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翻译研究派的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将翻译视为对原作的"改写",探讨了意识形态和诗学(poetics)与翻译的关系,从而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介绍了勒菲弗尔的理论,并通过晚清福尔摩斯侦探小说①翻译的个案分析,解读晚清社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对当时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的操纵。  相似文献   

2.
旅游文本翻译有时会受到译者所处时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诗学观的操纵。文章从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入手,探讨了意识形态和诗学观对旅游翻译的影响。在旅游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操纵策略,以消除中西方语言文化上的隔阂,确保翻译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3.
郑玲玲 《海外英语》2013,(13):162-163
庞德的改写理论最早是起源于操纵派理论旗手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对原文本进行改写,打破了对原文的绝对忠实。而这篇文章通过对比古诗和庞德的译诗来研究庞德的改写理论,最后发现意识形态和诗学才是影响庞德改写理论的两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庞德的改写理论最早是起源于操纵派理论旗手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对原文本进行改写,打破了对原文的绝对忠实。而这篇文章通过对比古诗和庞德的译诗来研究庞德的改写理论,最后发现意识形态和诗学才是影响庞德改写理论的两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对1895-1919年间中国翻译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研究派代表人物之一安德烈·勒菲弗尔认为,翻译是一种改写.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改写受意识形态和诗学两方面的限制.改写者往往会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以使其符合改写者所处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以达到改写的作品被大多数读者所接受的目的.文章通过对1895年至1919年间中国翻译史的研究,证实了勒菲弗尔观点的合理性,并运用该理论对这一时期个别重要翻译家作了中肯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6.
翻译家安德烈·勒菲弗尔认为,翻译是一种改写.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改写受意识形态和诗学两方面的制控.改写者往往会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使其符合所处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诗学,以达到作品被大多数读者所接受之目的.威特·宾纳对《唐诗三百首》的翻译本《群玉山头》是西方翻译界的一部重要译作,在中西方都得到广泛赞誉,作者的翻译同样受到了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的制控.  相似文献   

7.
勒菲弗尔“改写论”提出“翻译是一种改写”,重视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指出翻译作为一种改写形式,会受到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的影响。文章从意识形态、文化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葛浩文译《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中的改写现象,总结了他所采用的改写策略和方法,旨在为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翻译研究学派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指出,翻译是对原文的一种改写。在不同的条件下,改写受意识形态和诗学两方面的制约。这种理论得到翻译研究学者的广泛认同和讨论,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人的文章反映出对改写理论的误读。因此,有必要对意识形态的主体能动性做一些阐述,同时,对改写理论涉及到的一些概念予以澄清也有助于我们对改写理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不仅是我国的文学巨匠,同时也是一位多产的翻译家。他对翻译研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本文通过勒菲弗尔提出的改写理论探讨意识形态和诗学对他翻译活动的操控。  相似文献   

10.
操控学派理论认为,翻译是对源文本进行的一种改写,是一种操控活动。而在翻译这种操控活动中,主要有三方面的受控对象,译者、文本和目标文化。译者受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操控,文本受译者的操控,而目标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在意识形态和诗学方面受到译本的操控。  相似文献   

11.
黄静 《海外英语》2012,(2):140-141
以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理论为基本理论框架,将翻译视为对原文的一种改写,把翻译活动放到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察。目的在于探求在"五四"这个大背景下,陈独秀对泰戈尔的诗歌的译介和采取的与众不同的翻译策略的形成因素,分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价值对翻译这一改写活动所起的重要作用。希望为泰戈尔诗歌翻译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林纾是我国晚清时期的翻译奇才,他的作品典雅流畅,风行一时。由于他的翻译小说中存在大量省略、增添、删节,常被翻译界指责为“不忠实”。本文从翻译学文化操控派代表人物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视角出发,结合林纾所处的特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分析了影响他翻译思想和策略的因素,探究了林纾在中国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诗学观等因素影响下对西方文学进行改写并取得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3.
借鉴Lefevere的操纵理论,将辜氏译本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分析意识形态、诗学及赞助人三因素对他的操纵,解读他为实现翻译目的对原文进行大胆改写的行为,以期证明身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译者在译介过程中受三要素操纵的同时,也改写、操纵原文,使其与他所处的社会和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相符。由于符合英语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及诗学,辜氏译本有效地宣扬了中华文明,为中国在当时丧权辱国的情况下,赢得了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代表人物Lefevere在他的力作《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一书中提出了制约翻译的三要素——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其中意识形态是最主要的因素。根据Lefevere的理论,文章分析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受到意识形态和赞助人的影响和操控,从而使翻译结果不同。不过,翻译毕竟是译者的行为,其中也有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使然。  相似文献   

15.
何霞  李莎莎 《海外英语》2014,(14):141-143
Traditional studies on translation have generally been source-oriented. Since 1980 s, translation theorists shifted their eyes on new areas, such as culture, history, and ideology. Andre Lefevere puts forward the theory of rewriting, including such three important factors as ideology, poetics and patronag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manipulation of ideology over translation of In Liu Village by a famous writer-cum-translator Yu Lihua.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the present paper argues tha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deology exerts constraints on the translator and influences her in such aspects as the choice of texts, the process of decoding and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y.  相似文献   

16.
张鸿凡  曾薇薇 《海外英语》2011,(10):234-235,243
安德烈·勒菲弗尔是20世纪西方译学巨匠,他的翻译思想包含了对翻译的意识形态研究、诗学研究及文化研究,融合了操纵学派和文化学派的理论观点,打破了传统的译学研究范畴,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发展。该文论述勒菲弗尔不同时期的翻译观点,并指出其理论局限。  相似文献   

17.
典故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简洁的形式,但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很难在译出典故内容的同时再现其形式。以当代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菲弗尔的重写理论为框架,从意识形态和诗学的角度比较《红楼梦》两个全英译本对原文典故的翻译,可以看到,在文化信息的重压之下,出于意识形态、诗学和译文读者的考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典故作了一定的调整和重写。  相似文献   

18.
张景景 《海外英语》2012,(2):212+223
随着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和勒弗菲尔(Andre Lefevere)将意识形态纳入到翻译研究的视野,意识形态与翻译的相互关系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该文以著名翻译家林纾翻译的《块肉余生述》为例,论证了当时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和诗学对林纾翻译的影响,从而证实了勒菲弗尔操控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小说翻译中的改写与人物变形——《牛虻》译本个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即改写,在特定时期意识形态及诗学的影响下,小说翻译中所呈现的人物形象也许会有别于原作中的呈现,即人物变形。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要求文艺服务于政治。正是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操纵下,1953年出版的李俍民的《牛虻》中译本经过译者、编辑部、各种评论等一系列的改写,书中主要人物形象偏离原文,迎合了当时政治宣传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