化自有的人文风貌和文化特质,尽管王朝更迭,这种文化的区域性特征是不会随着吴、楚灭国而消失的;秦大一统后,尤其两宋以后,吴楚文化充满光辉。因而,我们应以清晰的历史理念和文化自觉,立足于吴楚地域的文明创造,努力开拓吴楚文化研究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15.
《楚文化概要》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它为总结和传承楚国历史文化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更好地研究、宣传和普及荆楚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编者献给湖北、献给广大读者的又一道极其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该书立意高远,构思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内容广博翔实,文辞优美,图文并茂,兼融知识性、美观性和可读性于一体。  相似文献   

16.
探寻区域传统文化源流的力作——评巫瑞书先生的《荆湘民间文学与楚文化》鄢维新⒇(湖北省文联,武汉,430077)一般而言的楚文化,主体指的是楚国八百年间的文化,就一般研究现状而论,对先楚文化偶有所及,而对后楚文化却关注甚少。这就造成楚文化研究前头小、中...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文献记栽、出土文物以及吴楚文化的门类以及突出成果等方面入手。阐明吴、楚文化的交流与吴、楚文化的发展相始终,特别是吴文化和楚文化相互吸收和融汇异质文化的养分,不断更新和增宏本体文化的现象尤其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8.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载,楚国是“苗族的楚国”。《战国策》、《韩非子》、《说苑》、《史记》、《通典》等古籍,都有楚国和苗族的关系记述。今学者撰文,如《屈原族属再探》、《楚辞在艺术形式上的地方特点》、《苗族历史概述》等,从侧面论证上述记叙,客观上认定苗族和楚族同祖同源,楚族即苗族。长沙马王堆女尸出土,研究家群起,最有影响的是中山大学人类学容观教授认为女尸是“苗瑶族中苗族人民的先世。”为研究楚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苗族史载:苗族绝大部价居住楚国内,建立楚国的楚人,在历史、文化、习俗、语言等方面与苗族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吴楚文化的学术定位1、吴楚文化的学术建构2、吴楚文化特色及人文内涵3、吴楚文化的形成、发展4、吴楚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作用5、吴楚文化与吴、楚文化6、吴楚文化及其后续文化7、吴楚文化的现代转型8、在传统文化格局变动中的吴楚文化9、北宋以后吴楚文化的发展10、吴楚文化与异质文化的撞击、吸纳、竞存11、吴楚文化与西方文化、其他文化的比较二、吴楚文化研究的内容、类别(一)研究内容1、吴楚文化的源流、变迁2、吴楚文化的历史及文物考古3、吴楚文化的传承及文化传统4、吴楚风物、民俗5、吴楚交流与融合6、吴楚文化的学…  相似文献   

20.
吴文化和楚文化有着相似的生成机制;由此,吴楚文化有不少相似的内涵,而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使两者各具特色。吴国的建立,目前学术界出现三说:吴太伯、仲率领奔吴立国说;周章立国说;吴王寿梦立国说。以进化论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作衡量标尺,当以后说为长。当吴国开始兴盛、向外开疆扩土时,其北方的地盘已为中原诸强瓜分殆尽,东临大海,唯有向南与越人争锋、往西与楚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