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教师把感情这个基本的心理因素调动起来,渗透在作文指导课中,那么,课堂上“说”和“写”的关系就自然清楚了。“情动辞发”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2.
张静霞 《小学生》2011,(2):34-34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每写起作文来,总感到无话可写,或茫无头绪,往往只是写上三言两语完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师指导不到位,没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指导课中,我觉得应该这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如何认识作文指导课中的"指"和"导"山东省菏泽市教研室马建华,桑希禹作文指导课中的"指"即:点明作文目的,交代作文要求和方法,为本次作文训练指明方向。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认真审题,明确本次作文训练的目的、要求和方法。特别是那些叙述性题目,教师...  相似文献   

4.
王杏 《考试周刊》2012,(10):43-43
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好作文,但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不少学生也发出"作文,作文,写到作文头就疼"的感叹。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往往是用成人化的习作标准要求小学生习作,总认为所谓作文就应该写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东西,导致学生作文中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老师讲得多、深、透,难免千人一面。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的标准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者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是怎样,都要反复强调。结果是教师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限制得越死,写出的文章难免千篇一律.有的学生甚至失去了习作兴趣。  相似文献   

5.
作文课堂教学备受关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注重导写点拨和下水示范。导写点拨主要是从感情上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和动机。导写时需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作文素材。听读老师的下水作文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产生写作的直接感受和体验。教师现身说法,可为学生提供写作的借鉴,使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的指导有非常直观的材料。教师精彩的导写点拨和示范二者相辅相成,课堂作文教学才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6.
作文课堂教学备受关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注重导写点拨和下水示范.导写点拨主要是从感情上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和动机.导写时需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作文素材.听读老师的下水作文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产生写作的直接感受和体验.教师现身说法,可为学生提供写作的借鉴,使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的指导有非常直观的材料.教师精彩的导写点拨和示范二者相辅相成,课堂作文教学才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7.
引发学生作文的情感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前提,也是教师投入感情的第一步。传统的精批细改主要是教师一方的主动行为,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境地,不但不能激发学生作文的情感,有时还会挫伤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作文该写什么?课标明确指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现实问题是,即使有些学生绞尽脑汁写出了文章,大多也显得贫乏粗涩。究其原因,实际上是学生作文时缺乏素材。那么,小学生应该写什么呢?教师该如何指导呢?课标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9.
黄国光 《广西教育》2009,(17):47-47
作文难教、作文难写是很多教师和学生反映的共同问题。如何寻找有效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以"本"为本,紧紧抓住语文教材这个根本开展作文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为了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可谓煞费苦心。然而,不少学生怕写作文,厌学作文,毫无写作兴趣。要把"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我想写",就得充分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一、激发成功动机大多数学生在学业上有一种强烈的成功需要,因此,激发写作上的成功动机,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快乐,能激发浓厚的写作兴趣,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怎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呢?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也是如此。让学生每次作文时都想写、愿写、乐写,就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小学生习作,如果能调动学生写的兴趣,激发学生动笔的欲望,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一位专家如是说。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激发孩子的写作热情,燃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不妨多翻一些"花样"。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指导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但目前小学生对作文普遍缺乏兴趣,畏难情绪特别严重,写出来的文章思路狭窄、内容单薄、语言枯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笔者就这个问题,对小学生作文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教师往往在帮学生解读教材上的题目,结合自己的理解给学生做指导,然后指示学生该怎样怎样做。学生会按教师划的道道写作文,教师依据学生的作文是否合乎自己的"心意"加以修改、打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听,被动地想,被动地写最  相似文献   

14.
叶美丽 《考试周刊》2012,(52):52-53
"作文难,难作文",这不仅是学生害怕作文的一句口头禅,而且是语文教师力图破解的难题。大多数学生认为作文是一项很难的心智活动:没什么可写、不知该怎样写、如何才能写好。因此,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拓展作文教学思路,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入手,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5.
罗海斌 《教师》2013,(31):50-51
笔者任教语文多年,自认为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一听到写作文,就大呼小叫,愁眉不展,完全将写作文视为洪水猛兽,十分被动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我想写".正如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笔者自创了一套写作方法,美其名日:作文写作兴趣叠加法.简单的说就是:写作要"兴趣"+"兴趣"+"兴趣".  相似文献   

16.
刘银凤 《考试周刊》2011,(16):71-7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毛新普 《学周刊C版》2010,(5):103-103
谈起作文教学,许多语文教师都感到头疼。作文指导课上,老师讲的是唾沫纷飞、口干舌燥;写作时学生却是唉声叹气、抓耳挠腮。学生绞尽脑汁写出的作文更是内容空泛,语句不通。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化难为易、收效明显的作文指导之路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既动口又动手,经常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下水文”,一定会大大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叶丽芹 《广西教育》2011,(19):54-55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主要关注的是"写什么"和"如何写",而对"学会改"重视不够。新课标要求作文评改从传统的教师"深耕细作"转向以学生自改、互改为补充的作文评改模式,但这种评改模式更多地还是停留在形式的转化上,对于"改具体"中的"如何改"等有效提升学生自改能力的技能、技巧涉及的并不多。作文评改课上了无数次,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必须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当学生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作文教学指导程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指导程序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拍板”,学生“就范”;教师“定音”,学生“弹琴”;教师“铸模”,学生作文。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出来的信息,创造精神受到压抑。他们没有感情冲动,心里松池,产生不了写作欲望,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