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培养一大批专业型、技术型、实用型人才投入现代化建设 ,是新时期、新形势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迫切需要。当前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不能满足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破除传统的教育理念 ,正确理解职业教育和其他高等教育的关系 ,牢固树立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不可或缺的观点 ,建立起以职业教育为主流、优势互补、层次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做强高等职业院校,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是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是引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支撑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历史性选择。一方面要求政府将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理念转变上升为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把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升级发展;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立交桥",大力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四年制高职教育探索;另一方面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将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转变为院校的科学办学行为,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科技协同创新联合体,提升大学文化育人水平,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3.
分析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基础,并提出具体措施。分析表明,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的基础是要更新教育理念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可通过"校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从办学规划上实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的衔接,从基础建设上实现师资队伍与实训基地的衔接,从制度建设上实现招生制度、评价机制的衔接等措施来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有利于推动目前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2011年8月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数以亿计的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这就需要我们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框架和相关问题作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要确立新的教育价值,选择新的坐标体系。香港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理念、架构模式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对于全面提升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水平、更好地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服务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三、高职教育为什么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教育部2012年7月24日发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教发[2012]9号)中的新名词,教育部的解释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7.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需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键在于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统筹协调发展,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机制和体制等关键环节来尝试多元化的培养形式,以及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壮大现代职业教育,构建起满足区域需求,适应现代产业体系的具有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云南教育》2011,(19):34-36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现就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6月23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依据《规划》,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得到广泛宣传,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政策更加完备,人才培养层次更加完善,专业结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中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衔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基本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基本形成,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进一步增强。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行业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省教育战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初步形成,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工程取得明显效果,校园文化建设成绩斐然,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取得突破,大学生民生工程深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由于历史、观念及体制等方面原因,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为此,构建我国现代职教体系是必要的。构建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就要实现发达国家职教理论本土化;强化中高职教育的沟通与衔接;积极探索“专业学士”学位制度建设;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用企业的"产品、质量、效益、品牌、市场"意识来开展高职办学,是改变传统的高职教育思路,探索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开展特色办学的有效途径。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通过校企深层次的实质合作,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把学生作为学校的"产品",提高培养"质量",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社会"效益",树立学校的"品牌",赢得了学生的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13.
对高职教育职能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高职教育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职能规律,但又以教学职能为根本、以科研职能和服务职能为动力和目标。围绕这一观点,高职教育要发挥其职能作用,必须结合国情创新观念。政府要完善高职教育法律法规,并从微观上给予大力支持;高职学校应加强自身建设,在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实践教学、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吸引企业参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赵爽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1):8-9,12
将人本主义管理理念运用于高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而在师资建设中,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重视教师学习与发展,重视教师心理环境的营造;在学生培养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运用,用人本思想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认识,使先进企业文化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深化教学改革,营造创新型成才环境。这将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在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是高职教育理念的重大改革。在工学结合中,高职院校应更新观念,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创新工学结合新模式。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理顺管理关系,采取统分结合的方法,结合不同办学地域、专业类别、社会需求,创建品牌院校和专业。  相似文献   

16.
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构建和改革农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新理念;主动适应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根据农村成人学习特点和远程教育规律构建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检查评估,改革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一直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五化一体"范式的职业素质教育创新体系,以坚持人本性、凸显职业性为主要特点,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使命,融项目化的内容、多样化的载体、学分化的管理、标准化的检验和制度化的管理于一体,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一定示范和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是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做好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工作,是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中高职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山东省五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开发思路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在论证调研的基础上系统设计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五层递进、双轨并行”实践教学体系和“矩阵式”综合素质养成体系,并对项目的预期成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该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实习基地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建立并完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3.5+1.5”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校与幼儿园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取得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效果.从而实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