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倡学生个性发展的今天,教师稍给学生一点"颜色"就会遭到如体罚、变相体罚、损伤学生心理等言论的攻击,导致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变得步履维艰,陷入了软弱单一,无为低效的困境。其实,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惩罚教育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惩罚教育不是体罚教育,它是以爱为前提的教育方式的一种。在班级管理中掌握艺术的惩罚手段,奖惩相结合,将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郭建福 《学周刊C版》2019,(9):162-162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育惩罚制度受到人们的质疑,人们片面地认为教育惩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不利于学生人格与个性的发展,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普遍不提倡运用。其实不然,教育惩罚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如果运用得当,将成为班级管理中的一剂良药。本文从实际出发,就初中班级管理中如何合理运用教育惩罚制度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3.
孙云晓先生曾经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其实,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接受适当的惩罚和磨难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认为,我们与其回避惩罚,不如正面探讨,让教育中的惩罚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和明确,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1.惩罚要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施惩罚的前提。对学生实施惩罚,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对”与“错”,以及惩罚的依据。要先有规矩,后有惩罚,千万不可随意而为。为此,班级要制定自己的班规。而班级“立法”的过程本身就是教育其实施惩罚和实施什么样的惩罚。…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惩罚也紧跟时代的脚步,教育惩罚可谓是我国教育的一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应用可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种教育手段在现代的教育事业中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为教育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惩治相当关注,可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有很多滥用教育惩罚,严重使用教育惩罚情况的曝光,使人们对教育惩罚产生厌恶。由此可知,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合理的教育惩罚、适当进行教育惩罚力度,对班级的管理十分关键,进而使得教育目标良好实现。  相似文献   

5.
韦士政 《新疆教育》2013,(13):129-129
在班级管理教育中,对犯错的学生,“赏识”教育和“惩罚”应当并行,尤其要大胆、科学地使用“惩罚”的手段教育学生。正确的看待惩罚教育,师生应明确其必要性,采用合理惩罚方式,把握尺度,按照一定的合理程序进行惩罚。  相似文献   

6.
惩罚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惩罚中隐性教育与其他显性教育的冲突,导致教育的不一致;惩罚方式与学生犯错后心理状况不匹配,导致惩罚无效;惩罚原理与兴趣原理发生冲突,导致选择困难;对缺乏凝聚力的班级采用集体惩罚,激化师生、生生矛盾;教师把自身消极情绪投射到学生错误上,导致惩罚滥用;惩罚程度与惩罚对象不符合,导致惩罚不当.  相似文献   

7.
试论惩罚实施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惩罚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惩罚中隐性教育与其他显性教育的冲突,导致教育的不一致;惩罚方式与学生犯错后心理状况不匹配,导致惩罚无效;惩罚原理与兴趣原理发生冲突,导致选择困难;对缺乏凝聚力的班级采用集体惩罚,激化师生、生生矛盾;教师把自身消极情绪投射到学生错误上,导致惩罚滥用;惩罚程度与惩罚对象不符合,导致惩罚不当。  相似文献   

8.
从古至今,对于教育惩罚的争论一直在持续.当前,一些教师不敢运用教育惩罚,而另一些教师不当运用惩罚造成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从哲学、心理学和人性论三种视角探讨了教育惩罚的理论依据,分析了教育惩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师道尊严的误用;学生、家长对教师不当惩罚的默许和纵容;因惩罚相关规定不明确,教师不敢惩罚.提出解决当前教育惩罚问题的策略:尽快出台教育惩罚相关法规,包括明确教师拥有教育惩戒权,清晰界定合理惩罚、体罚及变相体罚的标准,增加对教师无故忽视或放任学生不良品行的行为进行处分的条例;加强师德教育;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制定班级规范和惩罚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谈惩罚教育     
在现在的班级管理中。对于学生的教育,社会、学校大都提倡赏识教育,避免惩罚。杜绝体罚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也不能谈罚色变,放弃惩罚,我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它将失去教育力度,使学生思想涣散,行为会随心所欲。应该明白我们所说的教育惩罚与体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等同。教育惩罚是纠正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手段,通过惩罚能引起畏惧和悔恨,从而使学生分清是非善恶,并通过意志而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体罚是一种有意识地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来制止和预防某些问题行为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中,体罚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但是,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若是没有了惩罚,学生就不会建立应有的规则意识、秩序意识等。"体罚不可取,惩戒有空间",所以教师要运用一些合理的手段来进行惩罚,要在学生和家长不反感的前提下让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惩罚变得比较容易接受,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惩罚作为一种必要的教育方式在高中美术特长生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运用,提出了对高中美术特长生的惩罚应建立在现代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以帮助学生、挽救学生为出发点,以严肃的教育和谅解、关怀学生为手段,以促进学生进步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惩罚作为一种必要的教育方式在高中美术特长生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运用,提出了对高中美术特长生的惩罚应建立在现代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以帮助学生、挽救学生为出发点,以严肃的教育和谅解、关怀学生为手段,以促进学生进步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李爽 《课外阅读》2011,(2):229-229
在班级管理中,惩罚手段的运用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错误行为的耻辱感和内疚感,加强其改正错误的内部动机,提高教育效果。但惩罚是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那么,在班级管理中使用惩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4.
当前,素质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创新教育的呼声也日渐高亢,人们普遍倡导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认为表扬、奖励永远比批评、惩罚有力量,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和悦纳学生,而不能使用惩罚;惩罚就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惩罚就是变相体罚.甚至在教育心理学界也存在一种看法,认为应把惩罚作为课堂教学管理中万不得已的最后一个.惩罚是不是真的犹如洪水猛兽呢?笔者认为未必.  相似文献   

15.
当前,素质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创新教育的呼声也日渐高亢,人们普遍倡导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认为表扬、奖励永远比批评、惩罚有力量,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和悦纳学生,而不能使用惩罚;惩罚就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惩罚就是变相体罚。甚至在教育心理学界也存在一种看法,认为应把惩罚作为课堂教学管理中万不得已的最后一个。惩罚是不是真的犹如洪水猛兽呢?笔者认为未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值班过程中对迟到学生的劳动教育,从传统命令式的"处罚式管理"转变为"倡导式管理"所取得的效果受到的启示中,提出在"班级管理中变‘惩罚式管理’为‘倡导式管理’",提倡在班级管理中学习、借鉴、推广"倡导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李逢超 《班主任》2000,(8):30-31
惩罚是班主任班级管理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评价。惩罚可以维护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可以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惩罚常常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痛苦和羞愧,从而起到教育导引作用。适当、适度的惩罚对培养学生的耐挫拆心理素质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8.
王文生 《教育探索》2005,(11):40-41
教育惩罚是学校教育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它可以分为良性的教育惩罚和不良的教育惩罚。不良的教育惩罚具有很大的危害。是我们应极力避免的。而良性的教育惩罚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应予以保留。但教育惩罚的实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拓宽对教育惩罚的认识,从如何正确运用惩罚、怎样的惩罚才是合理的、适度的等,上升为讨论实行惩罚后的效果以及学生对惩罚的认同如何。通过研究实行教育惩罚后的实效性与学生认同感,并通过资料的收集和问卷调查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结果发现在学校现有的惩罚处理中,越是严厉的惩罚,再犯的比例就越低,效果越好,教育惩罚的实效性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学生也能认识到这点,但是让学生对具体的违纪行为作惩罚处理的判断时,他们认为合适的惩罚与已有的惩罚相比都有偏轻的倾向,需要对其进一步加强教育惩罚的宣传。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修订学生管理规定时,不仅要进行调查研究,而且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通过定量的分析,充实完善惩罚措施。  相似文献   

20.
拓宽对教育惩罚的认识,从如何正确运用惩罚、怎样的惩罚才是合理的、适度的等,上升为讨论实行惩罚后的效果以及学生对惩罚的认同如何.通过研究实行教育惩罚后的实效性与学生认同感,并通过资料的收集和问卷调查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结果发现在学校现有的惩罚处理中,越是严厉的惩罚,再犯的比例就越低,效果越好,教育惩罚的实效性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学生也能认识到这点,但是让学生对具体的违纪行为作惩罚处理的判断时.他们认为合适的惩罚与已有的惩罚相比都有偏轻的倾向,需要对其进一步加强教育惩罚的宣传.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修订"学生管理规定"时,不仅要进行"调查研究",而且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通过定量的分析,充实完善惩罚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