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国家的社会职能随着国家对社会的管理、监控与服务的发展而空前扩展,而国家的政治职能则更为巧妙地隐藏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之后;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先例其职能带来了严重挑战,但它并不能导致民族国家的消亡。探求国家职能的发展演变,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摘要: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限,解决了经济落后国家在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国家并准备条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学说。研究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1930年代大萧条和社会混乱的深刻反省,罗斯福提出了四大自由,并以此为基础与丘吉尔制定了大西洋宪章,作为反法西斯国家共同的社会和政治目标,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改革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4.
当代我国社会中,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是关于国家、社会、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就国家与社会的政治伦理关系而言,国家应该以社会为本位,国家是为社会而存在的,是为社会服务的,而不是相反;社会应该以个人为本位,社会是以个人为基础的,社会是为个人服务的,而不是相反。作为个体的人,对国家、对社会来说,都是最高贵的、最重要的,是它们存在的根据和前提。  相似文献   

5.
人民公社的权力结构和乡村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一体制是国家主导下产生的高度集权的乡村控制体制,它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统辖而实现了对乡村社会政治及其它一切领域的控制,极大地强化了国家的社会动员能力,也从根本上破坏了乡村社会秩序的基础,产生了灾难性的社会后果。这种体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则是,国家无视传统社会秩序对乡村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而无限度地扩大了国家主导乡村社会的范围并错误地选择了发挥作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论从市民社会和民商法到经济国家和经济法的时代跨越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两位作对令人兴奋的“市民社会”理念和追求作了冷峻的剖析,阐述了其概念、特质、作用及其与国家和民商法、经济法的关系。章认为,市民社会作为特定概念,以其自由民主明的价值追求,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人类今从未有过市民社会,历史和现实决定了“市民社会”不可能是“全体公民”的社会;在社会化和全球化时代,“市民社会”本能地抗拒国家与社会握手言和并开展深度合作,反对国家承担协调、经济管理,提供公共产品及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职能,也颇不合宜,有违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市民社会”的终结就是经济国家、经济法的兴起,从民商法到经济法是不可逆转的时代跨越。经济法是现代民商法存在的必要条件,它以维护整体平衡和自由公正的社会经济秩序为己任,确保民商法得以对社会成员在良好的市场和社会环境下自在、自为的活动进行调整,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对职业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已成了我们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本文对目前中职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索,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崛起的过程中,能否成功化解社会内部的矛盾,是这个国家面临的重要考验之一。历史上,很多国家都曾被革命和社会动荡所折磨。比较之下,在美国,除了南北战争,200多年来美国几乎没爆发过大范围、大规模的全国性社会动乱或革命。社会的稳定对美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关键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托克维尔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分法出发,主张构建多元的市民社会来抗衡政治国家可能出现的绝对权力与多数暴政,创造性地提出以社会制约权力的思想,从而构建了其独特的民主理论。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黑格尔的国家理论,从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出发,认为市民社会作用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把它置于与国家权力相同的地位,而是要最终由“社会收回国家”。  相似文献   

10.
自考社会助学环节薄弱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考社会助学环节薄弱成因及其对策张培银,黄惠智,雍成汉高教自考制度创建十余年来,为国家造就、选拨了数以百万计的各类专业人才,赢得了较高的社会信誉。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国家和社会对自学考试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这一角度反观自学考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在三月和熙的春风中,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了我国宪法,这意味着尊重和保护人权作为国家基本原则已得到宪法确认,将对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公信力一般是指一个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国家考试作为一种政府行为.是公共理性的表现形式.其公信力是政府公信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为考试的公正性、权威性和科学性,也反映了社会和考生对国家考试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在当前国家考试存在失信危机的情况下.加强科学性、服务性、依法办考,加强考风考纪管理,强化社会监督并进行“社会交代”,是提高国家考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宏观角度,应用资料整理和调查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以中国古代和当代各种代表国家意志和国家考试控制社会冲突的功能为研究对象,从多学科角度重点探讨了国家考试在解决中国社会各种利益冲突发挥的社会控制功能。研究结论是:中国国家考试从古至今一直在扮演着缓解社会冲突的重要角色;国家考试是中国控制社会稳定独特的,重要的政治手段,也是中国社会缓解各种社会阶层利益冲突的较好选择之一,这是我们认识国家考试与社会和政治关系的一把钥匙,也是我们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进一步改革中国考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概念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他认为市民社会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和载体,在西方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关键也是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现代国家”具有两个方面的职能,即“领导权”方面和专政方面的职能。国家消亡就是政治社会重新被吸纳到市民社会之中的过程。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是他对意大利等现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反思的结果,对今天的中国也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用“社会中心主义”“国家中心主义”“政党中心主义”三种理论范式分析了近代中国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过程,发现近代中国“弱国家—弱社会”的基本社会政治状况决定了“社会中心主义”和“国家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转型道路行不通。基于“政党中心主义”逻辑,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成为两大政党——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历史任务,结果是:国民党由于自身局限性,在国家现代化转型中失败,而中国共产党依靠自身强大的组织力和动员力,成功组织并整合国家和社会力量实现国家转型。这样也就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视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催生着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萌发。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整体性社会的存在样态,对人的内在规定有着与以往社会的不同图式,国家与社会、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发展趋势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调整其价值取向的要求。本文认为,这就是综合国家目的、社会目的和个人目的多元价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合理化的国家政权建设是乡村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革命后中国乡村社会的国家政权建设是以国家对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高强度动员与监控为根本特点的,国家力量的特殊作用保证了国家政权建设任务的基本完成,但这一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深思,如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国家动员与监控的深度问题、集权与分权问题。总结建国以来乡村社会国家政权建设的经验教训,当前我们应在已经集权的基础上适当扩大社会的自主空间,实现国家与社会的权力互强。因此,以发展基层民主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建设战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应以名副其实的村民自治来推动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整合与乡村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非典”流行时期的国家与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已经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但总体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仍然是一种“强国家-弱社会”的模式。“非典”流行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某种变异,“非典”流行事实上打断了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发展进程,正是由于社会缺乏自救能力,也无可以自救的组织资源。才使国家有了大规模介入社会的可能.国家不得不依靠强化政府权力的方式和传统的动员渠道来控制疫情的扩散,也在事实上强化了对中国社会的控制。在处理突发事件或者社会传染病时,能否不以伤害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关系为代价?“非典”之后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应建立在公平、平等、民主、自由与正义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国家在六七十年代经历了经济动荡与社会危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急剧的改变,年轻人思想上动荡不安,对社会和生活有了更富挑战性的要求。种种的社会现象促使了后现代思想的诞生,并对服装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新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儿童权利的保护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儿童的监护已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私事,国家已经从不同角度干预和介入了对儿童的监护。儿童监护制度公法化已成为一个大的趋势,进一步厘清父母、社会和国家各自的职责,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