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作了明确的规定。作为体育教师,应该认真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认真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包含的德育内容,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理念与模式,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目前,对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还很欠缺,缺乏必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尝试性地从德育、智育和体育三方面对初中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弘扬民族精神,教会学生做人;开发智育校本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理念与模式,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目前,对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还很欠缺,缺乏必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尝试性地从德育、智育和体育三方面对初中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弘扬民族精神,教会学生做人;开发智育校本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申,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根据体育专业的教学特点,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进取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了体育与德育的联系,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的主要内容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素质教育下学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得健康全面发展的保障。体育课程作为各个学习阶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能够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作为体育教师,要有效将德育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体育课程中获得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增进健康并不是体育的唯一功能,因而也不是体育课程的唯一目标。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体育课程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首先是指学生的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包括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思想意识、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方面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体育课程的目的不是一维的,而是三维(德智体)甚至四维(德智体美)的。2.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7.
体育是一门具有特殊精神意义的课程,它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促进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增强体魄,还能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体合作能力。现代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德育问题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涛 《贵州教育》2023,(2):11-12
“五育”并举是指在现代化的教育中通过重视并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德育与体育相互交融。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课程之中,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针对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促进体育课程和思政课程的协调发展,实现合作双赢。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锻炼身体的本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的功能在不断完善,合作教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强化了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技能和合作道德的教育,有益于学校体育中德育内容的完善和德育对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冒琴 《成才之路》2021,(13):24-25
体育课程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与体育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情操。文章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四方面,对立德树人理念下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展开研究,以期能够借此促进德育与体育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的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体育、德育、美育的发展。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应注意进行德育,本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浅谈德育在体育教学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中,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根据体育专业的教学特点,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达成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进取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谈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桦 《考试周刊》2007,(42):90-91
体育与德育关系密切。体育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具有发展学生智力、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体育是一门以实践为主、身心同一参与的活动课程,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培养是德育工作的补充、延续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程不仅具有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目标要求,而且还承担着学生的德育重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体育学科德育优势,遵循体育教学德育原则,科学选择体育教学的德育策略,实现"育体"与"育心"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充分认识现代体育教学的特点,以体育课程为载体,结合课堂常规的贯彻、教学内容、课余训练等渗透德育,充分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体育,具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组织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征,可谓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载体之一。探究高校体育与德育一体化现状及体育课程的德育教育构成要素,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数据、比较分析、深度访谈等方法,以上海市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德育教育为研究对象,对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德育教育展开分析与调查研究。通过对不同学校、不同院系、不同年级学生的体育课程德育教育状况进行对比,探讨体育课程与德育教育一体化教学现状,及体育课程中的不同项目,不同层面的德育要素。  相似文献   

17.
浅析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玉宏 《教师》2011,(28):9-9
在体育教学中只有正确认识体育教学与德育的关系,以《体育与健康》为指导思想,遵循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立足现实,发展小学体育和德育,才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为“四化”建设锻炼好身体的思想。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锻炼中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10):111-112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教育应当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的,小学体育与德育内容紧密相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各类精神能够将学生紧密团结在一起,使师生集体向上,所以教师必须要紧密贴合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自身条件合理地应用体育教学优势,予以创新和完善,不断地积累体育与德育教学经验,切实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使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增强体能,并且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树立勇往直前的心理素质以及乐观向上的态度,从而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并提出具体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体育是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要求学生行动能力最强的一门课程,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备受重视的一项教育内容,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进行分析探究,意在为学生创造更好、更加全面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陈卫 《教书育人》2004,(12):47-48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为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体育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育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学生施行德育的过程,对于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