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奥巴马就职演说话语的认知语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的交际行为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演讲作为一种特有的人类语言交际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交际的本质。拟以关联理论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说话语进行分析,分析其话语与认知语境、认知效果和认知努力之间的关系,进而阐述人类交际的关联原则。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码转换既包括语码话语模因,又包含程式性语言模因,是一个动态的模因系统。这个规约化基于顺应的模因系统作为交际策略方式,具有语境化、策略性、顺应性、可偏离性的特征。它反映了网络语境下的社交文化特征,又体现了人类的认知过程与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讨论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活动是一个双重示意-推理的语言交际行为,可译性问题是一个视作者的交际意图和听话人/读者的认知语境而定的动态问题,而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的目的在于获得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与源语作者交际意图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4.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因此隐喻能力的培养是顺利实施外语教学的有效途径。隐喻能力强调隐喻的认知性和动态创造性,隐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动态理解和创造隐喻,从而能够在特定场合顺利实施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应侧重隐喻的普遍性、隐含性、跨文化特征和认知机制等几个...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境是语言交际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合理与充分建构是成功交际的至关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对语言学习资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影音教材以其知识立体性、情景真实性、语境假设内化性及交际的动态模拟性实现了对动态认知语境的全息化建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应用关联理论的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原则,结合语境、言语动机、认知环境等因素探讨语言意义与言语意义、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以及语境假设与新信息之间的动态关系;同时通过分析话语的认知过程,认为言语意义、交际意图和言外之意密不可分,语境假设与新信息的关系至关重要,话语认知的基础是共同认知环境和共享信息,明示推理过程是话语认知的必经之路,寻求唯一最佳关联是理解话语意义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语用的视角出发介绍语用身份的概念及相关研究并探讨第二人称代词"你"如何因语言的可变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而动态构建语用身份。提出"你"除了指称具体交际语境的听话人还可以用于构建说话人身份、第三方身份、共指身份、泛指身份及虚化身份,以及考量"你"的这些变异形式如何顺应交际需要以传达说话人特定的语用意图,从而得以构建其语用身份。  相似文献   

8.
幽默作为一种语言交际.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本文尝试在关联理论的语言学框架下,结合认知语境,来分析小沈阳的幽默话语.  相似文献   

9.
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认知行为,应遵循人类共同的认知规律。论文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从认知角度出发探讨词块教学对克服中介语,改善言语交际的流利性和提高选词的地道性,提高学生语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探讨其对减轻语言僵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将模因概念引入语言礼貌研究领域可以发现,语言与语言礼貌都是模因,汉语礼貌模因源自于<论语>和<礼记>,并深受其影响的影响.在实际交际中,礼貌意图、礼貌形式和礼貌话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恒定不变的.相反,交际语境中它们之间是动态的.这就需要听话人结合语境对说话人透过语言模因所传达的交际意图,从而对说话人的语言模因重新做出礼貌、非礼貌或不礼貌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交际意图是说话人在交际行为中所要实现的目的,它影响和制约着说话人对语言形式的选用。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为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有时会故意打破言语常规,造成前景化。前景化和交际意图的传递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读者对非常规形式背后的隐含意义的探求过程正是作者交际意图的实现过程,前景化语言结构可将读者认知活动有效地引向对作者交际意图的破解。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封常规语言使用规则的偏离,以此来实现文学价值的前景化,传递其特定意义,或者说是传递交际意图。前景化和交际意图的传递本质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另外,文学作品虽不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口头会话,却是作者和读者内心的文字与思想的无声交流,因此Grice和Levison的会话原则在诗歌中也可以用来分析交际意图是如何传递的。  相似文献   

13.
言语交际是有目的地通过语言完成若干行为的复杂的语用过程。关联理论认为说话人的意图包括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并讨论合作原则,关联理论与会话含意的关系来分析日常会话中模糊语言的会话含意及其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语在人们的交际中使用频繁,影响着交际的效果。在交际中模糊语言的使用,受到一定的语境影响和制约。本文通过对模糊语言以及语境的解释,分析商务英语语境中模糊语言使用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5.
张耘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5):126-128
基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框架,Gutt把翻译定义为语言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翻译是一种涉及大脑机制的交际行为,是一种寻求最佳关联的认知——推理活动。因此,译者应准确推测作者原意,推理读者的认知语境,采用最佳的翻译方法,给出最佳的关联译文。  相似文献   

16.
语用学是一种有关语言使用的理论,属于语言运用范畴。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的目的在于获得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与源语作者交际意图的最佳关联。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初步探讨语用翻译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分析,对交际意图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进行重新整理和详细说明。,交际意图是言语交际中任何形式的意向性概念的总称,主要包括交际目的和会话含意,它具有系统性、间接性、动态性、可推导性和不确定性等五大特点。交际意图的分类可以根据它的推导难度、动态变化、重要程度、相互关系、交际者角色和立场、语言的纯理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18.
“民俗语义词汇”富含独特的语言文化特征,在目的语中几乎找不到文化内涵完全对应的词语,所以翻译这些词汇格外棘手。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框架,指出对这些文化词汇的翻译应该以“最佳关联”为目标、“关联域”为中介、“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传递为原则。但是当这两种意图不能被兼顾的时候。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英语教学课堂,由教师控制的句型操练教学及语言表层、句法结构教学,被视为唯一的教学目的。除此之外,言语所含的文化特色经常被忽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遇到操英语的本族人并进行乏流时,常常会因缺乏共同的社会经历及知识遇到尴尬不语的局面。事实上,语言的句法结构及语言的交际模式中都蕴含着层层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