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种文化就是一种生存的应对方式,任何一种文化形态背后都有着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道德教育在文化上就是一种精神创造。要通过有意识地传授先进文化,培养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引导人们自主应对经济全球化,保持鲜明的文化个性,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主意识,提升文化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2.
继承借鉴:道德教育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道德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不能脱离自己的传统根基和本民族的文化土壤,这是它的继承性所决定的;同时,一个国家的道德教育又是与世界各国的道德教育相比较而存在的,它的发展又需要不断吸收和利用其他国家的先进教育成果,这是它的借鉴性所决定的。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候,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继承与借鉴的关系,是我国道德教育发展创新的必由之路。一、继承是道德教育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精神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道德…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32):146-147
多元文化时代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在多元文化时代里陷入困境,难以满足在多元文化时代里成长的学生需求。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学校道德教育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多元文化,培养核心价值观;转变教师角色,做好学生道德引领。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旨在对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以及我国的多元文化状况进行充分把握的基础上,从现状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揭示当前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给社会伦理、青少车道德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据此来研究学校道德教育已经面临和可能面临的深层困惑,并通过进一步的文化学反思和批判、文化学意义上的方法论自觉以及对国内外历史经验的比较与借鉴,来阐明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文化路向和文化使命。以为我国的道德教育改革及其相关的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节选自课题成果“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5.
肖蓉  伍自强 《教育探索》2012,(6):121-123
多元文化的发展要求学校道德教育应从文化视角来分析自己在教育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承担起多元文化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可以从学校道德教育中应有的文化立场、对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文化反思和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文化自主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改造力量。网络文化的到来,对学校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道德教育在目标上、方式方法上都有所变革,网络素养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学生道德决断力、道德欲求已然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文化含义和多元文化内涵的理解,分析了多元文化对技工院校学生道德发展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多元文化环境中技工院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及策略,以期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对儿童的道德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学校的道德文化、学校的精神气质直接作用于儿童的道德精神的形成。因此,学校整体上必须是一个道德结构,必须是道德性的机构。学校教育中的各种不道德性是道德教育失去实效的根本原因之一。塑造学校的道德文化就是对学校进行道德改造,就是形成一种促进教师、学生的道德人格以及组织本身的道德性不断向优秀发展的文化,让道德价值和道德追求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把学校建设成具有道德性的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知识与道德的疏离,造成了大学教育目标的偏离,由于知识教育在现代大学中所占的主导地位,使道德、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日益淡化和削弱,道德教育步入困境,产生了道德教育的低效性、边缘性、虚伪性、无根性等情形.知识与道德的整合是大学教育追求的目标,实现两者整合要守护文化传统,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石庆伟 《文教资料》2011,(25):155-156
多元文化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学校道德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主体道德人格,指导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对话意识,倡导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道德教育责任主体之外,文化始终是型构人类价值理性的强大力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分别具有不同的道德教育功能,但在通常情况下,文化因素是以文化模式的方式形成文化合力,进而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这就是道德教育的文化机制,文化也因此而成为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文化发挥道德教育功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粗放模式",二是"集约模式"。在当代社会,集二者于一体的"混合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机制,折射出新的历史时期文化政策和道德教育理念变迁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竭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体现了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全球化给我国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文化霸权主义对大学生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应确立以信仰教育为核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道德,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重视价值观教育,加强素质教育,以此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德育工作必须关注文化整合在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和力量。因此,无论是德育过程理论水平的提升,还是德育实践的有效进行,都要求我们对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基本内容有:精神文化要素、物质文化要素、制度文化要素和行为文化要素。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何以可能是指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前提性,即对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根据、意义进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4.
道德来自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造成了各自传统道德教育的差异。在道德教育的过程和基础上,西方重“认知”,中国重“情感”;在道德教育的结果和逻辑上,西方遵循“由外而内”的逻辑,中国遵循“由内而外”的逻辑。文化价值多元、知识性质改变和道德本身的复杂等一系列因素共同造成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认识论困境。借鉴对中西方道德教育差异的思考,现代道德教育必须改变单一的以“知识”或者“情感”为基础的认识论传统,在“知性”与“感性”的结合中,统筹人的复杂性和人类生活的多样性,从人性和人生发展的复杂性出发,重建道德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校90后学生群体的出现和传统德育模式的缺陷决定了德育模式向德育文化模式方面转变;高校德育文化建设必须注重文化自觉,增强德育文化的调控力;德育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将国学精粹结合现时代需求进行现代性转换,并积极寻求与异质文化的文化共性。  相似文献   

16.
弘扬中华文化是我国大学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弘扬中华文化是当代中国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自觉,自觉地将文化建设融入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学不仅要把大学生群体培养成为支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而且应肩负起向世界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弘扬中华文化应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要花大力气建设和谐、文化的校园。  相似文献   

17.
宏观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一些看似合理的论断之间具有种种联系:(1)教育是一种宏观文化知识,而不是狭义的学术或技能培训;(2)我们所认为的教育应包含个人成长的道德诉求;(3)情感发展是这种道德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4)文学和艺术在这种情感教育中起重要作用。这里的主张是,要更清楚地认识德育与文学艺术的相关性,需要一个正确处理道德生活中认知和情感相互作用的德育观。  相似文献   

18.
将中华民族之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高校德育,可以提高德育质量,实现高校教育的人文本质回归。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应积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并融入高校德育教育系统,实现高校德育教育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互动共赢。  相似文献   

19.
感恩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不知恩和不感恩。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对市场经济的片面理解、道德教育的失范、传统文化的断裂和道德追求的迷茫。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要吸收优秀传统道德资源、改进道德教育方式方法和完善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综合素质教育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根本,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两者不可脱离。两者的结 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提高教职员工素质等途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为文化素质教 育指明方向,文化素质教育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素材。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加强思想性、历史性与娱乐性的统 一;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上,加强自由性、纪律性与能动性的统一;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上,加强政治引导。在提 高教职员工素质上,不仅要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还要提高其文化素质教育,这才是有效实施两者结合的根本 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