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人风采     
王轻鸿教授王轻鸿,男,1967年4月生,湖北沙洋人。1985年荆门师范学校毕业留校任教,1992年湖北教育学院汉语文学专业毕业,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2001年6月通过公开竞聘担任人文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和科研,2006年1月担任文学院  相似文献   

2.
王轻鸿教授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4):F0002-F0002
王轻鸿,男,1967年4月生,湖北沙洋人。1985年荆门师范学校毕业留校任教,1992年湖北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2001年6月通过公开竞聘担任人文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和科研,2006年1月担任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1995年破格晋升讲师,2002年晋升副教授,2005年破格晋升教授。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人诺思罗普·弗莱是“原型批评”学说的重要代表人。他认为:“我需要一种历史的方法来研究文学,但这种研究方法应该是一部真正的文学史,而不只是把文学史比作某种其他的历史。正是在这一点上,我强烈地感到文学传统中的某些结构因素极为重要,例如常规文类以及反复使用的某些意象或意象群,也就是我最终称之为原型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一)加拿大人诺思罗普·弗莱是原型批评学说的重要代表人。他认为:我需要一种历史的方法来研究文学,但这种研究方法应该是一部真正的文学史,而不只是把文学史比作某种其他的历史。正是在这一点上,我强烈地  相似文献   

5.
C·G·荣格作为西方精神分析学说的著名大师之一,他的美学思想是与其分析心理学体系相联系的.他以贯穿自己整个学说体系的"集体无意识"概念,作为他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提出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是人类艺术灵感的发祥地.在荣格看来,由于集体无意识是从原型和原始意象中推导出来的,因此以原型为核心形成的"自主情结"便成为联结集体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浮桥和最活跃、最直接的创作动力.正是从动力角度,荣格不仅区分了艺术作品与艺术创作方法,而且把西方美学史上的"抽象"与"移情"看作是无意识支配下的两种审美态度进行了全面研究,从而大大拓宽了艺术思维的空间和艺术批评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韩蓁 《今日中学生》2006,(34):40-42
反映矿工苦难的少年短篇小说《血色金沙》在《儿童文学》刊出后,有读者问我:这故事是否是真实的?有没有人物原型?我告诉他们,故事纯属虚构,人物原型嘛也算有一个吧。写这篇小说的缘起我还清晰记得,那是个深秋的下午,在一个十分荒僻的老渡口上,我无意间遇见了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他衣衫褴褛,泥水狼藉,一双破旧的高筒靴套在脚上,走起路来可以听到鞋筒里汩汩的水响。他头发蓬乱,胡子拉碴,满脸无奈,目光里充满凄凉与仇恨。算年纪他不过三十出头,但表面看去却已成了半百老汉。他是从陕西的一个私营金矿里逃回来的……他那副样子给我留下了极深的…  相似文献   

7.
荣格对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进行补充,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在他看来,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就是原型。原型是一种在人类原始文化里隐藏着的"原始意象"。现在有民间原型研究的称法。在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中,不论是作品内容还是人物塑造都体现着荣格的原型方法。有神话原型的借鉴,也有仙话原型和民歌以及民间传说、故事的原型体现。沈从文通过这些原型借鉴以及再创造,表达了自己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8.
福克纳在其小说中大量借用、改写、再现神话原型和宗教典故,不仅深化了其作品的主题,而且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首先,福克纳创造了他自己的“神话王国”——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其次,他借用圣经中的神话原型对人物、社会、环境等进行嘲讽,揭示人们的精神世界、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和自然的依存关系,极大地增强了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原型重释——对当下原型定义的一点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近20年关于原型探讨主要是围绕着原型批评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忽略了荣格理论本身,并且荣格的原型理论与原型批评因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因而也不能将二简单的等同,基于此,重新梳理荣格的原型思想就成为一种必要。荣格对原型的阐释,不是确定的,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他对原型的每一次思考,将原型看作一个系统,来审视它的意义和存在价值。最后指出这种理解对中国艺理论的理论层面的启示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词汇基本等级理论的主要内容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罗施(Eleanor Rosch)对一些最基本概念(如cup、bird、fruit、furniture、vegetable等)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在范畴化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原型(prototype)。比如,当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被要求说出一种典型的鸟类的名称时。他更可能说出的是sparrow。而非penguin或ostrich。罗施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对于人们的判断起关键作用的并非语义成分,而是人们的经验中有一个鸟的原型结构,在他们看来,sparrow较之penguin和ostrich更接近于鸟的原型。原型是物体范畴最好、最典型的成员。它是非典型实例范畴化的参照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