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彩 《山东教育》2009,(6):51-52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体验、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强调对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培养。”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其特征就是情感抒发、情感宣泄、情感交流和情感审美。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通过音乐情感的这种特征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  相似文献   

2.
王艳 《宁夏教育》2009,(6):59-59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新课标把情感渗透,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放在首位。在音乐教学中应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情感渗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情感的载体,情感通过音乐被升华。情感教育是音乐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只有让学生对音乐中的情感有所体验,有所理解,才能够懂得欣赏音乐,才懂得如何把一首歌曲动情的演唱出来。本文阐述了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对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王晶娣 《教师》2013,(34):94-94
音乐是一种激发人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情感的有效表达,才能把一个无声的乐谱变成情感丰富的音乐,从而把音乐艺术充分地体现出来。那么,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情感的表达也必须借助学生内心体验或形象思维的强有力的内在训练,以不断促进学生更加充分而深入地体验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加完美地展现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5.
音乐之所以能拨动人的心绪,渲染氛围,是因为几乎每一首音乐的创造过程都有作曲人情感的投入。通过旋律的跳动,把倾听者带入与作曲人相同的心境,使其与作曲人产生音乐之间的共鸣。因此教师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应当把音乐情感的把握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让学生通过体会情感来掌握课堂内容,同时在情感的感知过程里也能增强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6.
正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可以蕴含深厚的感情,可以展现一种高昂的精神,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爱与温暖。因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尤其要注重音乐赏析教学,"把音乐还给学生,把艺术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拨动学生的心灵琴弦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艺术活动来表现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让听者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新课标把渗透情感、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放在首位。在音乐教学中最佳的方法就是运用音乐是情感艺术的特点。充分调动教师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启迪学生,把歌曲的情感化为自己的心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联想与想象,来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素质,达到美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音乐课程标准》目标明确地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诚然,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我把音乐的基本要素及技能有机地渗透在学生的审美体验中,让学生在唱唱、说说、表演的情感体验中感受音乐美,让学生在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感体验方式中感悟音乐,以学生参与体验音乐为中心,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积极状态和愉悦的体验,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心中。以下是我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情感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新思路、新主张,把丰富的情感渗透进音乐教育的课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声乐与育人——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德育融入音乐审美之中,使学生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把德育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使音乐具有教育感化的功能;把德育融入作品时代背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把德育融入音乐教材内容之中,强化学生内在因素。把德育融入音乐教师的自身形象之中,强化为人师表作用。通过渗透德育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足见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音乐学习的动力,也将影响儿童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上的表现与发展。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黑格尔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重视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孩子们的情感是丰富的,容易把对教师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任晓彬  陈小红 《考试周刊》2011,(79):232-232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可见,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在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中,音乐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革,通过新的设计思路,全程渗透"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真正寓美育于音乐教学中。一、审美感知,体验情感  相似文献   

13.
音乐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包容万千、蕴涵丰富,凝结了人类美好且丰富的情感.情感体验无疑是我们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一把钥匙.情感体验在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中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欣赏课中巧妙和有效地使学生增强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不仅有益于学生更为深刻和真切地体味到音乐之美,而且对于塑造他们的人格,陶冶他们的情操亦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音乐教学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要位置,突出情感体验。作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在感知、体验、表现与创造美的实践中受到音乐的启迪,获得审美能力,从而实现音乐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1、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 艺术形象思维的特性之一是具有情感性,情感越丰富其形象思维的能力就越强。音乐对培养人的情感有独到的作用。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放在首位,改变传统教学中重技轻艺的倾向,真正发挥音乐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是通过特殊的表现手段集中地寄予了表现者的情感与思想.把它们传递给了观众和听众,以引起情感共鸣。但现实中不少学生感到音乐学科枯燥无味、难学.也有的认为音乐学科是“小儿科”.不屑一顾.把自己当作旁观者。学生何以会产生这种厌学和畏学的情绪呢?我们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情感的体验有关.因为离开情感教学的音乐确实会变得晦涩难懂、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教师要有较强的音乐表达能力,用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把流行音乐引入音乐欣赏课中,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音乐欣赏情境,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互动,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中的美,对欣赏的音乐作品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8.
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来强化诗歌的情感体验,把音乐融进诗歌教学,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描绘的天地中。通过音乐的美感体验来丰富诗歌的美感体验,丰富想象,音韵和谐,体验再创作的愉悦。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艺术。因而,作为音乐教育实施的一个主要途径——音乐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创造型人才,才能提高全民族的音乐素质。下面,就把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情感的一些做法总结一下。 一、创设情境,渲染情感 学习环境,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优美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起着  相似文献   

20.
在音乐课教学中,音乐欣赏课是不可缺少的。情感是音乐欣赏教学的纽带。教师要把自己融入音乐,创设音乐情境;要让学生走进音乐,参与实践,丰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