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文治先生(1865—1954)是我国近代的一位著名教育家.他一生兴办教育,如筹设北京高等商业学堂、主持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911改为南洋大学,1920年改为交通大学)、兼任太仓中学监督、设立太仓艺徒学校、筹建吴淞商船学校、组织私立无锡中学、创办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等.其中,特别是出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14年,整顿校务,建设专业,精业勤教,敬师爱生,为培养我国第一代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竭尽了心力,历届学生中有不少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和领导管理人才.他创办的无锡国专,是一所研习中国文化学术、独具特色的学校,30年中,国专门下,人才辈出,  相似文献   

2.
唐文治教育思想和实践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治(1865-1954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不仅有丰富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更是一位教育实践家,他先后筹设北京高等商业学堂,主持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今上海交通大学),创设太仓艺徒学校、吴淞商船学校(今上海海运学院前身)、无锡中学(今无锡三中)...  相似文献   

3.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技术、经济与管理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和理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28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4.
一、清末时期的江西高等学校(1902—1911年)清末废科举,兴学校,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江西始有高等学校,时称高等学堂。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江西陆续设有高等学堂10所,其中官办6所:(1)江西大学堂,1902年创办,1904年改名为江西高等学堂,1909年改为江西实业学堂,1911年改为江西工业学堂。(2)江西实业学堂,1905年创办,1907年改为江西高等农业学堂,1910年改为江西高等农林学堂。  相似文献   

5.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交通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解放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历尽艰辛,几度中断。解放以后,高等航海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  相似文献   

6.
靳平 《神州学人》2007,(9):17-19
21世纪的大学校长"标准"大连海事大学,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历经近百年,已是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旗舰"。纵观大连海事大学的历史: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1953年,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为大连海运学院,时为中国惟一的高等航海学府;1960年,大连海运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3年,朕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  相似文献   

7.
《中国研究生》2009,(6):30-33,F0002,F0003,F0004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交通部唯一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并题词:“坚定、严谨、勤奋、开拓,  相似文献   

8.
1866年,严复以第一名考入福建船政局求是堂艺局(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晚清创办技术学校,这所学堂首开其端,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严复后来成为近代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之一,是维新运动中的重要理论家、宣传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把自由主义这一西方主流思潮介绍并移植到中国.1906年,他在上海商部高等实业学校演说时,最早把起源于西欧的实业教育向中国进行了全面的、经典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论唐文治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郭齐家唐文治先生(1865—1954)是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开拓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高等理工大学——交通大学教育体制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近代改革封建旧教育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文化和高等工程教...  相似文献   

10.
唐文治是交通大学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之一,他在1907-1920年掌校的14年时间里克服诸多困难,将学校办成享有"东方MIT"之称的大学.在这个过程中,唐文治自始至终都得到交通大学创始人盛宣怀的帮助.以此为基础,盛唐两人的关系从公务性逐渐扩大到各自的生活圈,形成公私结合的社交网.这种公私结合的社交网在各自事业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唐文治因学校经费和友人生活问题而商求于盛宣怀;盛宣怀也因子弟入学托事于唐文治,彼此关照,促成许多事情的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一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始于清朝末年。一九○一年(光绪二十七年),清朝政府明令全国书院改为各级学堂,在省城的书院改为大学堂。安徽省城安庆的敬敷书院早在一八九七年(光绪二十三年)就改为求是学堂,这时又改为安徽大学堂。这是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随后,新教育制度建立,《癸卯学制》公布,安徽大学堂改名安徽高等学堂,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曾任该校监督(相当校长)。一九○六年,在安庆建立省立政法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一九一○年又创办了高等农业学堂。这是安徽早期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高等专科教育发展较早,历史较长。研究专科教育发展史,特别是总结建国三十三年来专科教育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当前制订专科学校的发展方针,探讨专科教育的办学规律,研究开创专科教育的新局面是十分有益的。(一)上海解放前的高等专科学校教育中国的专科教育源远流长,早在维新运动教育改革期间,维新派人士就大力提倡实业教育。1896年,江西蔡金台等人创设“蚕桑学堂”,这是实业教育的一个起点。从《钦定学堂章程》中可以看出,实业教育已自成系统,有:简易实业学堂、中等实业学堂和农工商医高等实业  相似文献   

13.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技术、经济与管理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和理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28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2004年11月19日,新校建设破土动工,并于2008年10月基本建成。校园占地面积133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绿化率52%,水域面积8万平方米。新校区及其完善的功能配套设施将成为学校更好地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中国和世界海运事业发展服务的一个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探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的素质教育内涵应该是全方位的 ,即以德育为根本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上海海运学院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并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上海海运学院是一所具有 9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校 ,前身为始建于 1 90 9年晚清邮传部的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 ,其航海教育的历史几乎与西方的航海教育同步。但是 ,上海海运学院真正飞速发展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这些年来 ,通过全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上海海运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已有明显的提高。上…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教授     
研究中国大学教育的人,可能都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本世纪初,最早承担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职责的,大多是一批传统的士子,比如北大校长蔡元培、南开大学创始人严修、南洋大学堂校长唐文治、交通大学校长叶恭绰,以及光华大学校长张寿镛等,都是进士或举人出身。如果仅仅是个别人,也许还是特例,但现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07,(26)
研究中国大学教育的人,可能都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本世纪初,最早承担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职责的,大多是一批传统的士子,比如北大校长蔡元培、南开大学创始人严修、南洋大学堂校长唐文治、交通大学校长叶恭绰,以及光华大学校长张寿镛等等,都是进士或举人出身。如果仅仅是个别人,也许还是特例,但现代大学教育史向我们显示,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面孔     
01
  魏光焘
  两江总督大力开办实业学堂
  ?1904年,清政府颁行《奏定学堂章程》,正式确定实业教育的地位,两江总督魏光焘鉴于“两江虽夙称繁庶,而士旷民游,非兴实业学堂,不足以陶冶人才,以为振兴富庶之基”,故将江南格致书院改为江南农工格致实业学堂,又先后更名农工矿实业学堂、农工矿商实业学堂,最终定名江南高等实业学堂,设农、工、商、矿4科,招生120名,分门肄业。同期,他还积极组织实施三江师范学堂建校、筹措资金、制定章程及正式招生等筹备工作。三江师范学堂从1902年开始酝酿、筹备;1903年3月开办,着手聘请师资、建造学堂;1903年6月19日开学,由中日教习“互换知识”一年;至1904年11月正式招生入学,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创建工作。成为当时“堪与京师大学堂比美”?的江苏最高学府。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14日是已故上海师范学院院长廖世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廖世承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为纪念廖先生及宏扬祖国的教育事业,今年十月,我校将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届时还将邀请全国部分教育界知名人士来我校。廖世承,字茂如,上海市嘉定县人。生于1892年6月14日,逝世于1970年10月20日,终年78岁。1908年,他高小毕业后考入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即南洋公学)中院学习。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5年,廖世承和同学诸人一起赴美留学,在勃朗大学插入二年级学习,4年内读完了6年学程,而且成绩优异。在勃朗大学不仅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而且还通过了博士考试。廖世承是我国现代最早获哲学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廖世承1919年回国,同年8月受聘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东南大学)教育科教授,主讲“教育心理学”、“中学教育”等新课程,很受学生欢迎。我国最早的心理实验室,于1920年分别在北京高师与南京高师建立,廖世承参与南京高师心理实验室的创建工作,并在我国首先用智力测验法测验投考的学生和在校学生,1921年,他  相似文献   

19.
清末“新政”时期,唐文治以朝廷倚重的“干员”身份参与新立商部暨农工商部的商政变革。他通过拟上奏折,借助朝廷推力加强各地实业兴办的筹划和管理;通过促设商会,借助民间结社厚聚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通过创办实业,借助经济实体的样板作用以开全国风气之先。他的所作所为的时代意义,有助于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民族资本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利权的保护。然而正值自己政坛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他却与朝廷作了彻底的“买断”,由此留下一个值得后人探研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末年 1903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这一学制把实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体系并列,两者只是教育类别不同,并没有教育层次上的区分.实业教育分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中等实业学堂与高等实业学堂可以相互衔接,在各级实业学堂中都划分农、工、商、船四个大类。但限于当时社会背景、经济发展和人们的认识,实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例极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