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宋玲  尹长舒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1):55-57,64
西汉王莽当权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法制改革,其中尤以货币制度的立法改革为重心。由于不合时宜,加上王莽个人主观原因,改革最终失败。本文描述了币制立法改革的全过程,分析其失败之因,以期给当代经济法制改革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存在一个短命的王朝——新朝。新朝的主人王莽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这次改革触及了社会各个领域,其广度和深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改革没有解决当时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反而激  相似文献   

3.
币制改革作为王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货币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无论其结果怎样,都是无法否认的历史存在。这次改制尽管没有成功,但是悲剧如同喜剧一样,也是历史借以延伸自己的一种必然而不可排斥的形式。而就其认识意义而言,悲剧的贡献决不在喜剧之下。我们可以肯定:谴责王莽币制改革的失败与探讨其失败的原因,后者要比前者的意义重要得多,这既是草就拙文的目的,也是促成拙文的动因。而愚见当否,尚祈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4.
西汉三次外戚专权的程度及特征是不同的;但都有值得肯定的方面。吕氏专权有维持汉初政治、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割据、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进步作用。霍光正确地执行了武帝停止战争、恢复发展生产的方针,使危机四伏的汉王朝重新走向稳定,为“昭宣中兴”作出了贡献,他是“照宣中兴”的奠基人;王莽在西汉社会后期,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人民起义不断、统治政权摇摇欲坠之机,凭借其姑妈及王氏势力取代了汉王朝,建立“新”朝。他所实行的改制,其用意是解决西汉后期存在的两个严重问题——土地高度集中、奴婢大量存在。但是他的改革失败了,因而也就使得他用非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尝试归于失败。尽管如此,王莽代汉及其改制并不能因此而否定。  相似文献   

5.
西汉末年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严重,农民丧失土地依附于豪强,致使国家控制的人口剧减。王莽针对这样的社会危机采取了王田私属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而面对相似情况的曹操推行了屯田制,成功得壮大了经济实力,为其统一北方准备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6,(6):35-39
王莽改制是发生在两汉之际的一次失败的改革,改制失败的原因非常复杂,但王莽个性对其改制失败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王莽个性既有遗传其先人的因素,也与其不同的人生阶段经历有关。王莽的个性具有两面性特征,良好的个性如勤奋刻苦、孝顺仁爱、严于律己、积极进取和善于谋划等一度助其走向事业巅峰;而不良的个性如优柔寡断、长于算计、心狠手辣、沽名钓誉、敏感多疑、缺乏理性等则使其改制难逃失败。  相似文献   

7.
王莽改制是西汉史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它的研究,人们较多地是注意从西汉末年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形势,谈它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而从经学的角度来加以探讨,则不多见。王莽的改制,按其依据的理论,又常称为“託古改制”。其实,所谓王莽的“託古改制”,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应是託古经以改制,就是说王莽企图照搬秦汉以前的古代经典来修改和代替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由于在王莽改制的同时,经学上出现  相似文献   

8.
尹连忠  赵军 《课外阅读》2011,(12):308-309
王莽改革失败的心理原因主要是崇儒,治国方针受到儒家理想的严重影响。西汉儒学的特别之处是儒学与阴阳五行说、天人感应说、谶纬说相结合,使西汉儒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王莽是西汉儒学的实践者,他的成功在于他对儒学的身体力行,他的失败在于对儒学的笃信而失去了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9.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1895-1898年,清政府进行了以“因时制宜”上谕所涉内容为核心的改革,这次改革既非“洋务运动”的简单延续,也不能看做是戊戌“百日维新”的序幕。由于清政府在“变法”问题上形成了某种共识,因而这次改革涉及许多方面,其达到的深度也是前所未见的,而且大部分得到或多或少的执行。也正因为如此,改革使清政府体制中一系列问题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无论对哪一派的改革而言,这些问题都是他们推进改革时必须解决的。  相似文献   

10.
论王莽改制的历史背景和失败原因李光霁王莽改制是两汉之际发生的一件大事。古往今来,对它的评论甚多,有褒有贬,分歧很大。本文想就这一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和改制失败的原日做些分析和评论,求教于同道。王莽改制的历史背景王莽改制的历史背景要从分析王莽改制前西汉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王莽问题研究正进一步深入,但对王莽改制的原因缺乏全面深刻地研究,至于王莽个人的素质与改革的关系则更少有人研究。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一探讨。我们认为王莽改制有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其间接原因,是汉元帝统治以前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在弊端和各种社会矛盾造成的。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调整了封建的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出现“都鄙凛庆答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祭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不可食”①的景象。在此基础上,公元前一世纪,主…  相似文献   

12.
王莽改制的主要内容“王田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首次具有“均田”意义的土地制度改革,虽然是以失败告终的,但其意义不可低估。因而作为该制制定者、主持者的王莽的土地思想也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3.
王莽在代汉立新后颁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诏令,在工商业经济管制方面,他颁行了所谓的“五均六管”(同‘笼’)制度,其中五均赊贷政策的颁布及其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囤积居奇,打击了富商大贾,稳定了物价;扶持了民用企业.保护了市民和中小手工业者利益,避免了两极分化。当然,由于其阶级局限性和用人不当等因素,又给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从而最终导致了其改革的失败。  相似文献   

14.
王莽与儒学     
王莽自幼身受儒学教育,服膺儒学价值并努力践行儒家道德.实为西汉末期儒林领袖.自平帝起,王莽秉政,更加大力扶掖儒学,并对儒学的政治理想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践.援儒礼以更张制度,即"王莽改制".王莽改制的实质,就是以儒学政治理想模式,来解决秦汉以来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王莽的这场改革运动,其实是政治制度的儒学化过程.东汉建立以后,对王莽改制进行了清算整理,但涉及儒学及儒学政治制度化的问题,在很多方面仍依其旧.从而奠定了儒学参与建构政治制度的基础,由此可见王莽改制对后世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甚为深远.  相似文献   

15.
王莽与儒学     
王莽自幼身受儒学教育,服膺儒学价值并努力践行儒家道德,实为西汉末期儒林领袖。自平帝起,王莽秉政,更加大力扶掖儒学,并对儒学的政治理想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践,援儒礼以更张制度,即"王莽改制"。王莽改制的实质,就是以儒学政治理想模式,来解决秦汉以来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王莽的这场改革运动,其实是政治制度的儒学化过程。东汉建立以后,对王莽改制进行了清算整理,但涉及儒学及儒学政治制度化的问题,在很多方面仍依其旧,从而奠定了儒学参与建构政治制度的基础,由此可见王莽改制对后世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甚为深远。  相似文献   

16.
王莽的性格与其改制的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莽改制的失败是主客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王莽的个人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统治者的心理性格对其统治政策的制定往往起着决定作用,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历史进程;本文试从王莽复杂的心理性格入手,分析其在改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西汉王朝第十五代刘婴5岁当皇帝,不久就被王莽赶下了台。王莽结束了西汉215年统治,建立“新朝”。王莽是位儒学大家,他想缔造一个体现儒家思想的政治体制,于是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洋务企业是近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产物,由于洋务企业本身存在的种种弊病,这次工业化尝试以失败而告终。洋务企业的主要弊病是官商不分、缺乏自主经营权和官僚主义严重。同时,洋务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腐败盛行,诸多因素导致企业发展缓慢。所以,洋务企业失败的最终原因在于企业未能及时革除弊病以求得应有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莽的富民思想上承先秦、秦汉以降的惠民和富民思想,同时又是对西汉末年社会现实问题的客观反映。王莽在辅政和当政时期,经常施民以财,献田献钱;赈民之急,安置流民;惠民以利,官营赊贷;鼓励发展农业,改革俸禄制度;从而构成了其富民思想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20.
甲午中日战争后,袁世凯对北洋新军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化军制改革,使之成为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强大军事力量。然而北洋新军的现代性终究改变不了其反动性,它最终未能避免全军覆没的命运。这对于以长远眼光来研究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人们不能不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