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青春之歌》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讲述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逐渐转变成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过程,其中贯穿了她与三个男性的爱情.有必要从心理个性、内心活动变化、创作原型等方面来分析林道静成长路上的情爱选择。  相似文献   

2.
林道静形象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著名女作家杨沫的《青春之歌》,塑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群像,但最为成功、最有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是主人公林道静这一形象。 林道静是三十年代在党的培育和革命斗争的锻炼中不断成长的知识分子典型。作品着重描绘了她由个人反抗到集体斗争,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成长过程。她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勇敢地冲出家庭的樊笼,是林道静生活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后,《青春之歌》的中心问题得到确认,有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道路(成长史)问题被着重提出。批评家们讨论到林道静形象时,认为林道静的成长指认着知识分子唯一的出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引领下,  相似文献   

4.
《青春之歌》是一部渗透着强烈女性解放意识的长篇小说,小说叙述了女主人公林道静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蜕变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成长历程。通过林道静的人生经历,作者着意从婚姻解放、理想解放以及人格解放三个潜在方面来展现和探讨作者的女性解放意识。  相似文献   

5.
启蒙思想深深影响着《青春之歌》。由于受革命文化与政治权威的统摄,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林道静在政治启蒙的历程中丧失了女性主体意识。在启蒙主义下成长的林道静把全部生命和意识都交给了党,使她的革命历程充满了光辉,然而却在女性主体意识成长的历史上留下了无法弥补的缺憾。  相似文献   

6.
《青春之歌》是建国后出现的第一部正面描写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它之所以在广大青年读者中激起巨大的反响,是因为它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一人物形象。本文从横纵两方面分析了林道静性格特征及成长历程,并论述这一人物形象在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后,《青春之歌》的中心问题得到确认,有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道路("成长史")问题被着重提出。批评家们讨论到林道静形象时,认为林道静的"成长"指认着知识分子唯一的出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引领下,经历艰苦的思想改造,从个人主义到达集体主义,从个人英雄式的幻想,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以后,《青春之歌》的中心问题得到确认,有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道路("成长史")问题被着重提出。批评家们讨论到林道静形象时,认为林道静的"成长"指认着知识分子唯一的出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引领下,经历艰苦的思想改造,从个人主义到达集体主义,从个人英雄式的幻想,  相似文献   

9.
《青春之歌》作为一部带有异质性色彩的“红色经典”,其“经典”地位的确立主要得力于作者把主人公的精神和肉体完全纳入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框架内,虽然林道静的“成长”是框定在其时的主流意识话语之中的,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获得作为一个“人”的主体性,相反,林道静的肉体与政治的结合,倒使得她因此而失掉了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男女有别,两性生理的差异造成了心理上的差异,但我们不能忽视传统律令加之于女性的枷锁。人类历史进入父权制社会以来,女性便成为屈从于父权统治下的被压迫的性别。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妇女解放,女性成长才被当作重要问题提出。这里就从中国女性的历时生存背景和生存状况着手,探讨以莎菲、林道静的成长历程为代表的中国女性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11.
《青春之歌》是一部以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为题材的“红色经典”小说,但主角林道静在长成的道路上,留下了大量“非革命化”的痕迹,尤其是爱情纠葛中的内心傍徨与痛苦,使“革命’’染上了人道主义的凄楚与温情。正是这些因素使作品成为描述“革命”的独特文本,获得了比较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互文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结构主义文学理论中的互文性概念表明,每一个文本都不会是孤立的存在,它总是利用和征引其前的文本而又被其后的文本所利用和征引,因此,对单个文本的孤立解读,永远不足以阐释文本的实际意指过程。依此理论来观照《青春之歌》,将人物形象林道静置于丰富多彩、摇曳多姿、环环相扣的语义流动场中,发现主人公林道静的塑造绝不是横空出世,其本身折射、渗透、连贯着三重角色,分别是:五四启蒙时代的出走娜拉、讲述话语时代的政党女儿、话语讲述时代的单独个人。  相似文献   

1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阶梯式的五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一个需要满足后再追求下一个需要。红色经典小说《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的成长之路典型性地反映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求,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求占据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唐代道士史崇玄所撰《一切道经音义》佚于元末以前。从北宋陈景元所录史氏《音义》看,史氏音注并非仅仅注音。史氏反切与《切韵》特别是王仁煦《刊廖补缺切韵》关系密切。史氏形义之注亦有资小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术界对上海地方新闻史的研究已近百年,其流变历程可以划分为肇始发展、体系发展、新生发展及集成发展等4个阶段,特别是胡道静与马光仁在不同阶段对研究工作的推动,使得上海地方新闻史的研究较之我国其他地区有较快发展。对每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及研究特点进行梳理与分析,可以展现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并对从事地方新闻史研究工作的学者有所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林彪路线”是“文革”后期普遍采用的一个习惯用语,是对林彪为代表的反党集团在“文革”中所推行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总称。“林彪路线”具有公开的一套路线和暗中的一套路线。其公开的一套路线的特点是极力迎合所谓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利用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左”倾错误,把这一路线推向极端。其暗中的一套路线则是林彪在实现篡党夺权以后准备实行的一套路线,因而这是一条未及全部实行的路线,是林彪准备施政的腹案。前者是林彪篡党夺权的手段,后者是他篡党夺权后准备实行的路线。“林彪路线”的两面性从反面证明“文化大革命”的破产是必然的,“林彪路线”的破产也起到了唤醒民众的作用,预示着“文革”必然破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林纾—魏易合作翻译的"林译小说"作品中,学界历来认为林纾处于主体性地位,而魏易作为此模式的中介口述者,作用往往被忽略。借助学界研究的热点——界面研究,重新探讨林译小说中合作双方的作用和地位,认为在林纾和魏易合作翻译模式下,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林纾和魏易在林译小说中扮演着同等重要的角色,两者中的任何一方缺场,都不会有林译小说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从诗词的表层意象可以看出林黛玉自卑无助的一面,但是就其诗词的深层内涵来看,分明感受到林黛玉坚强、勇敢和超脱的一面。这是林黛玉在对人类存在的有限性、孤独感以及生命的终极意义追寻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理解和超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林黛玉是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