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注民生是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的核心议题和公开的政治承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体现了政府职能已由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解决民生问题,从而实现由增长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即民生型政府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根据责任负担大小、保障水平高低以及民众需求差异等维度,可以把民生保障划分为托底型、基本型、改善型以及富裕型等四种模式类型。其中,托底型民生是最为基础性的民生类型,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具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它着重解决民众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成为民众生存权的基础与先决条件,体现国家对民众最基本生计的责任担当。托底型民生就是守住民众最基本生活的底线,保障好民众最起码的生活需求的民生项目及标准,对其数值人们往往用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生活保障等指标来测量。但是,以最低生活保障线作为托底型民生标准并不能解决民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问题,同时,平均工资指标也不能反映人们的消费支出情况。实际上,托底型民生与城乡居民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总和相关,结合全国近年来公布的数据,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测算可知,托底型民生支出约为城镇居民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基本需求总和的60%左右。为此,应该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下加强托底型民生建设,不断优化托底型民生支出结构,拓展托底型民生项目类型,将突发性不明原因疾病纳入到托底型民生保障项目,切实增强托底型民生项目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确保民众生存之"底"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可见,构建民生型政府将成为我国行政改革的主旋律。其中,民主在构建民生型政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民主就没有民生型政府;民主既是民生型政府的一个基本特征,又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基础和重要手段;民主还是构建民生型政府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4.
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关注的核心问题,而构建民生型政府也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准确界定民生型政府的内涵,科学构建民生型政府的评估指标体系,全面阐述构建民生型政府的重大意义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必须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事关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我们党的生死存亡。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民生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对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前提。保障民生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目标,公共财政是政府保障民生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渠道。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公共财政体制,主要措施包括: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充分体现民生保障导向;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财政民主决策,切实提高财政民主程度。  相似文献   

7.
范文鹏 《文教资料》2014,(28):136-137
“民生型政府”的构建涵盖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其工作重心是全面改善民生,而就业问题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对于民生型政府的构建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江苏作为教育大省和经济大省。如何统筹协调教育事业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直接关系江苏省民生型政府建设效果。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省内区域经济、高校学科设置、毕业生就业意识等问题息息相关,本文基于民生型政府构建,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8.
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主体思想是这一原则的时代化体现。在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实践中,人民不仅是民生建设的认知主体,而且是民生建设实践的主体,人民不仅是民生建设成果共享主体而且是民生建设的监督主体。这些民生建设主体思想,对于推动以建设民生型服务型政府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公平与正义为标志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非物质民生问题”的忽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非物质民生包括素质教育、文化事业、群众性体育事业、全民健康、医疗服务、公民权益等诸多方面。本课题组认为,非物质民生均等化是一种现实选择,解决非物质民生应当成为各级政府的执政理念。在推动各项改革时,都应围绕基本消费平等化这个非物质民生的目标来考虑。在现实中,为了便于实施,应当以财力均等化或财政能力均等化作为实现非物质民生的基点。  相似文献   

10.
解决民生问题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对民生工作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各个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财政支出结构由“建设财政”转为“民生财政”。通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民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在“低速增长”“中速增长”和“高速增长”三个不同区制下的互动关系以及形成这一关系的深层机理,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中民生性财政投入占比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这也从侧面表明了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政府生产性财政投入的依赖,充分发挥民生财政支出的潜在增长效应是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民生的内涵具有时代性.在今天,它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享受权,体现在人民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中.文化民生则是最富时代特色的民生新内涵.当前,民生问题还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困境,而这恰恰是我们进一步改善民生的出发点.改善民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只有动员包括政府、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力量,才能真正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政府民生供给效率是民生产出与民生投入之比,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民生投入规模、民生投入结构、政府工作效率、群众利益表达等,分析其影响因素是提升政府民生供给效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民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发展民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马克思经典著作将人作为一切价值的尺度,从人的需要出发考察社会关系、人的发展、人的解放,阐释民生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价值诉求、实现路径等,为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与理论依据。基于人学视角,挖掘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对社会主义民生事业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要求。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目的就在于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和谐稳定的实践中创先争优,切实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河北省各级党组织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改善民生进行了有益探索。深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解决民生关切,必须使实践经验得到升华,使面临的问题和不足得到重视,进而探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一、在十八大精神引领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得、劳有所行、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意义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是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民生状况的改善是一项浩大的社会工程。职业教育联系着国计与民生,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从民生的角度关注职业教育,需要政府、企业、教育机构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也就是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民生问题是党和国家近年来高度重视的社会发展问题之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在分析总结克拉玛依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为克拉玛依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民生领域建设得以不断完善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立民生水平评价体系.是了解民生状况,衡量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绩效的前提。通过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与统计学方法,构建一套民生水平评价体系。文章从民生的内涵出发.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从全面反映国民的生活质量、生存条件、发展状况、保障状况的角度.设计了民生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对民生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静态角度看,民生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从动态角度看,民生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民生政府建设应该坚持和谐精神、创新精神。当前,推进民生政府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握民生政府建设的方向;积极实行政务公开,把握民生政府建设的关键;开展政府绩效评估,把握民生政府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60年教育定位变迁及价值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定位是一个国家和政府将教育归入社会发展总体格局的哪个领域和部类,赋予何种功能和任务,对其承担何种职责和发挥何种作用的价值取向与制度安排.从理论上及历史发展看,教育定位一般经由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转向公共领域.新中国60年来,教育定位先后由"文教"、"科教"转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从服从和服务于国家需要和国家利益的"国计",转向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为宗旨的"民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此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规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