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情感与理性的文化冲突对德育观念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情感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重理性的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道德教育观念。在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以及社会对创新性人才强烈需求的国际环境下,在发扬传统道德文化观念的同时,应该把学校道德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上来。  相似文献   

2.
林红 《高教探索》2004,(3):86-87
现代人道德信仰危机的凸显,使人们意识到道德教育的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本文在分析道德教育的现状追溯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将“道德完善”作为道德教育发展的至高境界,并对实现这一“境界”作了进一步的探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休谟对道德导源于情感的论证以及对同情的内涵的创造性解读,对学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目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道德知识的传授而轻道德情感培育的倾向,具体表现在道德教育的课程化、课程内容的知识化、教育方法的灌输化等方面。这种倾向的认识论根源就在于混淆了理性和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语》与《圣经》分别代表着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根基,过去我们只关注两种文化的差异性,本文拟通过道德教育这一平台寻求两书的共同之处。在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目的、道德实践、道德依归、道德情感、道德教育对象、道德典范等方面对《论语》和《圣经》若干相似之处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种古老文明最初都有着共同的道德观念,这正是我们现代人应当努力从先辈继承的宝贵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塑造学生的理想道德人格。从学前教育阶段起,就应在道德教育中.探寻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背景下异于我国的核心道德人格标准,并结合我国的传统道德人格标准,确立一套符合全球化趋势的新的道德人格标准,以此作为教育路向,指导我们的幼儿德育,以培养既有民族文化精神又符合现代社会人才标准、既理解中国传统思想精华又具备现代人的眼光与思维方式的跨文化的“世界中国人”。  相似文献   

6.
从古希腊时期到近现代时期,西方道德教育都是以追寻自由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主题经历了从重知识、重训练和实践直至重视构建学生自我的道德律,强调学生道德发展与生活的联系的演变过程。然而,在西方道德观的演变中,道德与教学的关系一直是道德教育中一个争论的话题,直到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才把这种分离统合了起来,进一步指导了教学实践工作。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道德教育史的回顾,重塑我国道德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继承了儒家道德教育精髓,自觉践行中华民族重践履、重理性、重自觉内省、重克制欲望的严格自律精神,对中华民族道德的形成具有持久的深远影响。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与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高度契合。朱熹《小学》中蕴含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理念创新、内容丰富和途径拓展,强化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力等,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儒家文化与世纪之交的学校道德教育改革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宏观的层面出发,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主要特征与西方文化特点的比较中,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定位作如下构想:解构形而上学的道德传统,还道德以科学的基础;正确认识传统道德与现代精神的辩证关系,树立以超越传统道德为基础的新世纪的新道德教育观,以学校道德教育为基础,加强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前的伦理学研究,在道德基础和道德教育两个方面有待重新做出思考。对道德基础的重新思考,要求将道德的基础从知识或理性转变为情感,并消除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道德情感的误解。对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要求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激发情感。能否实现这两个转变,是当前伦理学研究能否打开情感之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探究素养发展的教学认识论,旨在澄明知识与素养的关系及其转化的认识论原理与教学机制。素养作为道德性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一学习结果基于知识并超越知识,诉求于学习者能够在复杂情境中开展道德性的知识迁移与运用。可见,实践性是素养的本质特征,内蕴知与行、理智与德性统一的认识论意义。这一本质特征诉求于教学认识论应处理好“学”与“用”的一体化关系。传统教学认识论虽然一贯倡导“学以致用”,但由于理性主义知识观的钳制,在处理知与行、“学”与“用”的关系问题上深陷先后论、工具论、机械论等二元论困境。二元论的症结不仅割裂了“学”与“用”内在的一体性,而且难以确保学习者所获学习结果的实践性。“用以致学”通过调整“学”与“用”的位次关系,旨在重估行动、实践的认识论意义,进而更好地促进“学以致用”。“用以致学”作为实践取向的教学认识论不仅勾勒出化知识为素养的教学机理,同时还体现了现代认识论研究实践转向的趋势、学习科学的最新进展以及中国文化内蕴的力行认识论传统等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个政治共同体中的居民对于他们所居住和生活于其中的共同体的认同是所谓合法性的源泉。这种认同遵循着民族文化的逻辑。在长期的演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所遵循的"道德契约"逻辑,这与西方民族所遵循的"权利契约"逻辑之间,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差异。在追溯了二者的文化缘起之后,在"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互融合的现代性文化视阈内,讨论了"道德契约"认同逻辑当代转型的可能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着许多深邃的天人和谐观、人本观、生态道德观等内容,它们分别体现了现代社会所崇尚的人文精神、道德理性、人格追求、和合理想。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现代管理可以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和借鉴。弘扬“和合”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是现代管理的至高追求。打开和合思想的文化宝库,现代管理可以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他高度重视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在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占主流的背景下,他在教育实践中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粹,即“为学与做人同属一事”,这是对知识(专业或学问)至上论的反动。在他看来,教育实际上是德育,更为确切地说应是“中国人”的教育,而新亚书院时期,是他实施这种教育的最重要时期。他认为培养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要进行使命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挫折教育、事业教育、师道教育。他的大学德育思想对克服当前大学德育中的弊端,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我国德育应和着时代发展的脉络,由片面的"政治人"、"经济人"导向向新时期的"和谐人"的导向演进,并由此影响了德育实施方式。新时期高校德育只有立足于把相关思想、政治、道德知识的传授、习得和践履同大学生的个体生活世界相联系,在具体的生活体验中整合人存在的多样性,才能使人获得人性的丰满,达至"和谐人"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价值多元的伦理生活中道德教育面临着道德正当性难题。价值多元但规范普遍,多元普遍主义的道德立场尊重多元谋求普遍.道德教育需要通过交往活动发展儿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广泛联合的民主的生活方式是学校应当谋求的共同生活。相互承认的道德关系是道德自律和自我认同得以发展的条件,儿童只有在得到承认的条件下才能正常成长.道德教育应该为此提供情感的、认知的和价值的支持,承认的教育同时蕴涵了“每个人”和“所有人”的教育立场。  相似文献   

16.
晚清官绅们的心理态势在“中体西用”思想的主导下.走过了从“西学中源”到“中外通行”的文化调适演变历程。除顽固排外者外,他们一方面不得不承认西方法律教育的文化优长,另一方面又深陷在传统法律教育的羁缚中,形成了二种自我矛盾的凝重心理。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德育课程的母体。德育课程作为文化之一分子,必然要受制于并促动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与转型。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层面反思,我国德育课程目标要体现具有教育出发点和基础性质的民族精神一——“刚健自强、厚德载物”;德育教材内容应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并根据时代特点进行创造性转化,将其与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如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相契合。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超越灌输与启发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树立“德育大课程观”。  相似文献   

18.
袁晓晶 《学科教育》2013,(5):122-128
“中体西用”是近代以来一种“融通中西”的思想观念.以“中学”为体,强调儒学在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巩固传统的纲常思想;以“西学”为用,重视西学在教育体系中的实用价值,以达到“自强”和“保国”的目的,二者间的关系与张力构成了“癸卯学制”的核心原则.“中体西用”观一方面对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传统儒家教化思想的近代危机.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家认为,道德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情”“文”在碰撞中实现的统一。“情”是指人们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文”主要指礼仪文化。礼仪规范缘依人的内在情感生活而制定,同时又有人文化的提升,能够对民众包括情感在内的生活起规范引导作用。“情与文的结构性平衡”的道德教育模式不仅是个人道德成就的过程,也是一个历史性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人学视野下,道德是人的道德,生活也是人的生活,德育不仅应该回归生活,更应回归人。“人”不是抽象的道德主体,“生活”也不是抽象的道德母体,道德更不是所谓的“德育内容”。相反,三者是一体相连、密不可分的。人即人的境况;人的境况即人的生活境况;人的生活境况即人的道德境况。德育不应只是传授道德知识的“知性德育”,也不应只是提供可能生活的“生活德育”。我们应改变这种“给予性德育”思维,让人了解人自身的真实境况,从而严肃地进行道德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