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塑造和弘扬大学精神,对于提升大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新兴的高等教育力量,我国的高职院校从办学定位到育人目标都与传统大学有着显著差异。其短暂的发展历史、特殊的运行模式、不一样的教育目标以及人们带有偏见的评判标准等,使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大学精神的积淀中收获甚少。高职院校确有必要寻觅、传达其大学精神,但亦不能简单复制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精神。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在具备普遍性意义的基础上,应有自己个性化的传达。高职院校应从敬业守信的职业情怀、源远流长的区域文化以及经世致用的课程文化中吸取营养,形成自身独特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3.
我国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普遍存在教学实践能力薄弱、基本教育技能缺失的不足.从论证普通高师人才培养方式的职业化转变的应然性入手,提出借鉴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改善普通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建议,主要包括加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通过建立有效的实验和实训基地和采用“顶岗实习”等方式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本专业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区域影响力以及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等.  相似文献   
4.
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是普及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必经之路。虽然国际社会对学前教育质量至今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甚至有很大的争议,但"学前教育的质量标准不是学术性标准,而在于能否为幼儿的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儿童未来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是普及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必经之路.虽然国际社会对学前教育质量至今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甚至有很大的争议,但"学前教育的质量标准不是学术性标准,而在于能否为幼儿的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儿童未来的幸福生活培养基本的理念与能力"已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本土化与全球化: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德育内容的双重旋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德育内容的构建存在着诸多问题,应考虑从本土化和全球化这两个方面来规范和调整目前的德育内容,最终构建起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德育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7.
课堂互动的教育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体现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种类型。课堂互动中的教育不公平具体体现在:因学生学业成就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因学生性别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因学生职务或地位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因学生所处的空间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优化课堂互动,教育者应通过学习现代学习理论,从树立“互主体意识”、增加互动频率与效率、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等方面做起,全面实现课堂中的教育公平,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便捷与新颖使得它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很多新的机遇,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为此,应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网络环境的优势,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实施新的对策,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园,无论老师还是孩子,都会经历一年两次的长假。假期间,待在家中的孩子们生活作息更加自由,而暂停工作的老师也因为远离了繁杂的事务而有了更多的时间休闲、放松和照顾家人。不过,这一切都会随着长假的结束而结束。每当规律、有序而又有点紧张的新学期开始后,与重新回到幼儿园的熟悉与亲切相伴而来的,还有幼儿园里时常会出现的一些烦躁、焦虑和不适的情绪与行为表现。老师们会发现,幼儿的注意力降低、情绪低落、容易疲劳,教学中的秩序混乱、游戏的合作性和水平也会有所下降。这样的现象就是所谓的“开学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塑造学生的理想道德人格。从学前教育阶段起,就应在道德教育中.探寻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背景下异于我国的核心道德人格标准,并结合我国的传统道德人格标准,确立一套符合全球化趋势的新的道德人格标准,以此作为教育路向,指导我们的幼儿德育,以培养既有民族文化精神又符合现代社会人才标准、既理解中国传统思想精华又具备现代人的眼光与思维方式的跨文化的“世界中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