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中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训模式也在快速地发展。然而目前由于计算机专业实训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教学质量和实训效果的不理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人才素质的培养。文章深入分析了计算机专业实训模式中的问题,并探讨合理的、动态的实训新模式的建立,以期达到培养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判定什么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概念差别,必须区别高等技术型人才的层次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与一般技能型人才的不同,必须明确高职教育属于技术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在真正意义上解决好目标定位、课程定位、实践教学定位和选择培养模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动手应用能力。改革和探索中职学校实训课的教学模式,以充分提高实训课高效率,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这是确保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策略,以期能有效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4.
张道远 《职教论坛》2012,(14):53-54,57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学用一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依据多年教学改革实践,突出岗位针对性、技能应用性和操作实践性,努力构建专业课程实训、教学顶岗实训、毕业顶岗实训“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学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做法,并对专业特色及成果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高等理科教育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必须对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进行调整。要贯彻“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的原则,大力促进理科人才流向经济技术和生产部门,流向厂矿企业和其他应用单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之需求,培养适应性强的应用性理科人才,是高等理科教育摆脱困境的一条重要出路。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了解地方人才供求结构,调整专业结构。既要注意应用性理科教育的地区化发展,又要注意人才内在素质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然而,目前国内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普遍存在专业目标定位不准确、培养模式落后、实训环境小而薄弱、实训项目覆盖面窄、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方方面面,在与国际旅游业接轨的前提下,社会急需的是旅游专业型的外语人才。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以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就必须把培养学生实际英语交际能力放在首位。本文从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入手,结合课程模式对我院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迅速发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育称为技术教育,所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高等技术教育。2000年末,作者接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对新形势下各种人才结构及其知识能力要求进行调查,并就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以及高等技术教育课程设计的若干理论认识问题展开讨论,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以就业为目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是决定职业教育模式的根本。为此,实践性教学成为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高职教育中必须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学模式的导向。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和本科、专科教育不同,其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技术型人才,以课本知识为媒介注重实践。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更注重技术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根据社会岗位的要求,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计算机技术人才。本文就目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社会岗位需求变化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定位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然而此定位很大程度上是在特殊情境下生成的,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高职本科和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都是技术型本科人才,其人才培养的实质相同而称谓相异,这与我国教育发展背景有关.民办本科院校应明确定位于高职本科,以培养中高级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应用性和技术性“因子”建设,集中体现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一目标的内涵十分明确,虽然各专业围绕这一目标可制订各自的目标和人才规格,但必须是培养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而培养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能的要求是很高的。如何才能使这些要求得以实现?下面想就高职学生技能培养谈一些看法。 技能培养应做到“四化” 培养安排的系统化在学生入校后,学校应该制订一套系统的技能培训方案,它包括技能培养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从校内到校外、从模拟到实际的不同层面的设计,而且这个方案应有适当的弹性。决不能因社会经济及人才市场的变化而削弱安排上的系统化,更不能随意调整计划和方案,也就是说不能过于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13.
宋萍 《青海教育》2002,(12):10-1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它是高等科学文化和高等专业理论、高级技能的综合教育,学生毕业实行“双证制”,办学目标是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为生产一线输送技术、管理和智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它不能是“大学模式的压缩”,或是“中专模式的延伸”,而是重在应用。因此根据新型的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专业建设打破学科的系统性,向宽基础、多技能、高素质、重应用方向发展,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14.
高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楼宇智能化工程的专门人才。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对高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新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及技能课程、选修课、实验实训环节三部分。同时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了改革,以便培养出能够实现"零距离"上岗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5.
基于职业要求的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机电类专业是典型的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专业,其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应体现职业性、高等性、一线性和技术应用性等特征,采取模块式结构,突出核心技术,从应用的角度将相关联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训实践内容进行整合。实践证明,这种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提高了教师产学结合的积极性与学生的获证率,学生的职业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实训教学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对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当前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职学生的实践是中职专业数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中职学校作为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数控专业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一个专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更高一些,实训教学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实训教学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数控技术的应用成效。数控技术实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达到中级技工水平,使部分学生达到更高级的技能水平。模块化教学是当前我国中职学校普遍认可的教育模式,是我国中职教育比较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论高职环保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环境监测与保护专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零距离”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制定并不断修正着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课程体系。通过对环境监测与保护专业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我们确立的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课程体系的思路及方法是正确的,是可以经受住社会用人单位检验的。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曾明文指出:高等工程专科(以下简称高工专)教育是“培养高等应用性人才的专业教育”,应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能在本专业工业、工程第一线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性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特点是...  相似文献   

20.
闫丽新 《教育与职业》2012,(35):123-124
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应把"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面向应用的项目实训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所需的工作技能,从而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